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隋唐天字七书> 第157章 洛口仓集兵百万,刘长恭狂妄渡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洛口仓集兵百万,刘长恭狂妄渡河(1 / 2)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更新时间 2023-08-01

 洛口仓是天下第一粮仓。</p>

这是隋炀帝杨广留下的政治资产,杨广当年在全国各地大设义仓,平时从民众之中,强制性储粮于义仓,当时给予民众承诺,若遇水旱灾年,将会开仓赈济民众。</p>

这本意是取之于,用之于民的一种惠政,但后来已经演变成一种强制性的税收,而并非自愿的捐献。</p>

义仓制度也成为东都洛阳战略防御的重要一环。</p>

杨广为了巩固东都洛阳,在周围兴建了几个大的义仓,其中洛口仓,也叫兴洛仓,是全国最大的粮仓。</p>

实际上已可称为一座城市,光是守军都有一千多人,有三千多个粮窖,每个粮窖可以储藏八千担粮食,总计可储存二千四百多万石粮食,这是一个巨大而夸张的数字。</p>

义仓制度,走到杨广末年,已经完全成了政府的私产,碰上水旱灾年,政府也很少再开仓济民了。</p>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也是一种核心的战略物资和力量。</p>

李密再一次表现出他咄咄逼人的攻势。</p>

他不容置疑地对翟让说:“事势如此,不可不发。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东)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率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备御,取之如拾遗耳。”</p>

李密一生,善用诡计,以出其不意,先人一步的谋划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以有备对无备的战斗,自然手到擒来,功成名遂。</p>

但这同样也是李密的弱点,他一生习惯了顺风顺水,多谋善断的战斗场面,一旦面临惨重的失败,他将失去一贯的冷静沉着,而犯下可能的不可承受之错。</p>

李密信心满满地说出了夺取洛口仓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真正要想在正面战场上拿下东都,就需要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p>

强攻东都洛阳是无法承受之重,这种坚城的守御,如果内部不崩溃,攻城者就是付出极大时间和代价,也未必能达成所愿。</p>

想要正面拿下洛阳,只有一个笨方法,也是最高明的方法。</p>

那就是肃清其外围据点,断绝其内外交通和联系,让其成为一座孤城。</p>

困死洛阳,这才是上策,舍此无他。</p>

这种策略,被证明是成功的,后来一代天骄李世民,就是用这种坚壁清野的方法才取得洛阳城的控制权。</p>

李密虽然一世枭雄,却并非真龙天子。</p>

于是,终其一生,他都只能在洛阳城下,望而兴叹,与他的叹气一道灰飞烟灭的,是他成为天下新主的梦想。</p>

李密当时的情势却是蒸蒸日上,他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他在脑海之中,构想了夺取东都的大计。</p>

他要建立起他的百万雄师,现在立即要完成第一步。</p>

他胸有成竹地对翟让说:“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p>

这是可以预见的,乱世之中,谁有粮食,谁就掌握了生民的根本,有奶便是娘,百万之众,确实可以一朝而集。</p>

李密接着展望了局势的发展,他高瞻远瞩地说:“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传檄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先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p>

李密从头至尾,都是以推翻隋朝为己任,他从未想过只是割据一方,苟全性命于乱世。</p>

可见,想做一世之枭雄,就不可不立天下之大志。</p>

翟让和李密再次合兵以后,相对而言,心中既多顾虑,更不想去打头阵,损耗实力,况且夺天下,坐江山这种事,他也还属于启蒙阶段。</p>

于是,他再一次推李密为主事之人,他颇有藏私地回答说:“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尽力从事,请君先发,仆为后殿。”</p>

其实,李密也并不是真的需要翟让去打头阵,此次战斗,可谓十拿十稳,并且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p>

就是翟让想请命做先锋,他也不会应允。</p>

事情正向李密所预料的方向发展,李密亲自率军,长途掩袭,洛口仓守军了无备御。</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