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隋唐天字七书> 第58章 以北统南乃大势,偏安之地未足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以北统南乃大势,偏安之地未足安(2 / 2)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更新时间 2023-08-01

全力对付突厥,是杨坚的国策。</p>

为了避免南北二线作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杨坚对于隋陈边境的将领,做出了直接而明确的“怀柔”指示。</p>

但武将之中,总有想建功立业的朝臣。</p>

平定蜀国的梁睿,就曾上书杨坚,想乘势统一江南。</p>

杨坚不想在南北二线同时作战,他在回复的诏书中写道:“王者体大,义存遵奍,虽陈国来朝,未尽藩节,如公大略,诚需责罪。尚且欲缓其诛,宜知此意。”</p>

即使现在隋朝有足够的力量,以大压小,但杨坚认为现在并不是合适的决战时间。</p>

对于和陈国接壤的前线将领,比如寿州(今安徽六安境内)总管元孝矩,杨坚明确地指示说:“以公志存远略,今故镇边服,怀柔以礼,称朕意焉。”</p>

在这种南和北战的战略指导下,隋陈二国,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蜜月时期,二者相敬如宾,礼尚往来。</p>

但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胜强,天下一统,是必然的趋势。</p>

陈国,不过是苟延残喘,拖延些日子而已。</p>

即使在最开始之时,隋朝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南征的准备。</p>

隋朝建立伊始,杨坚就有南图之心,他在隋陈边境布置得力干将,苦心经营,以待时机。</p>

贺若弼和韩擒虎,就是二颗最耀眼的将星。</p>

贺若弼眼高于顶,自诩隋朝第一大将。</p>

隋炀帝杨广还是东宫太子时,曾经让他评定当世良将,贺若弼当仁不让地指点江山。</p>

他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p>

杨广很好奇,当世名将,竟然都不入贺若弼的法眼,他追问道:“然则,大将谁也?”</p>

贺若弼不好意思直言是自己,但也不愿意违心推崇别人。</p>

他拜倒在地,对杨广颇有讨好地说:“唯殿下所择。”</p>

言下之意,那是舍我其谁。</p>

贺若弼有这种狂妄的资本。</p>

杨坚曾经指着贺若弼,对突厥使者说:“此人,天赐我也。”</p>

贺若弼出身于武将世家,他的父亲贺若敦因为失言,而被北周第一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p>

临刑之前,一生以平定江南为己任的贺若谊,对着儿子贺若弼满怀遗憾地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p>

然后,他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p>

他用一个尖锐的锥子,刺破贺若弼的舌头,当鲜血淋漓,贺若弼尖叫连连时,贺若敦说,“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p>

因而,贺若弼以父志为己志,平灭江南,是其一生的追求。</p>

贺若弼认为这是他的使命。</p>

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但似乎他也没有逃出他父亲的轮回宿命。</p>

他的父亲以多言而死,最后,贺若弼也是因为话多而亡。</p>

也许世间之事,冥冥之中,真有命运一说。</p>

隋朝初年,杨坚想要经略江南,他向高颎咨询,满朝大将,谁是可以托付重任的合适人选。</p>

高颎没有丝毫犹豫,他向杨坚推荐贺若弼。</p>

“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如贺若弼者。”</p>

贺若弼没有辜负杨坚的重托,他给同僚写诗明志,“勿使骐驎上,无我二人名。”</p>

他确实是上天选定的虎将。</p>

平陈之后,他的军功就是高颎也是心悦诚服,推崇无比。</p>

他曾对杨坚说:“贺若弼先献十策(平陈),后于蒋山苦战。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争功。”</p>

这当然是高颎的谦词。</p>

因为平陈之战,晋王杨广虽然是名义上的元帅,但元帅府长史却是高颎。</p>

由于晋王杨广年轻,挂名元帅,更多的是稳定军心人气,挂职锻炼而已。</p>

三军之内,所有大小事物,高颎才是真正的最高和实际的决断之人,晋王杨广不过是挂了一个虚名而已。</p>

高颎如此当面称赞贺若弼,除了自身的谦虚和韬光养晦之外,也可见贺若弼当时在朝野之中,盛名所归,军功第一无疑。</p>

当然,他这军功第一,还是有人不服</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