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5章(2 / 2)

苏小娇见了秦思远似笑非笑的眼神,脸色微微一红,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转变话题加以掩饰:“你看我是否将魔门的珠宝业务移交给你?”

秦思远思考了一下,说道:“不必了,师傅既然这么信任你,就由你继续代表魔门经营好了,我乐得坐享其成。再说魔门中也没有经商的人才,将它交给外人我也不放心。”

苏小娇盯着他问道:“你难道就不怕我将它贪污了?”

秦思远与她对视着,不答反问:“你会这样做么?”

苏小娇避开对方如炬的目光:“好吧,那我就继续为你管理一段时间。”

秦思远问道:“你究竟能从攀城的宝石矿中获得多大的利益?”

苏小娇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然说道:“不瞒你说,如果经营得好,大概可以获利十几亿金币。”

秦思远吓了一跳:“这么大呀,你可真够狠的,竟然只给我们五千万金币!”

苏小娇扑哧一笑:“看你那样子,好象吃了很大的亏似的。这其中的利润虽多,但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赚来的,而且其中也有很大的风险,再说我就是赚了那么多,其中不是有一半是你的么?”

秦思远摇头道:“不行,你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得给我做点事情来补偿!”

苏小娇颇感兴趣地问道:“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事呢?”

秦思远装模作样地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看你来我的都护府做外务司长吧,我们需要像你这样一个既会算计又会谈判的人才。”

苏小娇摇头道:“不行,我接受家族的生意时间不长,目前我的各项措施刚刚实施,这个时候是不能离开的。”

秦思远道:“那这样好了,你当我的外务顾问,当我有需要的时候,你代表我们去谈判。”

苏小娇仍然摇头:“还是不行,我不能保证在你需要的时候我有时间。”

秦思远咬咬牙道:“好,那我再退一步,你就代表我一次,到青州去和鞑凶人谈判,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我就撕毁我们刚刚签定的协议了。”

苏小娇似乎一点也不担心,笑道:“你敢么?协议上可是规定哪一方无故撕毁协议要赔一千万金币的,你现在能拿一千万金币出来么?”

秦思远狡颉地笑道:“我为什么要现在撕毁协议?我不会等个一年两年后再撕毁么?那时候你的矿已经开起来了,加工场已经建起来了,没有矿石,损失就不知有多大了。而我们那时候也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赔偿你的损失了。”

苏小娇顿时目瞪口呆,愣了半晌才问道:“你什么时候也变成了一个狡猾的商人?”

秦思远见了她的神态,顿时有一股征服的快感,哈哈大笑道:“这不都是跟你学的么?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苏小娇苦笑道:“你可真会现炒现卖!幸亏你不是商人,否则还有我们过的日子么?”

秦思远继续迫问道:“你究竟答应不答应?”

苏小娇脸上再没有了笑容,说道:“你都这样逼人家了,人家能不答应么?”

秦思远见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一阵心软,说道:“只要你将这件事做成了,我答应将来对你在蜀州的业务减免一些税费。”

苏小娇顿时笑意满面:“这可是你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秦思远顿时感觉到上了当,对方刚才的那副样子只怕都是装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同情,从而在自己的身上捞取更多的好处。可自己的话已出口,想收回也不行了,只有硬着头皮说道:“当然算数,难道我是一个不讲信誉的人么?”

苏小娇却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缠,而是转变话题问道:“你要我到青州去谈什么?”

秦思远不得不佩服苏小娇的聪明,懂得见好就收,这越发坚定了将她拉到自己旗下的心。他说道:“我们原来和青州方面的鞑凶人有协议,不论双方是否为敌,要保持贸易往来,保持商路畅通。但现在青州方面的首脑换人了,新来的青州总督昆尔不仅调兵遣将,做出一副进攻蜀州的样子,还没收了从这边过去的一些商人的货物,显然是打算将商路截断了。这样对我们很不利,一来往次大陆和西方的商路不通,我们的税收将会大幅减少,二来我们最需要的马匹不能从青州购进,严重影响我们军队的建设。我需要你做的就是去和昆尔谈判,继续维持原来的协议,最不济也要保持商路的畅通。”

第七卷内修第三十四章意外

第三十四章意外

苏小娇问道:“你派我去仅仅是因为看中了我的谈判能力么?”

秦思远摇头道:“你是一个商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说话,昆尔或许更相信一些,这是其一;你和他没有利益冲突,即便谈不成,他也不会为难你,这是其二;我现在还不能和鞑凶人有名面上的接触,免得有人借此攻击我,这是其三;我相信你,这是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我们才初次见面,但我感觉到我们仿佛早已认识似的,心中对你有无比的信任。”

苏小娇微微动容,她的心中也有对秦思远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只是并没有将这种感觉说出来。她思考了一下,问道:“你有昆尔的详细资料么?”

秦思远道:“我花的情报部门正在收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有一份关于他的详细资料。”

苏小娇道:“那好,待你将资料交给我后我就动身前往青州,虽然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我会尽量去做。”

秦思远道:“安全方面的事你大可放心,我会派一些得力人手保护你的。”

******************************************************************

铁血冷望着孙宣肥厚宽阔的背影,眼里闪动着夺目的寒光。

铁血冷原本并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是刘二狗,铁血冷三字是他后来自己取的,意思是心似坚铁,血液冰冷,这三个字中隐含着一段血与泪的经历。

铁血冷是吴州浣纱郡江阳城小岗镇人,八岁时父母双亡,和他十六岁的姐姐刘春水相依为命。他姐姐是远近百里有名的美人,附近的人都称她为小岗镇的一朵花,可就是她的美貌给她惹上了杀身之祸,也给铁血冷带来了十几年的流浪生活。古话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真是一点都不错。

铁血冷九岁那一年,孙宣从小岗镇上过,正巧碰见在镇上卖草帽的刘春水,一见之下惊为天人,起了收她做小妾的心思。孙宣派人跟踪刘春水到了家里,在得到她的地址后托人上门提亲,可刘春水那时候已与本村的一个年轻人情投意合,而且对方平常给了他们姐第俩不少的帮助,刘春水不愿意背弃心中人,便死活不同意孙宣的求亲。

孙宣那时候已是浣纱郡的郡守,在他想来,自己乃一郡之首,弄个把民间女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哪知刘春水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也不贪图荣华富贵,这让孙宣很恼火,于是他派人捏造了一个罪名,将那个年轻人丢进了大牢里,又以释放那个年轻人为条件,将刘春水娶回了家。谁知刘春水是个烈性子,在进入孙府的当天晚上就上吊自杀了。

从此铁血冷就成了一个孤儿,在变卖了家产将姐姐安葬后就开始在江湖上流浪。他是一个性格坚毅的人,将对孙宣的满腔仇恨深埋在心低,到处偷学武艺,发誓长大后一定为姐姐报仇,并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了。

如此过了十年,铁血冷靠偷学也练成了一身武功,虽然因为没有得到明师的指点而成不了绝顶高手,但也达到了二流水平,对付等闲的人物十来个也不在话下。

铁血冷知道凭自己这二流的武功是无论如何也刺杀不了孙宣的,因为对方现在已经是吴州的总督,身边的侍卫成群,莫说是刺杀他,连接近他都不可能。要想成功地刺杀他,除非成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于是铁血冷就成天琢磨着如何才能混到孙宣的身边。

二十岁那一年,终于有一个小小的机会,孙宣因为准备谋反,开始大肆招兵。铁血冷决定先加入他的军队,再寻找接近孙宣的机会。实际上铁血冷也知道这样接近孙宣的机会微乎其微,因为作为普通的一个士兵,很可能连见孙宣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了战场上,不过他并没有灰心,这血海的深仇如毒蛇一般每时每刻都在噬咬着他的心,哪怕有万一的希望他都不会放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二十二岁那年,机会再次降临了。由于军队的扩大,孙宣的不少亲卫到部队去任中下级军官去了,他需要重新招收一批亲卫,而且决定在军队中通过比武的方式公开招收。铁血冷由于武功不错,被幸运的选中了。当然这里面还经历了很多曲折,因为要想成为孙宣的亲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武功要好,人也要精明,这还不说,更重要的是家世要清白,在成为他的亲卫前,祖宗三代都会被调查清楚。好在铁血冷早就有准备,在参军前,他有意结识了一个叫王强的年轻人,在将他的所有家底摸清楚后把他给杀了,顶替他从了军。在军中的两年,他还不时地让人给王强的家里带信带钱,以证明他还在孙宣的军队中。因此在孙宣的人对他进行调查时,并没有查出他什么问题,于是他就幸运地成了孙宣亲卫中的一员。

孙宣的亲卫分为好几种,最接近他的是贴身侍卫,这些人武功高强,对他也非常忠心。其次是近卫,武功也不错,人也可靠,处在孙宣亲卫的第二层。最后才是普通的亲卫,是孙宣的第三防卫层次。铁血冷刚开始时就是这样的亲卫,不过由于他武功不错,人又精明,不久之后就进入了近卫的行列。又过了近五年的时间,他才凭自己的表现走到了贴身侍卫的位置上。

不过,铁血冷一直没有下手,不是他不想下手,而是没有机会。孙宣本身的武功高强,而且身边随时都有两个以上的贴身侍卫,以铁血冷现在的武功,在孙宣的身边有侍卫和他本身有警惕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刺杀成功,而如果一击不中,铁血冷就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所以他必须忍,忍到最好的机会来临,而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孙宣万没有想到他的身边有一个要命的煞星,他此时正在全心全意地指挥部队攻击湖州的广济城。在占领了德州之后,孙宣就有意出兵湖州,只是由于消化德州的力量还需要一个过程,加上东海军团在上清江上巡游,牵制了他大量的兵力,出兵湖州的事才暂时放了下来。如今经过近半年的治理,德州的形势基本上稳定下来了,而东海军团也大部撤出了上清江,于是孙宣决定向湖州下手了。

从德州进攻湖州,可由两个方向出兵,一个是从水路逆上清江而上,另一个是从陆路由德州的安修城出兵向东北方向进攻。由于安修城的东北方向都是山区,尤其是进入湖州后山势更大,不利于大军行动,所以孙宣还是决定从水路进军。

水路也有两种选择。一是攻克下游的广济城,然后沿东北方向攻击前进,只要拿下黄台,湖州的大门就洞开了;二是水军避开广济城,直上江夏,只要将湖州的首府江夏城攻占,光明军必然士气大跌,离丢失湖州也就不远了。但这种进攻方式有很大的弊病,一是江夏城乃光明军的总部所在地,重兵驻扎,孙宣的部队一时半刻未必攻得下,二是广济城的光明军随时威胁着自己的后方。因此,孙宣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先拿下广济城。

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广济城让吴州的部队吃尽了苦头,十万大军强攻了五天,没有攻下广济城不说,还折损了近万兵力。原来,光明军听从了秦思远的建议,在广济城驻扎了一万大军,还对广济的城防工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加固。另外光明军在离广济城百里外的黄台城也驻扎了两万大军,吴州军在进攻广济城的两天后,黄台的两万大军就赶到了广济城,使该城的防御力量大增。

“哼,广济城难道是铜墙铁壁不成,十万大军强攻了五天,竟然一点进展都没有!”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的孙宣望着远处杀声震天的战场,冷哼了一声,对攻城的部队颇为不满。

“光明军的战斗力也未必很强,只是他们太过狂热,悍不畏死,再加上防御设施相当完善,给我军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我军的攻势虽猛,却只能消耗对方的兵力,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不过大人不用担心,毕竟我军的兵力具有绝对的优势,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当敌人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军定能一举夺取城池。”旁边的参军劝解道。

正如孙宣的参军所说,光明军确实非常的狂热,打起仗来完全不要命,开战以来,光明军的损失在八千以上,却丝毫没有一点胆怯的样子,那些光明军战士在武器损坏的情况下就用拳打,用脚踢,用牙咬,甚至抱着敌人一起跳下城墙,就是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吴州军虽然曾数次攻上了城头,却都被光明军赶了下来。

“我们能等下去么,如果江夏的援军到了,我们就更被动了。”孙宣显然并不满意参军的说法,语气中透着强烈的怒意。

第七卷内修第三十五章影响

第三十五章影响

“如果还能组织一支敢死队,或许我军就能突破城上的防御。”参军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今天就是大人的两名侍卫带着敢死队首先攻上了城墙,虽然最终被敌人赶了下来,但坚持的时间最长。”

孙宣沉默了一下,忽然转过头来,对着铁血冷身边的另一个侍卫说道:“赵东,你在我的亲卫中挑选一百人,组成一支敢死队,务必率先攻上城墙,并坚持到大部队上去。”

那个叫赵东的侍卫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我走了以后你的安全怎么办?”

孙宣说道:“你反放心,不是还有王强和其他的亲卫么?再说我在后面,敌人也不可能到这里来。我本来想让王强去的,可他的武功在你之下,又没有战场的经验,带队攻击的效果未必有你好,所以只有派你去了。”

赵东点头道:“那好,属下服从大人的命令,并保证一定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说完他叮嘱了铁血冷一番,开始去挑选敢死队员。

铁血冷的心里一阵狂喜,他知道赵东是跟随孙宣最久的侍卫之一,不仅武功高强,对孙宣更是忠心无比,这也是前两次孙宣没有派他上战场的原因,现在大概是孙宣感到战局不能再拖下去了,才让他带着敢死队上去,这对铁血冷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刺杀孙宣的机会终于来了。

由赵东带着的敢死队果然攻击能力非凡,在另外两支敢死队的配合下,赵东的队伍在两刻之后就攻上了城墙,并成功地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跟,虽然光明军如潮水一般地向他们发起了猛攻,但他们就像屹立在大海中的一座礁石,岿然不动。

赵东的敢死队成功地在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随着吴州军从这个缺口源源而上,光明军的坚固防御体系开始崩溃了,广济城的陷落眼看就要成为事实了。

“好!命令后续部队加快攻势,今天晚上我们在广济城内宿营!”高兴之极的孙宣大喊了一声,双手忘形地挥舞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丝杀气从背后袭来,孙宣一惊,还未来得及转过头来,就感觉到一样冰冷的东西透入了自己背后的肌肉。

铁血冷在孙宣最放松的时候断然出手,早已准备多时的匕首悠忽间刺入了孙宣的背部。

匕首刚入体,铁血冷就感到对方的肌肉一紧,匕首竟再难前进分毫,他这才知道自己仍是小看了孙宣,对方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仍然反应迅速,利用肌肉的扭动夹住了匕首。铁血冷心里一紧,可此时已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只有拼死一搏,希望能给对方致命一击。他大吼一声,双手握住匕首用力一送,匕首顿时前进了三寸。

孙宣此时已经回过头来,双目怒睁,大喊了一声“竖子敢尔”,一掌击在铁血冷的胸口上。铁血冷顿时感到胸口如遭铁锤重击,狂吐了一口鲜血,一个身子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过两丈的距离,洒下一路的血线,坠落在大江之中,溅起漫天的水花。

“大人!”参军第一个反应过来,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孙宣,“来人,快叫医生!”

站在稍远处的亲卫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直到参军的喊声传来,一个个才清醒过来,一些人慌忙上前替孙宣包扎伤口,另一些人连忙去找军医。

“竖子坏我大事!”孙宣张口吐出了一口鲜血,随即晕了过去。

“传令收兵!”参军见孙宣的伤势太过严重,稍一犹豫,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

有人曾经说过,历史往往不是由伟人创造的,而是由小人物创造的,这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对于铁血冷来说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没有他对孙宣的刺杀,如果吴州的军队顺利地攻占了广济城,大洪帝国的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现在一切都被改变了。

涪庆城自古以来就是帝国的造船基地,因为在涪庆城造船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工条件。上清江自帝国西部的高原蜿蜒而下,流经涪庆城时,江面变得宽阔无比,江水也变得平缓,这就在涪庆城下形成了天然的优良港口,使得涪庆城成为水路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造船业也就相应的发达。

使涪庆城成为帝国造船基地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涪庆城的东北都是山区,山上盛产阔叶杉,这种杉树是造船的最好材料;另一个是涪庆城一带木工特别多,尤其是从事造船的工匠数量在帝国是数一数二的。

当初李中良率十万大军强攻涪庆城,除了因为涪庆城是蜀州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涪庆城乃帝国的造船基地,夺取了涪庆城,就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控制上清江的一段重要航道,好在他的目的没有达到,不然秦思远就有得头痛了。

秦思远接到孙宣被刺杀的消息的时候正在涪庆城的造船场,他先是愣了一会,随后就哈哈大笑起来。一旁的众人不知道他为何突然如此高兴,待他的笑声停下来,鲁少华问道:“看大人如此高兴,难道内情处给我们送来了什么好消息么?”

自从秦思远将情报部门分为军情司和内情处以后,军事情报以外的情报就由赫连铁树的内情处搜集,是以鲁少华有此一问。

秦思远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他道:“军情司的情报,孙宣遭到刺杀,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伤势也颇为沉重,吴州的军队已全部撤回了德州境内,光明军保住了广济城。”

鲁少华顿时醒悟过来,内情处刚组建不久,各项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搜集情报的效率自然不高,目前蜀州方面的情报主要还是靠军情司搜集。

接过秦思远手中的情报看了一遍,鲁少华也忍不住喜上眉稍,说道:“恭喜大人,孙宣伤势严重,只怕一时半刻难以恢复,如此以来,吴州方面在短期内将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了。”

秦思远点道:“是啊,我原本还担心吴州军队在较短的时间里将光明军打败,攻占了湖州,那么我们将不得不直接与他面对,现在看来我们又可以安心一段时间了。”

鲁少华表示同意:“有了这段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将蜀州的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甚至更有发展,军事方面,军队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训练,武器也可以大量的库存,下一阶段进攻粤州或是春州就更有把握了。”

秦思远道:“不过还得让情报部门进一步核实一下,孙宣的伤势究竟是不是有那么重,也要提醒光明军注意吴州军队的动向,如果孙宣的严重伤势是装出来的,在大家都放松警惕的时候他突然出兵西进,光明军就有难了,我们的部署也会被打乱。”

鲁少华点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我想我们对光明军的支持还得继续下去,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需要光明军这样一个‘盟友’”。

秦思远笑道:“如果朝廷知道我们将光明军当作‘盟友’,恐怕我们就免不了遭受指责了。”

鲁少华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又如何?朝廷现在自顾不暇,还有精力来关心我们么?只要我们不给朝廷添乱,朝廷已经是万幸了。再说,我们支持光明军的行动都是秘密进行的,只要我们不说,光明军也万万不敢说出去,否则他们就失去我们这个‘盟友’了。”

秦思远思索着说道:“话虽如此说,但我总有一个担心,担心光明军在我们的支持下发展得过于强大,须知一支过于强大的光明军并不符合我们的战略利益,因为我们之间终究是免不了一战的。情报部门的消息表明,光明军听从了我的建议,对他们的政策作了大幅度的修改,目前湖州的局势基本算是稳定了。而吴州军这次久攻广济城不下,也是因为光明军听从了我的建议,在广济城驻扎了重兵,并对城防工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还在黄台城驻扎了大军,及时给予了广济城以支援。所以说光明军中还是很有些人才的,如果我们对光明军支持得太大了,就有可能养虎为患了。”

“我倒不这么看。”鲁少华摇摇头,“光明军再强大,也万不敢打我蜀州的主意,因为他们知道我蜀州的实力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退一万步讲,即使他们想进攻蜀州,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将他们阻击在境外。光明军进攻蜀州,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陨城西进,先攻占龙盘,然后南下蜀州,另一条是走上清江逆水而上。陨城以西都是山区,大军难以展开,而且龙盘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易守难攻,驻有重兵,光明军走这条路很难行得通。光明军若是从水路进攻,我们更不怕。蜀州的水军本来就比较强大,如今大人又得到了帝国的龙骨制造技术,我们的水军战舰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光明军逆水而上,本来就不利,如何能是我军的对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