这和岑文本的说法,异曲同工,如果贪图眼前之小利,必然在江汉岭南之间,带来巨大的隐患。</p>
李孝恭做了正确的选择。</p>
他命令部队秋毫无犯,于是江陵城中的太阳照常升起,而整个萧梁之地,听到萧铣已降,李唐的仁政之后,全都望风而降,</p>
萧铣被押送到长安之后,李渊开始数落他不知天命。</p>
萧铣不胜惶恐地回答说:“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铣无天命,故至此;若以为罪,无所逃死。”</p>
李渊延续了他一贯的政策,对于那些正式称王称帝的竞争对手,他坚持从身体上消灭他们。</p>
萧铣被斩于长安,梁国终于雨打风吹去。</p>
但长江中下游,还有一股非常骠悍的力量,正在夹缝中生存壮大。</p>
以长江为天然的分界线,在南北分治的时代,长江中游的江汉之地,虽是重镇,大镇,可以制衡南方的局势,却一直无法决定南方的局势。</p>
但长江下游的江淮之地,却可以产生足以和北方中原大地相抗衡的势力。</p>
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他们的发源地和核心势力范围,莫不如此。</p>
而杨广大力经营江都,也真正让他这份皇权的道统,具备在东南生根发芽的可能。</p>
但是,宇文化及弑逆北上之后,东南王气黯然收,再没有出现足以撼动李唐的政治力量,但却诞生了一支足以让帝国颤抖的武装力量,那就是自称历阳总管的杜伏威。</p>
从他的名称就可以知道,他对自己有着清楚和清醒的认识。</p>
他虽然雄霸一方,武力绝伦,但却一直在等待真正的名主出现,或归或降,不过早晚的事。</p>
李唐似乎真是天命所属,杜伏威没有站错队。</p>
但杜伏威真是当世一流的战将,如果正面交锋,李唐未必有必胜的把握。</p>
因为他的名气和地盘,全部是自己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战斗,流汗流泪流血,搏命而来。</p>
可惜他出身草莽,限于阶层,再加上创业阶段,无法避免的流寇做法,让他早早就失去争霸天下的可能。</p>
他和天下虽然失之交臂,但雄霸江淮,却是足足有余。</p>
杜伏威从小就一贫如洗,又没有一技之长,乱世之中,如果不想乞讨,就只剩下当盗贼一条路。</p>
事实上,他确实就是一个小贼。</p>
一直干些穿墙过门的小偷小摸的行为,这种游手好闲的行为,吸引了他的一个死党,叫辅公祏。</p>
他们自小就是过命的交情,因为想改善下牙口,辅公石还偷过他姑姑家的羊,和杜伏威一起大块朵颐。</p>
但令人料想不到的是,辅公石的姑姑竟然报了官,有了案底,他们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十六岁开始,二个人就只能亡命他乡。</p>
杜伏威从此开了天眼,他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p>
他们一起做起了正式的强盗。</p>
杜伏威展示了他的长才,他非常讲义气,每次外出做事,出则居前,入则殿后,这让他迅速获得了声誉,他被推举做了强盗的头子。</p>
但他们这种小打的闹的行为,始终成不了气候,需要依靠更大的力量才能得以发展。</p>
他们转投一个叫左君行的大盗,左君行看不上他们。</p>
又转投苗海潮,但苗海潮也不识货,二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始终郁郁不得志。</p>
杜伏威很有决心,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寄人篱下无法发展,那就不如搏一把,自己单干。</p>
自此之后,杜伏威慢慢成长为一颗参天的大树。</p>
他通过兼并别的小股力量,逐渐壮大。</p>
他第一个兼并的对象就是苗海潮,既然加入不了,那就吞并你。</p>
杜伏威非常直接,他派人对苗海潮大言不惭地说:“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p>
然后,他给出了二个选择,“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p>
当时杜伏威转战淮南之地,早已声名在外。</p>
要不战,要不降,没有第三条路。</p>
苗海潮自认不是杜伏威的敌手,也觉得杜伏威所说,确实在理,于是,他率军投降杜伏威。</p>
但不是每个人都肯臣服杜伏威,至少赵破阵就这样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