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642节 攻取菲律宾 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节 攻取菲律宾 6(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当南京军第74师在林加延湾海滩上狂风扫落叶般地追杀着数量是他们五倍多的美菲军时,南京军第17师正在大海上乘坐日军运输舰船向吕宋岛劈波斩浪,舰队里,日军那四艘战列舰和那四艘重型巡洋舰赫然在列,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三艘主力舰的舰身上都有着大团的烟灰黑斑,似乎军舰上不久前着过大火,但那三艘主力舰明显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损伤。

金刚号战列舰上,第17师第18旅旅长张云正跟日军第4舰队司令井上成美站在舰艏甲板上,两人一起眺望着远方海天相接处。“井上。”张云看着井上成美,神色自得地道,“怎么样?感谢我们冯师座和曾钧座不?要不是他们的神机妙算,你们舰队肯定要损失惨重了。”

听完翻译的汉语,井上成美笑着点点头:“是的,我真要好好地感谢他们,否则,美军潜艇群就要打我们一个出其不意了。贵方冯师座真是足智多谋,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看着舰队里那三艘“脏兮兮”的主力舰,心里十分感慨。前天傍晚时,冯圣法和曾以鼎提醒井上成美“美军潜艇群极有可能会在夜间偷袭你方舰队”,井上成美十分吃惊,他连忙请求中方舰队帮助日军舰队进行反潜作战,冯圣法和曾以鼎表示义不容辞,同时要求井上成美做出“一些特殊准备”,井上成美一头雾水,但他还是照办了,当天深夜,美军潜艇群突袭日军舰队,日军舰队里的比睿号战列舰、榛名号战列舰、青叶号重型巡洋舰先后引爆用绳索悬挂在舰身外面水平线处的十多个大型火药桶,火药桶里装填着掺加了大量镁粉的黑火药,爆炸后声响震耳欲聋,声势震海撼空,黑火药不是黄色炸药,爆炸后虽然动静很大,但它对用钢铁做的军舰是不造成实质性伤害的,加上镁粉剧烈燃烧,闪光耀眼、火星如炬,使得在夜间看上去那三艘主力舰好像都被鱼雷命中而发生了大爆炸,与此同时,这三舰上的日军水兵一起点燃事先堆在舰上的大量被浇上汽油的垃圾,顿时烈火熊熊、黑烟滚滚,似乎三舰被鱼雷命中后又是发生大爆炸又是燃起大火。美军潜艇群展开这场夜袭攻击时有两艘潜艇没有参战,而是在林加延湾外延海域内半潜行着,通过潜望镜观看着战局,观察日军舰队,看到日军舰队里有三艘主力舰发生剧烈爆炸和大火后,这两艘潜艇深信不疑“有三艘日军主力舰被我方潜艇发射的多枚鱼雷给命中了,虽然并未沉没,但肯定受了重伤”,继而向威克斯发去战果报告,威克斯随即报告给哈特,哈特报告给萨瑟兰,最后,战果报告被萨瑟兰送到了麦克阿瑟面前,使得麦克阿瑟心花怒放,他相信“己方潜艇群付出重大代价后,成功地、沉重地打击了日军舰队,迫使日军舰队退出了菲律宾战事”。实际上,在美军潜艇群的夜袭中,日军损失不大,参战的美军潜艇兵因为知道自己是在执行着一项凶多吉少的任务,所以心情灰暗、斗志消沉、士气低迷,加上实战经验缺乏,以至于鱼雷命中率不高,一顿瞎猫碰死耗子般的鱼雷攻击后,日军一艘重型巡洋舰轻伤、一艘轻型巡洋舰重伤、一艘运输船和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并不是麦克阿瑟认为的“三艘主力舰重伤,多艘军舰沉没,还有十多艘其它军舰受伤”(麦克阿瑟之所以误判日军损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军潜艇兵们“谎报军情”。美军潜艇兵们知道他们执行的是非常危险的任务,都不愿意参战,参战后也恨不得早点结束,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只要击沉日军一艘主力舰就行了”,所以他们看到多艘日军大型军舰爆炸起火后,觉得“可以交差了”“已经完成任务了,可以撤退了”,继而有意无意地夸大战果,从而可以名正言顺地结束战斗。)。

遭到美军潜艇群“沉重打击”后,井上成美带着日军舰队顺水推舟地离开了林加延湾,但不是避战,而是按冯圣法和曾以鼎的要求,护送南京军第17师在吕宋岛展开第二轮主力登陆,并且支援第17师登陆成功。麦克阿瑟认为他的潜艇群重创了日军舰队,让日军舰队被迫退出菲律宾战事,实际上,日军舰队的“被迫退出”是冯圣法、曾以鼎和井上成美联合演的戏,冯圣法此举一方面是麻痹美军,让美军误以为他们歼灭登陆林加延湾的中国军队的机会已经到了,另一方面则是对美军进行第二阶段打击,前者是引蛇出洞,后者是釜底抽薪。

“旅座,吕宋岛到了!”张云身边的副旅长吴俊逸指着前方。

张云看了看,果然,远处海平线上出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黑线,渐渐地露出了陆地和山脉的轮廓。“通知弟兄们,准备登陆。”张云吩咐吴俊逸,然后拍了拍井上成美的肩膀,“既然要感谢我们,那就不能只是嘴上说说,等一下让你的舰队对陆地上多轰点炮弹。”

井上成美哑然失笑:“一定,一定。”井上成美在日本军界里属于“亲华派”,所以山本五十六委任他指挥第4舰队协助中国军队攻占菲律宾时,他确实是真诚地、卖力地执行任务,没有跟中国军队搞什么偷工减料、讨价还价之类的伎俩。

南京军第17师在吕宋岛上登陆的地方是奥隆阿波。

林加延湾位于吕宋岛西海岸线上的偏北处,奥隆阿波位于吕宋岛西海岸线上的正中处,这个地方并不是适合登陆,上岸后就是高山密林,奥隆阿波也不是海港,只是海边一个小镇,冯圣法命令第17师在这个奥隆阿波登陆,因为该地正好卡在一个关键点上,奥隆阿波向北一百三十多公里是林加延湾,此时,美军三分之二都在林加延湾一带与第74师交战,只要第17师拿下奥隆阿波并向内陆腹地推进,就能锁死了林加延湾战场上美军向南逃跑的道路,奥隆阿波向南是什么地方呢?就是吕宋岛乃至整个菲律宾的核心所在区:马尼拉、马尼拉湾、巴丹半岛、甲米地,四个地方都非常关键,马尼拉是菲律宾首府,马尼拉湾是吕宋岛最大的出海口,巴丹半岛是美军在吕宋岛上的“最后的防线”“最终的抵抗基地”、“超级军事基地”,这个面积只有1370平方公里的半岛已经被美军修建成了“遍地连环堡垒的、超大的要塞群”,根据可靠情报,麦克阿瑟打算在最后关头把部队全部收缩进巴丹半岛,进行长期的负隅顽抗,至于甲米地,则是美军亚洲舰队的总基地,马尼拉、马尼拉湾、巴丹半岛、甲米地,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上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马尼拉是北京,那么,马尼拉湾就是渤海湾,巴丹半岛就是辽东半岛,甲米地则是山东半岛,四个地方靠得是非常近的,互相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马尼拉湾西面朝海,北南东三面是陆地,巴丹半岛是湾北,甲米地是湾南,马尼拉在湾东岸。

冯圣法心里很清楚,菲律宾虽然是中国军队打,但菲律宾不是给中国打的,这个地方在打下后是要交给日本人的,所以中国军人不能在菲律宾战场上流太多的血,为日本人流血恐怕是中国人最不值得的一件事。基于这个思想,冯圣法下定决心,不让美军逃入巴丹半岛,如果在战事后期,美军残余部队逃入巴丹半岛凭借其在当地苦心经营的碉堡工事进行困兽之斗,中国军队将其彻底消灭、拿下巴丹半岛肯定要流很多血(原先历史上,日军攻占菲律宾花了五个月时间,第一个月拿下了包括马尼拉在内的菲律宾其它地方,剩下四个月都用在了拿下巴丹半岛)。因此,冯圣法命令第17师在巴丹半岛以北三十多公里的奥隆阿波展开登陆,该师共有三个任务,一是堵住美军向南逃跑的道路,特别是堵住美军逃入巴丹半岛的道路(冯圣法没有命令第17师直接登陆巴丹半岛,因为登陆那里等于进行攻坚战,部队伤亡会很大,虽然那里此时美军不多,但工事坚固完善,直接登陆是不明智的),二是配合第74师,南北夹击美军,三是攻占奥隆阿波向东七十多公里的马尼拉,拿下该地共有两个目的,一是震慑美军和菲律宾人的抵抗意志,奠定中国军队拿下菲律宾的政治象征,二是更好地堵截住美军向南逃跑的道路,实际上,第二个目的的价值和意义大大超过第一个。冯圣法是军人,打仗在乎的是军事价值,不在乎什么政治价值,若非因为马尼拉正好位于吕宋岛中南部的蜂腰处,他不会让第17师分兵前去占领那个没什么军事价值的城市,虽然那个城市是菲律宾的首都。

冯圣法的部署是非常正确的,唯一的麻烦是奥隆阿波本身,这个海边小镇并不是适合登陆的地方,上岸后二三公里就是高山密林,在此登陆的第17师必须翻山越岭、穿林渡河,不过,第17师并不畏惧。“困难是用来克服的,不是用来充当借口的”,这是第17师的信条。

奥隆阿波西边的海面上,一艘艘飘扬着太阳旗的艨艟巨舰从容不迫地一字排开,随即,舰队朝着陆地展开了排山倒海的炮击。一时间,当地的菲律宾人都被这幕战争画面给看傻了、惊呆了、吓瘫了,大口径舰炮炮弹威力惊人,落地后山崩石裂、天塌地陷,当炮弹飞到附近山上后,整座山都在剧烈震荡,一片片足球场大的密林在爆炸中灰飞烟灭、化为焦土,气浪犹如由烈火组成的飓风,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更是让镇子里的房屋摇摇晃晃得随时都会倒塌下来,人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被震得失去听力。

“够了!够了!”张云联系上井上成美,“别放炮了!再放,我们上岸后都烫脚!”

井上成美哈哈一笑:“我这不是依你所言,用实际行动表达我对你们的谢意吗?”

由于美菲军在这里几乎没有部署兵力,第17师登陆得轻松顺利无比,至天黑时,全师三万七千余官兵全部上岸,舰队同时还在海边卸载下堆积如山的辎重物资。由于第17师的几位师级主官在林加延湾的中正号重型巡洋舰上,所以第17师第17旅旅长纪鸿儒暂代师长指挥权。海滩上,三位旅长聚在一起,开始分配任务。

“我旅就在这里构建防线,锁死巴丹半岛入口,堵住美军南逃道路;张旅长,你的旅最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和长途奔袭,因此,你的旅立刻向西挺进,去拿下马尼拉,然后控制当地并把那座城市构建出一个据点,配合我旅一起堵住美军南逃道路;刘旅长,你的旅随着张旅长一起向西挺进,负责防御我旅和张旅长之间地带,同时负责随时增援我旅或张旅长的部队。”纪鸿儒指点着地图。

第18旅旅长张云和第19旅旅长刘玉章一起点头:“没问题!”

纪鸿儒微笑着道:“第74师已经传来捷报,他们重创美军,我们也不能落后啊,只要我们师也能完成任务,菲律宾战事在长者半个月短者一星期内就可以结束了,到时候,台湾就能回归了。”

稍微休息并且饱餐一顿后,张云立刻带着第18旅出发,参谋长朝勒门说道:“弟兄们还没有休息呢!现在就出发?太急了吧?”

张云骂道:“一路坐船过来的,又不是跑过来的,累什么累?兵贵神速,懂不懂?美军在马尼拉一带还有一个师呢!要是我们磨磨蹭蹭,美军那个师在马尼拉构建防御防线,我们还怎么拿下马尼拉?”他看了看部队,“我们有什么交通工具吗?”

朝勒门说道:“部队向西直接进入山地,汽车肯定没法用了,坦克也都要留给兄弟部队,自行车同样用不了,只有马匹驮畜能在山地里充当交通工具。”

张云挥挥手:“所有军官都不许骑马,跟士兵一起步行,所有马匹驮畜都用来运输物资,好了,出发吧!”他第一个大步流星地向着前方的崇山峻岭走去。

第18旅的官兵们虽然都希望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但张云下了命令并且张云以身作则地在走路前进,官兵们都打起精神,登山入林,一路向东,挺向目标马尼拉。第18旅翻越的这道山脉叫三描礼士山脉,是吕宋岛中西部的一道火山山脉,北起林加延湾,南至马尼拉湾,延绵一百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最高峰海拔2000多米,山上植被茂盛、森林密布。

三描礼士山脉后来有了一个新名字:“刺刀岭”。

第18旅在由西向东地横穿三描礼士山脉时,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则在由东向西地横穿这道山脉,两支部队在互相不知道的情况下几乎是面对面地开进着。张云之所以让部队不等好好休息就出发,是担心在马尼拉一带的美军陆战一师会退入马尼拉城内抓紧时间修建防御工事,到时候,第18旅展开攻城时就会很困难了,因为第18旅是翻山越岭后抵达马尼拉的,无法携带重型武器,没有坦克,也没有较大口径的火炮,唯一的重火力依靠就是日军轰炸机,但张云不会把部队的胜败生死希望寄托在日本人的身上,“如此疲于奔命地赶路,确实很累,要流很多汗,但这是值得的,现在流的汗越多,等我们进攻马尼拉时流的血就越少”,张云对部下这样说道。

实际上,张云判断错了,因为麦克阿瑟宁可不要马尼拉也要巴丹半岛。

如何打好守卫菲律宾的战事,麦克阿瑟很早前就制定了一份代号“橙色”的作战计划,在这份计划里,美菲军最后的防线和坚持抵抗的基地是巴丹半岛,而不是马尼拉,麦克阿瑟从来没打算要在马尼拉打一场城市防御战,他已经决定好,如果敌军兵临马尼拉城下,他会说服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路易・奎松宣布马尼拉是“不设防城市”,让敌军和平占领从而避免马尼拉城市和马尼拉居民遭到战火荼毒,至于美菲军最后的部队,则会退到易守难攻的巴丹半岛进行背水一战。战前,美菲军就在巴丹半岛上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的碉堡、要塞、工事,挖掘了大量的坑道、堑壕、陷阱,并且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辎重物资、粮食药品,光是粮食,就足够五万多人吃半年。麦克阿瑟曾在巡视巴丹半岛时声称“只要半岛上有一万美国军人,哪怕孤立无援,也能抵挡三十万以上敌军持续一年甚至更久的攻击”(麦克阿瑟此话也不算吹嘘,因为在原先历史上,日军确实费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才拿下了巴丹半岛)。不过,正因为把巴丹半岛定为最终防线,所以麦克阿瑟根本没考虑过在马尼拉修建城防工事,美军把时间、人力、材料都用于经营巴丹半岛,以至于马尼拉此时是非常空虚的,没有战壕,没有工事,美菲军假如真在马尼拉进行抵抗,战斗爆发后交战双方直接就打巷战。

林加延湾战斗结束后,麦克阿瑟在精神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原先他整个人总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充满一种由内而外的高度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因为他是真的深信不疑,自己的部队可以在菲律宾战场上坚持很久,美国本土的援助也很快就会到来,他绝不是在自欺欺人,可是,林加延湾战斗让他从一种自我催眠般的乐观情绪中受到了当头棒喝般的惊醒,他醍醐灌顶、如梦初醒,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乐观其实是很盲目的,第一次发现敌我实力差距其实是如此之大,第一次发现菲军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美军也是同样的战斗力低下,至于敌人,实力和战斗力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明白这些冷酷但却无法不承认的事实后,麦克阿瑟陷入了泥潭般的痛苦、悔恨、惶恐中,整个人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气色灰暗,并且神情憔悴、容貌枯槁,但是,这种喷泉般的负面情绪并没有把他打垮。麦克阿瑟固然有很多缺点,比如自大、傲慢、虚荣,但他的优点也很明显,比如坚毅。麦克阿瑟是一个意志坚毅的人,他不会轻易认输,即便南京军给他的实力和精神都造成重大打击,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在稳住心神后,他认真而积极地策划着下一步的战事,根据他的原计划:美菲军先在吕宋岛的广大地域内坚持抵抗三个月,消耗掉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实在迫不得已了,全军退入巴丹半岛,再坚持半年以上,这样,前后足足九个月时间,足以等来美国本土的援兵和援助,但实际情况是:美菲军在跟中国军队交战短短几天后就被对方一举消灭了一半多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再打下去了,所以,巴丹半岛就是美菲军最后的抵抗防线,也是麦克阿瑟最后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