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大哉大明> 第一八四章 文龙歉悔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八四章 文龙歉悔2(1 / 2)

大哉大明 风中枯藤 更新时间 2023-06-09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ad336;

皇帝陛下认为,东江镇能否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登莱巡抚的支持力度。因此,登莱巡抚这个“后勤”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自明的。

而毛文龙之于东江镇,多少是有些私心在内,那些“征招商贾,贩卖禁物”的指摘,也绝非凭空杜撰。

而袁可立之于登莱巡抚,那可是对朝廷、对大明的一片赤城。

若是换一个人挺进东江镇,未必就不如毛文龙做的差。而若是换一个人坐镇登莱,未必能如袁可立那般的给予东江镇毫无保留的支持。

史上对于毛文龙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即便是一直站在其背后的袁可立,也有看似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一面是“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另一面则是“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

翻遍了近年有关袁可立、毛文龙以及东江镇的奏折及兵部、户部的兵备钱粮支出的记载,皇帝陛下也无法从中觅得真相。

想起那一世的史学家孟森所言:“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

这“耳目相及之人”都是“恩怨是非尤为纠葛”,别说是令后人得窥真相了,即便是自己这个“今人”不也是一头雾水吗?

既然无法得窥真相,皇帝陛下就决定抛开这些不靠谱的评论,专以“结果”论英雄。

毛文龙所部之东江镇,的确可以牵制骚扰后金,那就大力予以扶持。

袁可立的确能够倾力支持东江镇,那就重新起用。

毛文龙可以“再鼓余勇”,皇帝陛下对此是有把握的。可难办的是,当初袁可立求去,可是在毛文龙唆使宋师襄等人的攻讦所导致的,如今若想再将两人“撮合”到一块儿,难度可想而知。

那既然毛文龙可有可无,为何不索性将其撤换,为何不行使走马换将之权?

皇帝陛下不是没有想过,其中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是因为毛文龙在东江镇多年,对那里的环境和敌我双方的形势都已经非常熟悉。骤然另派他人,即使其能力丝毫不逊于毛文龙,可总是要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而熟悉到最后,也还有一个能否适应的问题。这与其人的能力无关,也不涉及其人是否尽力,完全是出于客观的考虑。

再者说,皇帝陛下相信在众多的将领当中,也的确有适合东江镇的人选,可目前的形势,根本没有时间容他仔细挑选。

可是,要说服在河南睢州家居的袁可立重新出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初他可是连上了七道辞呈才获得允准致仕的,因此可以想象他心中愤懑的程度。

好在皇帝陛下还有一个奥援。

在巡抚O莱期间,袁可立在同年焦f的推荐下,结识了和自己同年同月出生的徐光启。徐光启在兵器方面的才干很快得到袁可立的充分赏识,二人在战略思想上也都主张加强对朝鲜的控制。交谈之下,甚为相得,此后也一直没有断了书信联系。

因此,皇帝陛下就没有贸然直接给在河南睢州的袁可立下旨,而是先给徐光启去了信函,要他为之先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