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第五卷 京城 第十六章 撩拨(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卷 京城 第十六章 撩拨(一)(1 / 2)

 第十六章撩拨(一)

风夕舞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庞将军,你吩咐下去,令部队在西城墙外泼水,制造一个冰坡,增加鞑凶军攻城的困难。”

“是!”庞先德行了一个军礼,快步离去。

“传令兵,通知萧载军将军,让他不必来宣城,驻兵涿鹿,一来减少鞑凶军的警觉,二来做好翻越天行山的准备。斥候小队继续加强对鞑凶军的探察。”风夕舞又向下面的传令兵和斥候下令。

“遵命!”传令兵和斥候一路小跑着去了,留下赵晰曼陪着风夕舞站在那里沉思。

—————————————————————————————————————

自夷陵城顺流而下,一路顺风顺水,两天之后,秦思远一行便到了巴陵城。

这两天秦思远的心情确实很好,谭弄潮在和他会面后的第二天就给了答复,同意投到他的旗下,手下的近两千帮众除三百左右年老多病和年幼体弱的外,其他都加入蜀州水军,清江帮的帮众和亲属分批分期向蜀州迁移,帮内的业务也移交给蜀州的巴陵帮。按照秦思远的指示,谭弄潮还挑选了一些精干的帮众在夷陵城潜伏了下来,以便相机打入光明教的内部,为将来秦思远攻取湖州埋下伏笔。

清江帮的加入,使秦思远增添了一支重要力量,那一千多帮众,长年在水上生活,水性精熟,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精锐的水军战士,其中一些头领可以成为很好的水军将领,最重要的是谭弄潮的加入,使秦思远的高级水军将领不再是一个空白。秦思远也当即兑现承诺,任命他为水军师团长,加快蜀州水军的训练进程。

船到巴陵城的时候,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站在甲板上的秦思远等人却注意到在自己右前方不远处的一只大船上灯火通明,在大船的船头上,挂着一面大铜锣。随着大船的缓缓开动,一个船老板模样的人开始点香烛,烧钱纸,另外有人在鸣鞭炮,杀公鸡;司锣船工则开始打铜锣。在锣鼓、鞭炮声中,船老板念诵祝词:“有请洞泊王爷,开船不遇风暴,不出险滩,一路平安!”

小兰奇怪地问道:“这些人在干什么?”

旁边的魏人杰说道:“他们是在敬洞泊王爷,这是洞泊船家的行船规矩。巴陵城又称巴州,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毗邻的洞泊湖使它成为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巴陵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洞泊湖边的巴陵楼了,有道是“洞泊天下水,巴陵天下楼”。而巴陵城外的洞泊湖更是一个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的美丽湖泊。”

“在洞泊湖水乡,人们劳作、出门、祭祀、娱乐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船关联。千百年来,水乡百姓在劳作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的船俗。在洞泊湖行船,人们不管是上山间还是下江湖,都有行船规矩:开船敬菩萨,上船绕船头,说话避禁忌,睡觉分高低。而且,从造船到开船,不管是平常日还是庙会日,人们都要敬神灵。”

“船开出之后,不能随便往回划。如有事需要返回,即被认为不顺利,当天便不行船了。行船时,不能哼唱《牧羊调》,否则,据说河里就会拱出‘屋角’,有碰撞船只的危险。每停靠一个码头,船老大都要上岸进庙祭祀。船平安抵达码头,被认为是‘菩萨的神灵保佑’。尔后,船工们吃上比平时丰盛的‘牙祭’,叫做‘到岸神佛’。在开船或者途中遇到险滩风险时,要在船头洒米,并且一路行船一路唱歌。”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显然对这一带的风俗习惯甚为熟悉。

小兰又问道:“想不到行船还有这么多规矩,这地方还有什么好东西?”

魏人杰说道:“好东西可多了,就说吃的吧,洞泊湖产的鲜鱼是天下有名的,巴陵的各酒家都很善于烹鱼,当地的‘巴陵全鱼席’颇有特色,席上所有的菜肴都由鱼制成,但都各具风味,有松鼠桂鱼、藉丝银鱼、冰冻鱼胶、竹筒蒸鱼、清蒸全水鱼、蝴蝶过海(原料是黑鱼)、松籽鳝鱼等。此外当地鼎鼎大名的君山银针鸡片也是味道极美的佳肴。”

“君山银针茶产于洞泊湖的君山一带,沏泡后,芽尖竖立杯底,宛如嫩笋出土,香气清爽,回味甘醇。另外,巴陵的传统名产还有纸扇和羽毛扇。纸扇骨小纸薄而透明,一把纸扇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制成;羽毛扇是用洞泊野雁等鸟类的羽毛制成的,据说品种有数百个以上……”

小兰拉着秦思远的手说道:“公子,我们干脆到巴陵城住上一晚吧,这么多好东西,不尝尝实在可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