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周襄王即位的第一年,将春祭的胙肉赏赐给齐桓公。
这胙肉,也写成祚肉,就是大周天子用于祭祀的肉,在周朝时,等级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天子祭祀,用的是太牢,就是猪牛羊各一只,用鼎煮熟,整头上祭。
祭祀完成后,天子分胙,就是把胙肉分给宗族、大臣和诸侯,能够得到天子胙肉,是很高的荣誉。这在当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周天子祭祀宗庙,祖宗得血食,后人分祚散福,引申为国家延续的意思,只有统治继续,这种祭祀才能继续,所以后世也将国运称为国祚。
齐桓公事先就听说周襄王姬郑要赏赐自己胙肉,为了彰显天子对自己的恩宠,齐桓公又召集诸侯们举行了一次盟会,这次盟会的地点选在葵丘,历史上称为葵丘之会。
看来,这爱开会的习惯,就是从齐桓公这儿开始的。
在去葵丘的路上,齐桓公和管仲就谈论起周王室继承人的事情,感叹已经有几次因为继承人不明确或者是庶子幼子受宠,而导致祸乱。
还有其他的诸侯国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管仲就对齐桓公说“主上,别光顾着说别人家的事,说到这继承人的事情,主上您也该好好考虑一下咱们齐国的继承人问题了。
如今,您可都还没册封世子呢,您可得趁着现在身体康健的时候,早点把这事定下来,拖不得了,再拖,恐怕要拖出事端来了。”
说到自己齐国的继承人,齐桓公也是很头疼的事,就对管仲说“仲父呀,这个事我也很犹豫呢,你看啊,我这六个儿子,都是庶出,没有一个嫡子。
老大无亏是大卫姬生的,仲父你也知道,大卫姬陪伴我很久了,我以前也对大卫姬说过,要立无亏做世子,而且易牙和竖貂二人也时不时地说无亏是个好孩子;
老二子元,是小卫姬生的,这孩子从小就文文弱弱的;
老三子昭,是郑姬所生,这倒是个贤德的好孩子,彬彬有礼,仁爱宽厚,要是把齐国交到他手上,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老四子潘、老五商人、老六子雍也都各有千秋。
在下面的几个孩子年龄还小,就先不考虑,就说这六个成年的儿子吧,到底选哪个,我还是举棋不定。
有时候觉得应该立长,选老大无亏,有时候又觉得应该立贤,选老三子昭,仲父,你的意见呢?”
见齐桓公如此犹豫不决,管仲知道肯定是易牙、竖貂、开方这几个家伙时常在齐桓公耳边絮叨,这几人都是各有各的小九九,而且还和几位公子后妃有着扯不清的利益纠葛,如果任由他们蛊惑齐桓公,在继承人的事情上不明不白,最后必定会使齐国祸乱。
想到这些,管仲就对齐桓公说“主上,要想继承发扬诸侯霸主的事业,一定要选一位贤能的接班人才行,主上既然知道公子昭贤能,就将子昭立为接班人吧。”
齐桓公说“立子昭当然很好,就怕到时候无亏觉得自己是老大,来争夺继承权,到时候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