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泥石流1> 1980卷5:好人上三线 为国把身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0卷5:好人上三线 为国把身献(2 / 2)

泥石流1 真胡严 更新时间 2023-01-14

不会游的,三天也都会了,这事张为民最在行,他一教就会,三分钟见效。

他俩先弄来一棵毛竹,一头用绳子拴住,选择了一块只有齐腰的水域,把砍好的大毛竹一头用绳子固定在堤岸上,想学游水的,只要把下巴放在毛竹上,手脚自由运动,聪明的人一下就掌握了平衡手脚的技巧,接受能力差点的,也不过三分钟就会了。张为民说,人天生就会游泳,是因为慌张,结果自己把自己给弄死的。游泳的实质,就是下水后不慌张,就会游泳了。

也是因为此事,很多人都叫他张师傅。

那时6806厂里晚上自己用柴油机发电,到十点就停电,大家都备有煤油灯。既没有电影,也没有民收音机,更没有电视,几乎与外界隔绝。只的广播能让大家知道一些时事和世事。

晚上要上课要学习,就要弄到九点十点。当时情况特殊,工作任务重,因此晚上学习一般不会很晚。

晚上,到黑黝黝的湖边坐坐,成了大家唯一的爱好和选择,偶尔的船路过,那一缕灯光仿佛都令人感到温暖。

背面是驴山山脉的余脉,除了听到偶尔的狼嗥,还有不知名的鸟叫,便是一片死寂,令人望而却步。

就那时的条件,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企业盖一座餐厅。不管天好天坏,大家都是在竹棚里或露天就餐。虽然员工都来自城市的多,好在那时都有一股子革命干劲和革命热情,没有人愿意叫苦叫累的,站着吃个饭,也是习以为常的事。

有时连吃连聊工作,或者蹲成一圈,或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的就把饭吃完了。

大家几乎每天都要参加繁重的基建劳动,抬沙子,抬水泥,抬砖头,卸运机器设备等。上至军代表下至普通学工都参与到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大家都希望早点投产,早点出效益,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中到夜里九十点。

喝水都是用毛竹劈开,从山上引泉水到水缸里饮用,纯天然的山泉一沉淀不用过滤。夏天还当冰水喝,每个班组都有一名工人专门负责饮水供应。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不少人动摇了,有的人甚至又哭又闹,要求放弃工作回家。

为此,厂里的领导耐心地给大家做工作,还开了一次誓师大会,号召大家“热血青春献国防,扎根三线报答党”。

6806厂刘政委是一个老红军,他常说年轻人要有梦想,年轻人的梦想就是要建设伟大富强的祖国。他常用他爬雪山、过草地、打鬼子、打国民党反动派那艰苦卓绝的亲身经历,教育大家要坚强乐观,克服困难,适应环境,用自己的汗水,建设好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

他常常教育这些学生工,一定要记住伟人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他说,如何对得起党和希望,不吃得一身苦,如何成得了人。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我们吃过草,吃过皮带,吃过观音土,也就是做瓷器的瓷土,那时有糠吃,都是好的,孩子们呐,同志们呐!现在这样的生活还叫什么苦!”

许多人都听得流泪,刘政委是这样说,他是这样做。他每天的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从来没有什么官架子。

慢慢的,这些学生娃也都给他感染了,再也不闹情绪了。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围着刘政委转。

1972年,刘政委为救落水的群众,不幸牺牲,他没有亲人,组织上安排把他安葬在6806厂革命烈士灵园。

灵园,灵魂长存,精神长存的家园。灵园是是李长生的提议,他认为这应该是革命烈士灵魂安歇的乐园,陵园,一股死气,让人心情压㧕。灵园就不一样,赋于了生命力,大家也觉得很有诗意,比陵园浪漫,便欣然采用了灵园二字。

每当走过烈士灵园,朱先进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增强了一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

就是这样一片不毛之地,仅仅用了一年零八个,顺利建成投产,日产棉布三百多米的工厂。那时都是半自动络纱机和无梭织机,工艺是当时领先水平。主要工艺是把经纱做成织轴、把纬纱做成纡子的织前准备、纡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筒子,成筒、织造和织坯整理三个部分。生产的布匹主供福州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等服装生产基地。

6806建厂投产验收成功的时候,全厂职工一人发了一个搪瓷水杯,上面印有“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几个大字,是伟人的手书体。下面有一项小字6806厂建成投产成功纪念。

投产时,工厂厂部叫营部了,分八个连,所谓的连也就是现在的车间,当时一律以连队冠名,体现出其军事化管理。营长胡兴华。

一连是负责生产调度,连长李长生,上海来的援建干部,;

二连机修车间,负责车床和设备维修,连长何团结,开厂元老。

三连是棉处理车间,负责洗毛和分拣车间,将粗细羊毛分开,连长熊雪英,援建来厂的技术员。

四连是纱处理车间负责机器洗毛、弹毛、织毛线,连长熊钟,退伍来厂的转业干部。

五连是织造车间,负责布匹织造等,连长洪英英,纺织技校分配来厂。

六连后整理车间,连长文学智,顶替她母亲的替来厂的。

七连是物管连,负责物料采购、发放、产品收集与发放,连长张华,江西工业大学毕业分配来厂;

八连是后勤连。负责生活后勤保障,连长李良,基层工人出身,退伍分配来厂的。

各车间所在的位置,都是以工序先后经过科学规划安排好的,以减少厂内运输的劳力浪费。没有什么重复劳动,没有什么重复搬运、没有仓储压力,一切都符合劳动效率优先法。在那个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先进生产线。

这些骨干,多是进了城,剩下的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进城,就像朝圣的路,总是熙熙攘攘的。<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