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他见方从哲时不时就长吁短叹,不免有些同情,对大行皇后也多有同情。但一想到当下形势,和陛下的病情,转而又担心起来……</p>
————</p>
自从万历三十二年,乾清宫和坤宁宫重建之后,朱翊钧就从启祥宫迁回了内廷。但通常只待在弘徳殿,很少再回乾清宫。</p>
那天是四月十一,</p>
方从哲已不知是多少回奏请赐召对都无果,那日,皇后丧礼事毕,他便到了仁德门问圣躬安,而朱翊钧终于还是答应了见他一面。</p>
这是他自万历二十四年入东宫任讲读以来,第一次见陛下吧?</p>
弘徳殿次间东向摆着御榻,朱翊钧侧身而卧,方从哲进到次间,先行四拜,后跪着禀道:“陛下,您圣体违和,外面僚臣不能尽知,而臣昨日方闻御医传示,不胜惊惧。又值中宫皇后崩逝,伏望陛下宽慰圣怀,善加调摄,以慰中外臣民之望啊。”</p>
朱翊钧一脸病容,形如枯槁,闻言沉默半晌:“朕知道了,国家多事,先生可尽心辅理。”</p>
方从哲叩头:“臣蒙陛下厚恩,尚可图报,岂敢不尽全力!可是……”</p>
朱翊钧缓缓开口:“朕自去岁三月以来,时常动火,头目眩晕,五月后,又中暑湿,肚腹不调,呕吐几次脾胃受了伤,至今任不时泄痢。身体软弱,又泄得多,腰下一直肿痛难坐,右足也痛,行动颇为不便。”</p>
稍顿片刻,喘了几声,又接着道:“每日文书皆是朕亲自阅览,只是神思恍惚,眼目昏花,难以细阅……未料内臣都说与先生听了。”</p>
“陛下,臣……”</p>
“朕明白,”朱翊钧打断他的话,又伸出手,“先生近前来,且看看朕容。”</p>
方从哲依言,跪行至榻前,抬眼只望了一眼:“陛下,您果然轻减不少。”想了想,随即又说:“陛下一身,有百神呵护,只要加意调理,自然万安。”</p>
朱翊钧只是点头,没有说话。</p>
方从哲又道:“如今辽东虏情危急,又值皇后大礼,阁中只有臣一人,且十分病困,实难支撑,望陛下将已点二臣,即赐简用。”</p>
“辽东之事,只因文武不和,以致如此。阁臣本已批,因朕寿节,文书多,不知安在何处,待查出即发。”</p>
“呃……简用阁臣,乃今日第一要务,望陛下早赐查发。”</p>
“待朕的身体稍安即行。”</p>
“陛下,如今内阁科道缺人至极,当此多事之时,还望陛下尽赐补用。”说吧,方从哲连连叩头。</p>
朱翊钧已闭上双目,轻声说:“朕知道了,待朕稍愈即为简发。先生还是回阁办事吧,尽心辅理,莫要再推诿。”</p>
方从哲还想继续,只是见陛下已躺下,只得罢了,遂叩头退出了弘徳殿。</p>
方从哲为何而来,朱翊钧心里再明白不过。</p>
此时榻上的他看似睡着了,其实脑子并没闲下——数数年景,他御宇天下今年已是第四十八个年头。四十八年,何其漫长,这期间有多少人和事,他至今还能记得的?高拱、张居正、戚继光、李成梁,平哱拜、援朝鲜、定播州、萨尔浒、开矿税、争国本、楚宗之乱、忧危竑议、梃击案……</p>
想他嗣服之初,也是兢兢化理,只期望无负先帝之托。这么些年,他知道他有做错之时,但是,他乃至高无上的正统皇帝,那些愆尤补过之事,就让后人说去吧……如今他只想回到梦里,似乎那里,他的人生可以无数次的重来。</p>
“陛下?”苗全见朱翊钧久没动静,轻轻唤了一声。</p>
他心中忧虑,陛下最近非常嗜睡,经常一睡便是好几个时辰,有时夜晚反倒精神奕奕。精神稍微好些,他就又会拿起案头那一堆奏疏反复的看,全都是熊廷弼所上的奏疏,如此一来,身体也愈发虚弱。他担心,就怕陛下这一睡,一没留神就睡过去了。</p>
他放轻脚步,挪到榻前一丈远,凝神仔细观察一阵,见朱翊钧身体微有起伏,心下才稍稍安心,遂倏了一口气,然后又轻轻退回原地。</p>
朱翊钧又开始做起了梦,这一次,他梦见了万历二十四年三月间,那场乾清宫、坤宁宫大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