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不是数额太大了?”
“不!不……好吧!好吧……一切都是合法,请您把存折拿出吧。按照规定您能够取出五千卢布。”
“还有我的妻子。”说着,杨明志示意安静的杨桃起身。
空袭来的太突然,给予各个银行网点的应对时间非常短暂。这一网点有一个大型地下金库,成捆的钞票和少量黄金就放在地下,大量的纸质账簿也和它们存放一起。金库恍若地堡,还用铅板拼成了加固加固。一切操作只为卢布和金卢布的绝对安全。
然而还是有大量钞票和账簿放在地上,空袭警报之下,职员们就是要用非常有限的时间,尽量将装有账簿的箱子往地下般。
爆轰的剧烈震动导致所有玻璃粉碎,那可是如同子弹飞溅的玻璃碎片!好在灾难发生时,气喘吁吁的职员们都钻到了地下金库躲过一劫。
空袭之后,整个城市开始自救,银行系统也是如此。这个网点就是全体职员的一切,他们连夜工作,清扫杂物,清点损坏的器物,竭力止损。万幸的事,所有的账簿完好无损。只有柜台的抽屉大部分被震碎,里面为收拢的钞票和玻璃碎片混在一起铺满一地。
主任将厚厚的钞票交付给杨明志,又悲哀的将这一切的遭遇说出来。
“但是,即便这样你们还是会工作的。无论遭遇怎样的袭击,你们作为城市的服务部门,会第一时间恢复工作。因为你们知道,如果因为袭击而暂停工作,敌人就真的达成目的了。”
杨明志的话很是朴素但说到了所有职员的心里。
“您说的太对,所以我们照常营业。哪怕这栋楼半坍塌,我们也会在废墟中继续营业。只要敌人不会炸毁我们的地下金库,我们就能继续营业。”
两双大手握在一起,目睹了街道上发生的,还有这银行发生的,杨明志是动了真情:“同志,你们继续工作。当人民看到银行继续营业,他们就将相信自己存的钱依旧有保障。”
战争时期钱财有保障又有何用呢?
苏联关系国计民生的物价一直在涨价,老百姓的日常吃喝用度,只能严格按照战事配给制。苏联认为自己的配给制证明了自身体制的优越性。至于物资涨价的本源,大部分原因是来自当局故意提高物价,次级原因则在于卢布钞票的滥发。
工人的工资开始罕见的增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突然提升,不过人们也很快发现,自己增加了收入,物价涨得更厉害。
而苏联的敌人德国呢?德国也在搞配给制,也在超发货币。和苏联有所不同的是,小胡子当局可没有官方的将诸如食品的价格抬高数倍,仅就1942年九月,一切的经济活动还是遵循着市场规律。之所以德国还能暂时维持,几乎就是依赖尚且存在着的战争红利。
不过就时局来看,德国的战时经济模式正在加速恶化,全面的经济管控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到了那一时期,如日总天的帝国,也注定了将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杨明志是完全同意战时军事管控的,自己和妻子一共取了一万卢布,他相信,敢于这么做的苏联公民必然寥寥无几。那些高级官员,即便国家再困难,至少他们的吃穿用度不必发愁,一切由国家报销了。
军人就更不犯愁了,各个战场指挥作战的高级将领,有谁要为自己的生活买单呢?
杨明志很清楚,仅就吃饭、穿衣还有住房的问题,他因为是中将,享受着苏联赐予的近乎免费的待遇。不过还有许多事是需要用现金操作,以一万卢布的巨款傍身,万一遇到什么事就好办了!
所谓能用钱解决的事还算是事吗?如若真的遇到这类麻烦,怕是五六百卢布就摆平了。
新西伯利亚是未知是所在,昔日自己奔赴白俄罗斯,火车经过那座城市根本就没停过。
他成了法理上的苏联公民,灵魂依然是中国的,生活习惯于三观是无法改变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总是要面临灾难,干旱、洪涝、台风,乃至残酷的战争。五花八门的灾难经历的太多,人们几乎骨子里都明白,平常时多囤积粮食,多埋些银子,荒年时候足够保命。
有种理论更是认为,明末的连续自然灾害迫使全国老百姓囤积白银,大量银子埋在地下,就导致了明末的“银荒”,进一步恶化了全国经济,摧毁了国家财政。且不论这个理论是否合理,后世的新中国,确实是全世界大国中,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杨明志夫妇一口气取出一万卢布先进,据悉是用作日常消费,在银行网点一票劫后余生的职员看来可谓匪夷所思的疯狂行为。因为物价涨得再厉害,工人的工资普遍涨到了五百卢布,这比战前已经涨了两三倍了!将军倒好,一口气取走了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
杨明志把钱揣在大衣里,他还需抓紧时间去照相馆看看。
他不知道的是,这番刚刚上了被咋的很不雅观的轿车,后脚,一名换成普通人打扮的银行职员,带着自己上司的书信,骑着自行车就向着总行狂飙,只为报告:别列科夫将军夫妇突击取了一万卢布,用处不详。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轿车继而直奔照相馆。
“但愿,空袭之后那一带一切平安。”
杨明志这么幻想的,事实又如何能像他的幻想呢?
照相馆玻璃全被震碎,内部的器物倒了许多。固执的馆长命令自己的职员,在警报开始响起的时候狂奔去最近的地铁站躲避,而他坚决的留在暗室中,抓紧时间抢救财物。
待洗的交卷被扔进铁盒,已经洗出来的照片统统搜集起来。最后,他抱着一个大盒子蜷缩在木桌下,硬生生忍过了轰炸。
照相馆还是遭遇很大损失,因为警报响起时,暗室的冲洗工作还在进行着。时间真是太紧迫了,那一池子显影剂,因为池子被震碎而全部洒出来,根本无时间回收。
损失了大部分显影剂,照相馆以后的工作面临巨大困难,洗照片的效率降低严重。
城市遭遇轰炸,馆长和所有人一样悲愤,但生活还要继续,工作不能听。也许一天后,那些顾客还会来取照片。抱着这种态度,他将临时收起来的湿漉漉的照片继续晾晒,尤其是那张硕大的照片,它必须晾晒干净。因为,它属于一个将军。
杨明志乘着前来着实吓了馆长一条,也令他长舒一口气。
“将军,谢天谢地,轰炸的时候您平安无事!”
“当然,听到警报我抓紧时间就进地铁了,我真是幸运。”
谈笑间,杨明志能看得出照相馆被空袭波及,包括馆长在内,其他职员也面露疲态。
一番简短的攀谈,一个被绳子细着的纸卷,馆长亲手将其奉上。
“非常抱歉,如果您下午来,我还有时间装裱。既然您到了,正好您可以先看看原件。”
杨明志点点头:“你们真是兢兢业业。”
旋即,纸卷被打开了。
黑白照片,后世总是将它用于葬礼上。一想到这儿,杨明志突然觉得有些不适。再仔细寻思一个,在1942年就不用抱怨苏联人不能普及高级照相技术了。
彩色照片在这一时代,不但成本很高,且设备也非常稀少。
而家用照相机的普及,照相技术的全面革新,这要等到五十年代了!苏联这方面底子本来就薄弱,照相馆能搞出大幅黑白照片,已经属于高科技!
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很好,我就收下它了。”
“且慢!将军同志……”
“装裱?不了,今天下午我就要离开莫斯科,我只想拿着相纸离开。”说着,又掏出一百卢布钞票,塞了过去。“您拿着吧,感谢您轰炸时还能坚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