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弘基牵住李世民的马缰,语重心长地劝说道:“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为晚也。”</p>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但李世民天纵之才,加上他当时血气方刚,坚持马不停蹄,持续追击。</p>
李世民知道时间紧迫,他既不缷甲,也不下马,他知道现在己方军队非常难,但宋金刚会更困难。</p>
他精准地判断道:“(宋)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阻,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p>
然后,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充满豪气地说:“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p>
李世民当先策马,一骑绝尘而去。</p>
主帅如此,将士复何所言。</p>
于是,全军快马加鞭,全力全速向北推进。</p>
李世民是真的狠,他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p>
在李世民亡命追击之下,他们终于在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刚。</p>
这是非常夸张的速度,当李世民的军队从天而降时,饥寒交迫的宋金刚所部军心士气,瞬间跌落谷底,他们清楚地知道,寻相完了,他们也完了。</p>
宋金刚所部的身体和精神,都接近崩溃,也许在这个时候,死亡,比起立即将要开始的大战,还来要得容易。</p>
双方都已经疲极累极倦极。</p>
但两军相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容不得任何犹豫,必须立即开战。</p>
在狭长而险峻的雀鼠谷,双方一天之中,战斗了八次,在唐军高涨的声势和以必死之心,奋不顾身的攻势中,宋金刚全军心无斗志,似乎成了待宰的羔羊。</p>
战斗结果完全超出李世民的想象,宋金刚所部总计几万人,绝大部分投降或战死。</p>
李世民大胜。</p>
这是一场神来之笔,极为精彩的追击战和歼灭战,将李世民战术思想中稳、准、狠发挥得淋漓尽致。</p>
千载之下,李世民此战之风范,犹令人凛然生畏。</p>
李世民,天生的一代战神。</p>
但当时的真实情况,真是危险到极点。</p>
李世民兵行险着,就赌自己和宋金刚谁更撑不住,虽然他是胜利者,但他也非常狼狈。</p>
雀鼠谷之战当夜,李世民只能露宿于野外,在全力追击中,他已经二天没有吃过东西,也有三天没有脱过战甲了。</p>
当时,李世民全军的粮食,仅仅只剩下一头羊,这是一场不成功必成仁的追击战。</p>
天寒地冻,荒郊野外,无所觅食,李世民将这只唯一的羊宰杀,和将士们一起分享这一锅难得的羊汤,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一辈子吃过的最珍贵的一碗羊汤。</p>
能活着,多好。</p>
虽然李世民在雀鼠谷击溃了宋金刚的主力,但战事并没有结束。</p>
宋金刚展示出顽强和坚韧的生命力,他立即在介休城重整旗鼓,准备再一次和李世民决战。</p>
这同样是意志力的比拼,就看谁能笑到最后。</p>
李世民应战,他挥军急进,兵临介休城下。</p>
宋金刚确实有二把刷子,经过短暂的休整,他似乎满血复活,虽然他现在只有区区二万人马,但他充满信心,整军出战。</p>
如果他的对手不是李世民,也许宋金刚的名字会照亮整个历史,但世上之事,又哪有如果可言。</p>
这其实才是李世民和宋金刚第一场面对面,公平的较量。</p>
宋金刚显示他强悍的一面,在正面战场之上,他和李世民相遇,二军相逢,勇者胜,李世民的部队毕竟过于疲劳,也折损过多,竟然有点顶不住了。</p>
但李世民祭出了他屡试不爽,战无不胜的战术。</p>
他亲自率领他的大杀器,那支精锐的特种骑兵,从宋金刚的背后杀出。</p>
然后,在敌军之中横冲直撞,又折返而回,如此来回冲杀几次,宋金刚军队的阵脚终于乱了。</p>
一乱就只剩下待宰的命运。</p>
这一次战斗,李世民歼灭了宋金刚引以为傲的三千精锐骑兵。</p>
宋金刚丧失了继续作战的本钱,他只有一条路,亡命逃向太原,那里还有刘武周坐镇,他也许还能东山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