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一如江南,平而复叛。</p>
不过,天下一统,大势所趋,地区独立和分裂,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p>
岭南现有三股势力。</p>
一是本土的俚僚,二是隋朝的官吏系统,第三方势力,就是几百年以来,和本土势力相融合的传统豪强。</p>
俚僚现在以冼夫人马首是瞻。</p>
只要她安稳如山,纵然有心怀二意的人,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p>
事实正是如此。</p>
不过,这次岭南的叛乱,还是由本地俚僚另一大首领,番禺王仲宣举起的反旗。</p>
他显然比中央政府委任的官员更得人心,一时之间,岭南各地首领,大多举兵响应王仲宣。</p>
他们的高光时刻是直接进攻广州,广州总管韦洸甚至身中流矢为国捐躯。</p>
如果假以时日,或者岭南真的会变天。</p>
但非常不幸,历史总会选择出他的英雄。</p>
裴矩横空而出。</p>
他是隋朝一流的外事专家,他是也是中国历史上经营西域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p>
裴矩本来被杨坚委派安抚岭南,但碰上江南大乱。</p>
吴越道阻,乱兵处处,杨坚本来准备暂缓裴矩此行。</p>
但裴矩有一种天生的敏锐触觉,他判断江南的余波,一定会波及到岭南。</p>
岭南将有事情发生,于是,他坚决请求,派他完成巡抚岭南的任务。</p>
杨坚同意,于是,属于裴矩的时刻到来。</p>
他将以此为契机,一如入海的蛟龙,再无约束和束缚,他将建立一个属于他的传奇时代。</p>
裴矩昼夜兼程,当他赶到南康,这是进军岭南的最后一个军事重镇时,裴矩手上,已有三千羸兵,这虽然是临时拼湊的乌合之众,但足以在声势,和应变的速度上先声夺人。。</p>
并且裴矩在大瘐岭以北和大将军鹿愿合兵,他们立即迎来了第一场硬仗。</p>
王仲宣一边围攻广州,但他被守城军队拖在广州城下。他想不到隋军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p>
只得双线作战,临陈抽调周师举进攻东衡州(始兴),他想在粤北建立一个可以抗衡隋军的据点,他才可以与隋军周旋。</p>
但他的军队过于脆弱。</p>
裴矩的军队和他刚一接触,周师举就被击败。</p>
周师举立即撤退,士气一夺,再无胜机。</p>
周师举一退再退到原长岭,裴矩挥兵急进,双方再战,周师举脆败。</p>
这也是周师举最后一战,他被俘问斩。</p>
隋军前面,已是一马平川,裴矩和鹿愿挥兵直进广州。</p>
广州总管韦洸中流矢身亡之后,广州城的防守并未崩溃。</p>
隋军副手慕容三藏火线顶上,誓不投降。</p>
但他们毕竟是外来的中央势力,城小孤立无援,待以时日,是必败之局。</p>
要想得到真正的胜利,就一定需要本地势力的加持。</p>
冼夫人,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她又一次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p>
当广州兵变的消息传来,她立即派她的孙子冯暄率兵救援广州。</p>
但冯氏经过和冼氏的联姻,已经成了本土化的军阀,他们和岭南的本土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
冯暄本人也和贼将陈佛智是好朋友,况且,广州孤城,指日可下,未来局势,也未可知。</p>
于是,冯暄借故逗留不进,想观望形势,再定去留。</p>
冼夫人大怒,她要的不是政治上的圆滑,她需要的是为朝廷尽忠。</p>
她立即派人将冯暄抓住,并将他关进州中大牢。</p>
冼夫人杀伐果决,她知道广州城是隋朝中央军的根据地,绝对不容有失。</p>
一旦广州城失守,必然会引来隋军的报复性反攻,到时,双方杀人盈野,结下血海深仇,就很难善后。</p>
隋军的领导,可能会更换,但岭南终是她们的岭南。</p>
她必然保住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