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童贯、梁师成、李彦乃是当朝三大权阉,是吾之家臣,吾宠重尔等是不国不君、祸乱朝堂。
太监这个群体,先不去说他们的忠奸好坏,但他们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懂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是无所不能,有甚者更是权倾朝野,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历史上荒淫变态的太监频见于史籍。太监远在周代便已出现在深宫内庭之中,服侍帝王及其家族,到了东汉、昌、楚三代,已发展成为皇权卵翼下祸国殃民的一股特殊势力。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太监,多数是祸国殃民的奸臣,是导致王朝覆灭的不安定因素。
如秦之赵高、东汉张让、大昌高力士、秦楚李辅国,诛杀异己,指鹿为马,独霸朝纲,权倾天下,阿谀奉迎、翻云覆雨,王朝覆灭正因他们而起。
哼,意思是联用了梁师成、童贯他们几个就会亡国呗,好大一顶帽子扣下来,好怕哦。这几位乃是联之家臣,与尔等府中仆从何异?早年祖宗有诏,王公卿相、庶民百姓家中合该仆婢几人可是有定数的,可尔等可奉诏照办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荒谬。联乃一国之君,莫非用几个身边信的过的人为联分忧解难也需尔等批准?君君臣臣,若不然,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好吧,傲娇的皇帝陛下不甘当“傀儡”了,誓要当家做主焕发新生。
矛盾不止君臣这一点,同样重要的还有士庶之间的冲突。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重要选官制度,只看背景,不讲德才,是那个时代选人用人的主流标签,又称九品官人法。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行状和、定品。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着过多弊病,在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政治上纷乱不已,阶级矛盾尖锐,道德风尚败坏,这一切也同它的实行是有密切关系的。
自昌以来,废九品中正制而以科举选士,似乎缓解了士庶矛盾,但这只是表象。
不论何时何地,社会始终是不公的,所谓的公平只是相对而言。阶级,一直存在,只是当阶级差距拉大到低阶人民无法接受时,便会引发暴力对抗。
一边不食肉靡,一边食不果腹,会不产生矛盾冲突?
当然,像方腊、杨幺这种人之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乃是多方面因素促成,开初只想着让自己及家人过得舒心惬意些,还真没多少权利掌控欲,慢慢的便被“民意”裹挟不得不一步一步向前。嗯,没有后退可言。
罪犯之所以犯罪,既有主观能动,且有客观被动。孰是孰非自有定论,也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原谅,做错了事就得接受惩罚,没有任何条件可谈。
官匪历来站在对立面,士庶何尝不是?
讲真,某个时刻,作为文人的冯过甚至以此为耻。太平盛世倒还罢了,乱世时文人价值大抵只能是动动嘴皮子了——呵呵,唾液淹死敌人。
瞧着那伙堪比难民的“义军”乱哄哄杂乱无章的举动,冯过也是醉了。一支军队想要与“强”字挨边,令行禁止是首要条件,唯有统一的思想与行动、严守军纪军规,方能不断提升战斗力。
不过,都说乱拳打死老师傅,“大圣天子义军”这一番神操作还真让追兵投鼠忌器,只将书院围了起来,不敢轻举妄动。
英宣便似得胜将军般桀桀怪笑,嚷嚷着让人去整治些吃食来,丝毫不将追兵放在眼里。
书院外松林前,一青年将领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神色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