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的人们将上层的碎沫,和着米屑,作成一张张的饼。</p>
这种饼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吃了之后,非常饱肚子,说白了,就是泥土的浮沫,并不能消化,积存于腹中。</p>
久而久之,吃了这种饼的人,必定身体发肿,病死无救。</p>
虽然也是必死,但聊胜于无,人情恶死,这种慢性自杀的行为,一样让大家趋之若鹜,只想着多捱一天,就多一天的机会。</p>
民间当然是惨不忍睹,但即使在王世充的政府高层,情况一样非常惨烈。</p>
身居政府清要职位的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一样饿死于沟壑之中。</p>
洛阳只剩下半口气,是真的快撑不住了,也许,明天,甚至今天就会崩溃投降。</p>
围城战争,就是比意志力,比忍耐力的游戏。</p>
现实情况下,王世度毫无疑问是那个最先崩溃的人。</p>
王世充唯一的希望,只在于窦建德。</p>
他派出的特使,没有辜负他的希望。</p>
长孙安世和王琬,天天在窦建德的面前,痛哭流涕,以泪洗面,窦建德自诩天下英雄,有心另辟战绩,却看情势如此,实在拉不下脸面。</p>
或许自己的部下,也不愿意再西进了吧,窦建德想把这个难题抛给他的将领,也许自己可以顺着台阶而下。</p>
但出乎他的意料,他的将领们,一是已收贿赂,二是自恃十万山东锐卒,尽归于窦建德,足以扫平天下,根本就不把年轻的李世民区区的兵马,放在心上。</p>
他们全都认为应该立即西进。</p>
其实,以当时的军力对比,确实是窦建德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打仗,却不是简单的计数题,否则大家数下总数,就可以决定输赢。</p>
山东之人,根本就不知道李世民的厉害。</p>
于是,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凌敬书生,安知战事,其言岂可用也。”</p>
窦建德见众心可用,手下众将战意高昂,知道无法拂逆将领们的主张。</p>
他下了结论,怀抱歉意,却又坚定地对凌敬说:“今众心甚锐,天赞我也,因之决战,必将大捷,不得从公言。”</p>
凌敬不肯见到窦建德辛苦创立的基业一朝被毁,坚持自己的立场,但窦建德战意已决,再不肯半句不同之言。</p>
凌敬最终被侍卫们强行扶出。</p>
也许也窦建德重合的最后,他的脑海之中,会浮现那个倔强的背影。</p>
悔当日不听公言,至今日身首异处,但世间哪有后悔药,奈何桥上一杯酒,和往事干杯。</p>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以重头再来。</p>
但当时,老天为窦建德留下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p>
他贤惠的皇后曹氏,也向他进谏忠言,“祭酒(凌敬)之言,不可违也。”</p>
这一次,窦建德展示了男性的迷之自信,他毫不客气地回答说:“此非女子所知也,吾来救郑,郑今倒悬,亡在朝夕,吾乃舍之而去,是畏敌而去信也,不可。”</p>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要直接开战了。</p>
窦建德一方,心情大好,从帐面上看,他们的力量是辗压式的,只要对面的李世民敢于正面决战,他们有信心将他彻底击溃。</p>
李世民和他们抱有同样的心态。</p>
他敢于从洛阳城下,亲率骑兵东来虎牢,并不是来看热闹,更不是来守城的。</p>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击溃窦建德,并且,他准备在战场之上,正面击溃他。</p>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战擒双王的目标,也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山东的问题。</p>
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思,但即使强如李世民,也只完成了一半的目标,而另一个问题,却因这一次征战,成为影响李唐王朝几百年的一大隐患。</p>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相依,是天意,也说不定。</p>
李世民必然要正面决战。</p>
只是,他在等一个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