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第一卷 崛起 第六章 威武攻守(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崛起 第六章 威武攻守(四)(2 / 2)

邓和正要追赶,飞刀却已到了眼前,只得挥刀击开,如此一耽搁,刺客已从房顶的破洞退了出去,等他赶到门外时,已不见了刺客身影,大批亲兵拥了上来。邓和命令几名亲兵迅速去向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示警。

过了一会儿,亲兵纷纷来报,雷暴千骑长和秦思远千骑长亦受到了刺杀,雷暴无恙,秦思远受了轻伤。另外有部分敌人偷袭了西城门,妄图打开城们,幸得赵青千夫长住在城们附近,带人及时杀到,敌人才未得逞。

这样一闹,等平静下来时已到了后半夜。不过邓和心里的疑问倒是解开了,原来敌人只是为了刺杀偷袭,那么白天的进攻行为就可以理解了,看来只要加强防范,敌人短时间内也没有好的办法。

—————————————————————————————————————太阳从东方升起,意味着威武城第二天攻防战的开始。

号角声中,鞑凶步兵推着箭塔、攻城槌,抬着云梯等攻城器械向着威武城西城门缓缓推进。其中箭塔约几十座,高达四丈,上窄下宽,底下三个巨大的木轮子,以几十个士兵推着前进。箭塔顶部是一个射台,十几名弓箭手站在上面。威武城墙只有三丈高,所以箭塔顶射台上的鞑凶弓箭手可以居高临下地向威武城墙上的守兵发箭。攻城槌只有两台,它高度只有八尺左右,表面是一层经过特殊处理的厚厚木板,可用来抵挡箭矢,木板下用支架支着几个巨大的轮子,中间是一根粗长的圆木,圆木前方顶端呈尖状。这是用来直接冲击城门的工具,由二三十个士兵推着前进,直奔城门。最简单的云梯倒有几百架。

很显然,鞑凶军利用一日一夜的时间制造了一些相对简单的攻城器械。

数十具高大的箭塔,两台攻城槌缓缓地推进。在它们后面是由上万攻城步兵组成的十几个方阵追随,一些士兵抬着云梯,其他的士兵举着大盾,护住前方和头顶上面,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

守城的威武城士兵已各就各位地准备就绪了。

双方的距离已拉进到弓箭的射程范围内,鞑凶兵将箭塔停在离城约一百五十步处,射台上的鞑凶兵开始竖起了一排大盾,然后从大盾的缝隙向城墙上射箭,其他的士兵则加快速度前进。

由于鞑凶兵的臂力普遍大于大洪士兵,加之箭塔比城墙高一丈,鞑凶兵居高临下射击,煎矢都能落到城墙上,虽然大多数被盾牌挡住,但还是射中了一些大洪士兵。

威武城墙箭垛上盾牌突然撤开,一排弓兵迅速射出一排火箭后,大盾又迅速补上护住。

火箭落到鞑凶军攻城部队中,有的射在士兵身上,有的射在步兵方阵的盾上,有的射在云梯上,只有极少数臂力特强的士兵射出的箭能够落到箭塔上。云梯是木制的,经过特殊处理后虽然不畏火烧,但毕竟是木制的,抵挡火的烧烤也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盾牌是牛皮制的,也能够着火,何况威武城头射出的火箭前端涂有能够持续燃烧的油料。因此一时间整个鞑凶攻城部队中到处星火点点。

抬着云梯的鞑凶兵用弯刀削去云梯上的火箭,而攻城步兵方阵中有的士兵干脆取下盾牌来拔箭,攻城部队的步伐开始显得有点凌乱了。

第二排火箭又已射出,火焰开始蔓延。

站在指挥台上的琳娜叹道:“城上的指挥官还真有两下子,一阵火箭就打乱了我军攻城阵脚。”

身旁的娜云雪说道:“火箭除了能烧毁攻城器具外,最大的一个作用,便是打击我军士气,使攻城的士兵生出畏惧之心。试想到处都有火燃烧着,不管它是否能烧得着自己,总是会心里发虚的。心里一虚,攻城时一往无前的勇气便泄了。”

威武城墙上已射了三次火箭,鞑凶攻城部队也开始向城墙全力冲刺,由于没有护城河,少了一层重要障碍,这支鞑凶部队很快就带着斑斑火焰扑到了城墙边。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墙,一个个鞑凶士兵争先恐后地向上爬。

赵青一声令下,投石机、滚石、擂木、滚油一起发动,大大小小的石块、擂木砸向鞑凶军的攻城部队,一桶桶滚烫的热油淋向城墙附近的鞑凶士兵。石头,尤其是上百斤重的大石头砸进步兵方阵中滚出了一条血路。擂木沿着城墙、云梯一路滚下,挨上的鞑凶士兵无不筋断骨裂。一桶桶滚烫的热油淋下,沾上的鞑凶士兵惨叫连连。鞑凶军的方阵队形大受破坏,仍然亡命前冲,有的步兵手上的盾牌已经着火,便扔在一旁,随部队继续前冲。

赵青将打击重点也改向了那两辆攻城槌。如果让两辆攻城槌到城墙下同时撞门,则城门危矣。即使在城门口将它击毁,也将堵住城门,阻碍骑兵出击。因此投石机、火箭,都指向了攻城槌。

攻城槌在投石机和火箭的集中打击下已经损毁,操作攻城槌的鞑凶士兵,也迅速被城墙上的箭矢消灭了。

已有不少鞑凶攻城勇士利用云梯和绳索爬上城头,他们都左臂拿护手盾,右手则持了长长短短的弯刀。城上开始短兵相接。赵青站在城楼上继续指挥,邓和则带了秦思远到墙头支援守城。

鞑凶人的攻城勇士均是武功不弱之辈,一跃上墙头,便如虎入羊群,寻常士兵根本不是对手,几乎一个照面便可解决一个。大部分鞑凶勇士跃上了墙头,但是,守卫城墙的大洪帝国士兵也潮水般地扑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