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四十五章 大失所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大失所望(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就在青龙帮还在手忙脚乱的当儿,武植一行紧赶慢赶,两艘船在众船工的努力下,终于在天刚黑时抵达了尉氏县,驶进了尉氏县码头。

停船靠岸,月亮还没有出来,夜幕降临,周围码头上和河岸上的灯火稀疏,很是暗淡,此时想卸货下船显然是不可能了。无奈之下,为了以防万一,武植只好吩咐众人就在船上过夜,等明日再下船上岸。

马老二好和马老三对尉氏县也是熟门熟路,在马老二的指引下,大虎和二虎就在附近的一个名叫“宋楼”的酒肆里定了足够的饭菜,叫伙计打包给送到船上来,两船人又在一起吃了顿热闹的晚餐。菜肴很是鲜美可口,这让众人欣喜若狂,除了武植家人外,众人对武植的大方也很是感动。

到了尉氏县,就相当于来到了青龙帮的大本营,武植和武修等知晓内情的六个人还是觉得有点忐忑不安,深怕半夜又会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来。于是,照着昨晚的模式,等众人吃完晚餐,确认不再有人需要下船上码头后,马老二和马老三便很自觉的把船从码头上移开,远离河岸,抛锚停泊在河中间过夜。武植也照旧行事,与大虎、二虎一起,轮流守夜放哨。

可武植等众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青龙帮已经乱了套,阴云密布,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去探查有没有陌生的客商来到尉氏县,更没有了要去劫掠一番的心思。

一夜相安无事!

天刚蒙蒙亮,清风送爽,鸟啼虫鸣,赶早的行人让尉氏县热闹了起来,车轱辘声、摇橹声、卸货装船声、吆喝卖糕点早餐声此起彼伏。

武植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揉了揉有点酸疼的眼睛,缓缓起身下榻,走到船舱门窗前往外看,天已大亮了,河面氲氤,如诗如画。

武植定定地看着窗外,心中却很是奇怪:“这个青龙帮到底在搞什么鬼?敢在几十里外的朱仙镇拦截堵杀,竟没有在自家大本营里设伏拦截,真是奇哉怪哉!”

他还不知道,人家正在犯愁呢。

洗漱过后,吃过早点,武植就把众人给召集起来,开始指挥大家卸货下船,不管妇孺老幼,所有人都自觉自发地过来帮忙了。很快,所有的坛坛罐罐和众多行礼都给搬下了船,几乎堆满了整个码头,码头上和两岸大街上的人们很是惊奇,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这是实实在在的大搬家啊!

付给马老二和马老三足够的船费后,武植和众人一起动手,把东西装上马车,问了个路人,得知县衙所在后,就往县衙赶去。东西太多,只能分好几趟装车运送,直到把所有的东西搬到县衙侧门前时,已到午时了。

坛坛罐罐堆积在县衙侧门前,蔚为壮观,又引来了过路行人的阵阵围观,指指点点。守在县衙大门两侧的两个衙役也是疑惑惊奇,窃窃私语。但他们也不敢驱赶武植等人,因为武植把东西都堆积在县衙门前的右侧靠墙边,并不影响行人和衙役们的进出,他们也不好干涉。

待所有的人和财物全部来到县衙前,武植让大家先待在原地等候,然后他从身上拿出调令和任命书,大踏步朝县衙大门走去。

只见,尉氏县衙坐北朝南,大门面阔三间,门楼状,悬山顶。大门前留着一大块空地,西侧是宣诏亭,东侧是颁春亭。大门两侧各自耸立着一座石台,台上各自镇着一只辟邪石狮子,威严雄壮。大门两侧楹联云: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巍峨的县衙大门牌匾高挂,手书的“尉氏縣署”四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靠后门牌下还悬挂着一块小一点的牌匾,上面手书着“勤政愛民”四个鎏金大字,也颇有气势。大门外右手边还放置着一个硕大的鸣冤鼓。

“你谁啊?怎么敢乱闯县衙?”两个衙役见到武植大大咧咧地意图走进大门,连忙上前拦住他,呵斥道。

“哦!我是你们新来的县令,今日上任来了。烦请你们带个路吧。”武植扬了扬手中的调令和任命书,不慌不忙的说道。

“你是我们新来的知县老爷?”两个衙役看着年纪轻轻的武植,不敢置信,待接过武植手上的东西一看,俩人愣住了,这确实是朝廷调令和官员任命书,白纸黑字,上面还盖着朝廷吏部的大红官印!

“我可以进去了吗?”见到俩人还在走神,武植有点不悦,沉声说道。

“啊?!”俩人终于反应过来,忙不迭地点点头,诚惶诚恐的恭声应道:“老爷请!”

武植快速从他们手上拿走调令和任命书,就径直踏进县衙大门,俩人连忙紧随其后,指引他往大堂走。

走进大门,一面巨大的戒石壁横亘在武植的眼前,上面镌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苍劲大字。绕过戒石壁,眼前豁然开朗,宽大的小广场四周,建筑林立,再往北就是大厅、二堂及内衙院落;其东面是县丞厅、主簿厅及粮厅;西面是县尉厅、皂吏房,各厅堂院落中间夹杂着各式各样的堂、亭及回廊。

“知县老爷来了!知县老爷来了!”待武植走到大厅前,其中的一名衙役就扯开嗓子大声叫唤起来,一下子就把衙署内正在办公的众衙役们给惊动了,纷纷跑出房间来查看一二。

见到来人是个年纪轻轻的公子,大家都不禁狐疑,以为两个同伴是在开玩笑,均不以为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可也不敢高声质疑,祸从口出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