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组建了一支突厥化的精锐骑兵.</p>
虽然只有区区二千人,但所有建制,习性,生活方式,全部和突厥一模一样,说他们的话,做他们的事。</p>
当然,这得益于地利。</p>
代北之地,马邑之所,本来就有大批突厥种落的移民或降民,李渊有数量充足,并且质量足够好的兵源。</p>
李渊的正面对抗计划取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p>
当这二千骑兵,驰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呼啸而来,欢腾而去,并且人马精良,箭术神妙,这和李渊二箭中目,抱得美人归的本事,相得益彰。</p>
这活脱脱就是一支正式的突厥骑兵队伍。</p>
当李渊的这支队伍,和别的突厥种落同行同憩,而被认为是同类,甚至小有江湖威名,让突厥的小部落都开始主动退避三舍时,李渊开始收网了。</p>
李渊看到部下战意昂扬,知道士心可用,是骡子是马,是时候拉出来蹓蹓了。</p>
李渊先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战斗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以有备对无备,李渊的骑兵在和突厥的分支族群中,大获全胜。</p>
李渊极需要这场胜利。</p>
一来,从朝廷角度而言,他终于可以在河东,成为不可或缺的封疆大吏,李渊凭自己的本事立住了脚。</p>
二来他终于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可以在太原,这个古唐国的封地,开启自己的时代。</p>
但他的时代,还面临直接的最严重威胁。</p>
当时,隋朝的政局,早已是分崩离析,再没有挽救的可能。</p>
即使富庶如太原之城,其周围也是义军蜂起,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历山飞领导的反抗军,在太原咫尺之地,竟然聚众数万之多。</p>
以此一数据,就可以相见,当日隋朝的天下,早已乱成一锅粥。</p>
时代需要出现新的英雄。</p>
李渊要想在山西真正站稳脚跟,必然要踏着历山飞的尸体前进。</p>
这也是李渊真正的成名之战。</p>
历山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贼帅,他在和李渊决战之前,劫掠多年,长于攻城,勇于力战,和隋朝正规军作战,屡战屡胜,所向无前。</p>
显然,历山飞和一般的仅仅求生存的寇贼大有不同,他是一个劲敌,</p>
但他碰到了李渊,他注定要成为背景板。</p>
双方人马相持于雀鼠谷,相对于日后李世民击破宋金刚的雀鼠谷之战,此次战役,气场要弱很多。</p>
但完美地体现出李渊作为一流统帅的智勇双全,李渊两父子在雀鼠谷,都贡献了精彩纷呈,足堪载入史册的战例。</p>
当时李渊虽然抽调了河东、太原之兵,但总兵力才不过是五六千之数。</p>
而对面的历山飞名声在外,是不败的统帅,加上正处于其巅峰时期,兵强马壮,足有二万之众。</p>
李渊一方,无不胆战心惊,气势俱无。</p>
但李渊非常有底气,一来他在马邑训练的核心精锐骑兵,人数虽少,战力却非常强悍,是他最大的王牌,最重要的是,他明若烛火的双眼,已洞悉了历山飞的弱点。</p>
多算胜。</p>
李渊未战已胜。</p>
他一身轻松,满面笑容地对部下说:“此辈群盗,惟财是视,频恃再胜,自许万全。尽力而取,容未能克,以智图之,事无不果。所忧不战,战则破之。幸无忧也。”</p>
李渊并非仅仅是个纸上谈兵之辈,他特地为历山飞布置了一个口袋。</p>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历山飞起于民间,以掳掠求财为目的,他也终将为财而死。</p>
李渊将军需、辎重全部集中于中军,并且多张旗帜,鼓角,尤其是让自己的帅旗在前面高高飘扬,李渊在历山飞的正面布置了堂堂之阵,让历山飞误认为,李渊本人和主力,以及所有的物资财富都集中于此。</p>
历山飞有绝对的力量,他坚信自己可以像以往对阵官军一样,一战击溃李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