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红楼意难忘>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1 / 2)

红楼意难忘 Aaron 更新时间 2019-09-27

 话说那日黛玉遇到了甄家的人,忙地就躲到了一边。虽然那几个嬷嬷是见过黛玉的,但是黛玉走得匆忙,几个嬷嬷便以为是贾府的其他小姐。话说这甄家上贾府来是为了托付贾府保管一批财产,原来自从黛玉进了贾府之后,这林如海便没了上面后顾之忧,接连上了几个秘折,将甄家这几十年在江南地界所做之事一一上奏,虽然圣上尚无旨意,但是甄家几个门生俱被革职查办,虽未动及甄家的胫骨,但是甄士陬也不得不开始布置后路。这甄家与贾府并那王家世代交好,便托了几个嬷嬷来寻了王夫人。王夫人本是个菩萨心肠的人,见甄家如此苦求,便应了下来。而那王熙凤则是看到甄家封上的几十万两白银,待那些嬷嬷走了之后,王熙凤淡淡地说:“太太,这银子?”

王夫人看了几眼银票,念了声佛道:“我们家与那甄家本就是世交,还真羡慕他家的银子么?这银子也别送到官中去了,就放在我这保存吧。若是那甄家过了此劫,我们便把银子还回去,这方是正理。”

见王夫人如此说,王熙凤只得悻悻地应了下来。王夫人知官中最近银子吃紧,叹了口气,“我也知你持家不易,这样吧,我这里还有些体己银子,你放到官中账上吧。”

“这如何使得!”王熙凤连忙将王夫人递上的银票推了回来,“太太的银子是太太的银子,断无因为官中账上吃紧就让太太垫钱的理儿,媳妇儿这大不了再紧一紧,等入秋庄子收益上来了便好了。”

见王熙凤如何都不肯收这银子,王夫人便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不肯收我就留下,如若银子不够使,就打发人上我这来取。”

这边且不说甄家上贾府安排后路,但是那薛宝钗的采女资格到底是被撂了牌子。这薛姨妈在家唉声叹气,王夫人少不得陪着自己的妹妹叹息。

“妹妹不要难过,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夫人劝慰道。

薛姨妈强颜欢笑道:“姐姐也不用安慰了,想我那宝丫头也是薄福的,原本还妄想她进了宫替薛家争一口气,到底是被撂了牌子。我也不用在痴心妄想什么了,但求有个好人家吧。”

王夫人知道自家妹妹是想联姻,便笑道:“妹妹若不嫌弃,你看那宝玉如何?”

“这如何使得?”薛姨妈故意推辞道,“我家宝丫头愚笨,怕配不上宝玉吧?”

“妹妹这话说得!”王夫人板起脸道,“我看是我家宝玉高攀了,希望宝丫头别嫌弃我家宝玉不务正业就好。”

王夫人与薛姨妈在一边厢房里说话,薛宝钗在后面听得真切。原本薛宝钗便是个心高的女子,一心想进了那皇城。她并非贪图了皇家的富贵,只是她觉得凭借她的才学与样貌,定要在那汗青上留下自己的名号。如今被少府监的撂了牌子,自然连进宫让贵人挑选的资格都没了,心高气傲的她何曾想到自己如此。便不由得在这边厢房里闷闷不乐。

那莺儿见自家姑娘的神色,如何不晓得姑娘心事。只是这事确实让姑娘心烦,少府监的文书上写着罢黜采女资格是因为“薛家治家不严”,想来便知是薛家大爷的事情让宫里的贵人晓得了,于是就免了自家姑娘的采女资格。

莺儿端上一杯茶水道:“姑娘也别神伤了,我也听闻那宫里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姑娘远了也好。过上几年,待姑娘大了,还怕没什么富贵公子来求姻缘么?”

见自己心事被说破,宝钗脸上一红。啐道:“你这丫头浑说什么呢!”

莺儿见姑娘脸色好了,笑道:“罢了罢了,姑娘的心思还是姑娘好生去想好了。”

“唉,你也别取笑我了。”宝钗淡淡地道,“我也知宫中不是寻常人能待的地方,只是薛家一脉总不能见着败在我大哥手上吧?”

莺儿是那薛家的家生子,自然不希望看到薛家败落。“姑娘也别烦心了,以后就希望太太替姑娘寻个好人家,到时就希望姑娘的夫家能帮衬点吧。”

宝钗想了想,“罢了,这事也不是我们姑娘家该操心的。我这边有点犯咳,那冷香丸可还在?寻一颗与我吃了罢。”

莺儿忙得去寻了药,端上一杯水。“姑娘也是,身体方好些就不肯吃药。”

宝钗吞下药丸,道:“如若能不吃药我便不想吃那药,你又不是不知,每次吃完药我就觉得我心凉了许多,也不耐动,真不知何时就被那阎王老子拘了去了。”说罢,宝钗眼中滚下几颗泪珠。

莺儿慌了,忙安慰道:“姑娘是怎么说话的?那和尚说了,这病虽难好但是却不妨事的。病发的时候,吃几粒药便没事了。就算不吃药也断无性命之虞,姑娘莫想岔了。”

宝钗知道自己失态,便笑道:“没事,只是有些气恼罢了。”

莺儿见宝钗神色如常,便放下了心。

过了几日,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探望宝钗。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的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看我,快上炕来坐着吧。”一边命人倒热热的茶来。

宝玉因问:“薛哥哥不在家?”

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忙得不得了,那里肯在家一日。”

宝玉道:“姐姐身体可好了?”

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她。她在里间不是?你去瞧她,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

宝玉听说,便下了坑进了里间。这日,宝钗与莺儿正做着针线活,见宝玉来了,莺儿忙将针线等物收了起来。宝玉见宝钗虽有些清减,但精神已不错,想来也是大好了。

宝玉笑道:“姐姐忙些什么呢?”

宝钗道:“一些女孩子的针线活罢了。这几日因为躺下了,耽误了点功夫,便想着补回来。”

“姐姐何苦呢?”宝玉叹道,“何不趁着机会休养下,没事做这些费心的事情干甚?”

“对了,你那玉呢?”宝钗岔开了话,“我身边几个小丫鬟说想看看,如何?”

“姐姐既然说了,又有何不可呢?”宝玉笑盈盈地解下了那玉,递给了宝钗。

宝钗托了,与那莺儿看了起来。莺儿笑道:“这玉上的话语姑娘那物事上的话倒是一对。”

“哦,是何物事?”宝玉起了心思,忙问道。

“是个癞头和尚给的两句话,说是要弄在金器上。”莺儿说话间便将那金项圈递了过来。

宝玉一看,自己的玉石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宝钗的项圈上则錾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一看,心里着实高兴。“姐姐这璎珞还真是有趣。”

宝钗并不以为然,道:“不过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

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

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也给我一丸尝尝。”

宝钗笑道:“又胡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两人正说话间,一人掀开了门帘。宝钗一看,正是黛玉带着紫鹃并锦雯赶了过来,宝钗忙让了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