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1926之崛起>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抗战东北江桥大捷(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抗战东北江桥大捷(一)(2 / 2)

1926之崛起 深蓝2000 更新时间 2021-07-15

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东北,部队的机动能力要想得到保障,马匹是离不开的。所以宋哲武又带来了10000匹战马,加上催不青带来的东北军马场的5000匹军马,东抗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多匹战马。</p>

因为东抗以后的主要作战地区是在黑龙江,少不了要和黑龙江的东北军打交道,梁忠甲以前是东北军第十五旅旅长,和东北军将领较熟悉,有梁忠甲在,有利于联合作战。</p>

其实,宋哲武调梁忠甲来东北,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p>

梁忠甲曾经做过旅长的十五旅,十五旅就是现在的黑龙江苏炳文第二旅,宋哲武是抱着以后把苏炳文旅拉过来的念头。</p>

马占山的参谋长石兰斌,是奉马占山的命令,到兴安屯垦区来收拢兴安屯垦区的部队的,可是当他赶到兴安屯垦区时,关玉衡已经把部队拉走了。石兰斌只好又追到五叉沟。</p>

让石兰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五叉沟不仅知道了关玉衡等人加入了第四路军的东抗,部队得到第四路军的大量武器弹药的支持,扩编迅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黑龙江的东北军,收编已经不可能。而且,他竟然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第四路军的掌门人宋哲武。</p>

对于石兰斌的到来,宋哲武也很高兴。宋哲武很想利用现在日军在东北兵力不足的弱点,以齐齐哈尔为诱饵,在松嫩平原给骄横的关东军一个狠狠的教训。进而把东北民众的抗战热情挑到极致。</p>

所以,宋哲武借机以想和马占山联合作战,共同抗日保卫黑龙江的名义,要去齐齐哈尔走一趟,见见这位在他前世很有名的抗日英雄。</p>

陪同宋哲武一起去齐齐哈尔的还有梁忠甲和齐兴亚,有他们两人,和齐齐哈尔东北军的联络会更方便。</p>

在谷口,宋哲武笑着对关玉衡、苑崇古、张毓龙等人道:“好啦,不要再送了,难道你们都想要跟我一起去齐齐哈尔?”</p>

“我们倒是真想和总司令一起去齐齐哈尔,只是丢下这些部队,我们可不放心。”</p>

苑崇古在几人中年纪最大,当先笑着回答。</p>

苑崇古、张毓龙、关玉衡几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手下的兴安屯垦区部队原来只有几千人,军衔也只是上校,官职不过是团长,现在他们不仅每人都升为少将师长,每人手下更有两万多人的部队。而武器更是看得让他们眼花缭乱,装备比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也差不了多少,堪称兵强马壮。</p>

要知道,任何有一点进取心的军人,都衷心希望自己有一支精悍的部队!这如何能不让他们高兴。</p>

尤其是,从这些天来看,不仅韩光第、梁忠甲没有拿他们当外人,就是宋哲武也没有一点点轻视他们,这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现在他们都憋足了劲,下决心要努力训练部队,来日好和小鬼子好好大干一场。</p>

宋哲武满意地点点头道:“是啊,这些部队我可是交给你们了,能否练好可就全看你们的了。”</p>

说完,宋哲武挥挥手道:“好啦,就送到这里吧,我会很快回来的。”</p>

宋哲武去齐齐哈尔,只带了一个警卫营和罗虎亲自带领的一个特战小队。一行人虽然全都骑马,可在半尺厚的雪原上,还是足足跑了两天,在第三日的中午,才赶到齐齐哈尔郊外。</p>

齐齐哈尔,不是中原汉族的称谓,契丹人建辽时,这里设有济沁哨卡,“齐齐”是济沁的谐音,由济沁河得名,“哈尔”是“哈日”,在古契丹语中有阻挡、防守之意。金代女真语称齐齐哈尔庞葛,元代蒙古别茄尔。清代称呼较乱,达斡尔语称为奇奇嘎热,或者习气哈克,奇察哈喱、喜扎嘎日等谐音,以及满语哲陈嘎拉。这些称呼皆含有边疆、边境之意,或有天然牧场之说。</p>

1691年拟建齐齐哈尔城时,原定城址在嫩江右岸的齐齐哈尔屯,并请旨恩准,后来觉得其与江东驿站隔江相望,交通十分不便,实际将城改建在驿站地——卜奎屯,城名仍叫齐齐哈尔。</p>

得到消息的马占山亲率黑龙江主要军政官员以及知名文人绅士,还有自发赶来的上千名齐齐哈尔的学生们,在齐齐哈尔西面20多里的小村梅里斯迎接宋哲武。</p>

看似热情,其实宋哲武一到,马占山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