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号称隋朝第一大状,律令条文是他的专长。</p>
即使不能解决长远的根本问题,也要解决近在眼前的实际问题。</p>
为了防止叛逃,他实行了二种方法:一是人质法,二是连座法。</p>
他精通法律,因而在条文上更加详细和严厉。</p>
连座法规定,一人亡叛,全家上下,不分老少,全部被杀。</p>
但是,他创新了一种检举法,允许父子、兄弟、夫妇互相告密,从而可以免除本人的罪过。</p>
社会最细末节的家庭,被王世充牢牢控制。</p>
另外,王世充推而广之,也加强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互相制约。</p>
他规定,五个家庭为一个单位,有一家逃走,另外四家,全部被诛。</p>
仅仅靠暴力和恐怖,当然不能长久治理国家,却似乎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反噬也一样严重。</p>
王世充的新政实行以来,出现了反效果,这就是“二多”,杀人越多,逃跑的民众也越多。</p>
对于将领的制约,王世充主要采取的是人质法,在他们出征之时,将他们合家老幼都留在洛阳。</p>
但因为打击面和惩罚力度的无限扩张,要想拘禁这些违反规定和有罪的人,仅仅依靠原来的监狱系统,是远远不够的。</p>
王世充因时因势,又发明了大狱法。</p>
他将整个洛阳宫城变成了一座大监狱,经常关押着上万罪犯,管关押,却不管生死。</p>
吃喝拉撒睡,疾病医疗,都成了大问题。</p>
洛阳城自隋末战乱以来,苦难沉重,和李密连年大战,粮食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p>
现在王世充大狱一开,更是引发了严重的危机,在宫城的大狱之中,平均每一天,都有数十人死亡。</p>
但王世充的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迅速稳定和控制了局面,拥有一个看似稳固的洛阳城。</p>
他击败李密,火拼东都政权后,现在不仅是洛阳之王,更已是名副其实的河南霸主。</p>
不想当皇帝的造反不是好造反,王世充一样憧憬着他郑国的旗帜能插遍中国大地。</p>
掠地扩张是必须的。</p>
全国性的目标,还很遥远,王世充比较现实,他采取了较稳妥的扩张方式。</p>
那就是先尽量接收李密系统将领的投降,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扩张方式。</p>
李唐因为需要先解决西方和河东的威胁,暂时无心无力经营河南。</p>
原李密一系缺乏足够的主心骨重振旗鼓,加上和李唐之间远隔了发展炙热的王世充,河南出现了权力中空。</p>
弱小的地方势力,他们没有多少选择,只能投靠在王世充的大旗之下,树大好乘凉。</p>
整个河南大地,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尽入王世充麾下。</p>
形势似乎大好。</p>
当然,在李唐的招抚之下,也有极个别的硬骨头。</p>
雍丘李公逸就不肯臣服王世充,他想跟着李唐混,但大小有别,强弱不同,在王世充优势兵力的进攻下,雍丘毫无意外被攻下。</p>
在这期间,李公逸也多次向李渊请求支援,但远水不解近渴,李渊以双方之前隔着王世充的郑国为由,拒绝发兵直接支持,而坐视雍丘陷没。</p>
王世充问了李公逸一句话,这代表了当时河南地方势力的心态,他问道:“卿越境臣唐,其说安在?”</p>
情理之中,不出意外,王世充的河南的招抚大获全胜。</p>
但他的对外扩张之路,却并不顺利。</p>
往东,他和河北之王窦建德结下了梁子,自从徐世绩归顺窦建德后,黎阳自然而然地成为河北和河南势力的交界点和缓冲区。</p>
但王世充想打破这个平衡,他发动了一场向东扩张的战斗,烽火直接烧到了黎阳城下。</p>
来而不往非礼也。</p>
窦建德决定给王世充一点脸色看,让他知道,安稳呆在河南,维持均势,才是上策。</p>
作为回报,窦建德立即发起了殷州之战。</p>
破城之后,杀人放火,抢夺财富和人口,扬长而去。</p>
窦建德收获了一个宝贝,那就是日后他手下第一大将刘黑闼,此战之中,他向窦建德俯首称臣。</p>
自此之后,河北刘黑闼这个名字,将成为李唐王朝最强悍的对手,其声名响彻长空,历久而不息。</p>
所有的尊重和地位,都是实力拼杀出来的。</p>
王世充感觉到窦建德的怒火和力量,他认怂了。</p>
于是,在东北面的战线,他和窦建德心照不宣地保持了现状。</p>
但王世充在东南方向却收获颇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