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想激怒太子杨勇。</p>
他到了东宫之外,故意迁延不进,他知道杨勇正当盛年,气息稍盛,无法受气,失态之下的皇太子,才可能犯错。</p>
杨勇果然上当。</p>
他是堂堂帝国的太子,未来的皇帝,竟然被一个朝臣如此藐视,杨勇心中不平,难免形于颜色。</p>
杨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p>
于是,他据实向杨坚回报说:“(杨)勇怨望,恐有他变,愿深防察。”</p>
杨坚对杨勇本来就不放心,杨素的回报,更在他心中撒下了一颗毒药,父子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已经很难再修复。</p>
杨勇处于绝境,杨坚将以政治敌手的态度,对待杨勇。</p>
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标签。</p>
在杨坚二十多年的皇帝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宫廷斗争,他从未失败,也绝不允许自己失败。</p>
杨坚是一个冷酷的政治家,他当机立断,将东宫的宿卫,全部调换成老弱病残,并且,在东宫到皇宫的路上,遍布卫士,以备不虞。</p>
加上独孤伽罗在东宫布下的眼线,太子杨勇已陷入一个重重围困,透不过气的牢笼。</p>
他的结局,已经不可逆转。</p>
对于笃信天命的杨坚而言,他很早就令大术士来和,分别观察五个儿子的面相,来和当时就对杨坚说过:“晋王(杨文)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p>
这是赤裸裸的暗示。</p>
杨坚心中确实瞩意杨广,他曾经询问韦鼎说:“我诸儿谁得嗣位?”</p>
当时皇太子废立的情势并不明朗,韦鼎做了一个模棱两可,两面讨好地回答,他回答道:“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p>
虽然这个答案模棱二可,但实际上,谁都知道杨坚最喜欢二儿子杨广。</p>
时到今日,当杨广露出他的獠牙时,这场夺宗的阴谋,就已经阳谋化了。</p>
太史令袁充就向杨坚直言:“臣观天象,皇太子当废。”</p>
这在法理上,已宣布了太子杨勇的彻底失败。</p>
但要更换一个二十年的皇太子,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所引发的政局动荡,和复杂的人事利益纠纷,需要非常慎重地对待和处理。</p>
历史上,因为太子废立而导致帝国动荡的例子数不胜数,杨坚需要打好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p>
这也将是一场耗费他最大心血的战斗,但必须要开始。</p>
杨坚没有犹豫。</p>
一如以往任何一次战斗一样,他坚信自己将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或者这场战斗,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胜利者。</p>
杨广即使如愿以偿成为皇太子,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赢家。</p>
他赢得了这次战斗,却可能输掉了一生。</p>
杨坚开始试探群臣的口风。</p>
金秋九月,杨坚刚从仁寿宫避暑回来,就在大兴殿上,向群臣抛出萦绕于心的一个问题。</p>
杨坚严肃地说道:“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反邑然愁苦?”</p>
这个问题可轻可重,可深可浅,意味深长,群臣一脸懵逼。</p>
但皇帝既然发问,必须要有人回答。</p>
群臣摸不透杨坚真实的心意,都不愿意首先开口,眼见要冷场下去。</p>
这个时候,老资格并且与世无争的吏部尚书牛弘,只好站了出来。</p>
他避重就轻,说了几句不关痛痒的话。</p>
牛弘是当世大儒,代表了朝廷的公正人心,却不代表政治风向,他回答杨坚道:“由臣等不称职,故至尊忧劳。”</p>
这是个不算回答的回答,显然不是杨坚想听到的答案。</p>
因为当时废立太子之事,已成了举朝上下,一个公开的秘密。</p>
杨坚所问,毫无疑问,直指皇太子。</p>
是想听到太子新的罪过,牛弘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显然触怒了杨坚。</p>
他认为他的朝臣们,已生二意,不想配合,更不要说赞同他更换太子的决定,杨坚这种愤怒,并非空穴来风。</p>
从事情的发展来看,杨坚更换太子的主张,确实没有得到他忠心的朝臣们一贯的支持。</p>
于是,杨坚立即变色,直接露出自己真实的目的。</p>
杨坚的方式直接而有效,既然朝臣们不上道,那他就自己来。</p>
他转向皇太子杨勇的属官,严厉地说:“仁寿宫(太子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p>
杨坚越说越气,话也越说越重,他接着说道:“我为患利,不脱衣卧。昨夜欲得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