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历史星空璀璨之羊祜大将军> 第八十七章 百密一疏王衍守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百密一疏王衍守关(1 / 2)

 羊祜从中庐县乡间回到署衙,收到了祈蒙寄自吴国荆州署衙的信。祈蒙在信中也尊称羊祜为羊公,详细通报了吴国荆州在晋朝荆州对面的军事部署以及主要将领姓名,一再表示,要继续承续陆抗与晋朝荆州的修好的方略。承认羊公在南郡构筑五座关城的既成事实,还说只要晋朝不继续蚕食南郡,在他任吴国荆州都督期间,吴、晋两国的荆州之间就不会发生大的摩擦。

羊祜与覃封、邹湛一起仔细研究了祈蒙的来信,基本相信了祈蒙的真诚。就羊祜的本意,抢筑五关之后,他也不想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与祈蒙大打出手。基于此,羊祜对五关的守将进行调整。委派王衍率三千人马守卧虎关,其他四关的守将依次是:鸡鸣关游击将军徐胤,老鸦关游击将军齐春,歇马关游击将军赵眭,铁铃关游击将军吴鹏。

扬威将军张崇为五关督帅,驻节鸡鸣关,提调指挥五座关城联防守备。羊祜之所以最终重用王衍守卧虎关,也是在有意凉了王衍之后,深刻地反省检讨自己。

对于这个从甥,羊祜在他十几岁时就给他下过“华而不实,败俗伤化”的结论,近二十年过去,王衍也成领军将军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应该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去证明自己,也希望让他来证明当舅舅的当年看人走了一次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羊祜最终启用王衍守卧虎关,也算羊祜在知人善任上的一个败笔。

卧虎关是五座关城最小的一座,筑于南郡当阳县与编县的交界处的卧虎山。卧虎山是丘陵山地的一段突然隆起,其山形酷似一只卧虎。关前一条马道沿着老界溪绕关而过,百余丈高的卧虎山自然形成扼控当阳、编县的关隘锁钥。

小小的老界溪的对面,是尚未归附晋朝的当阳县。因为晋、吴荆州都督边境修好,对于关前通过的客商行人,一律准予自由通行。不仅如此,根据羊祜明令,凡是吴国行人、客商有求于关城,守关主将还得尽力给予帮助。

王衍正式镇守卧虎关,时令已是初夏。光阴迅速,转眼三月如水东逝。王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热情丝毫未减,每日除了检阅兵士操演,还喜欢和千夫长吕石站在关楼上高谈阔论。

初秋艳阳高悬,满目山色葱茏。天高云闲,神清气爽。王衍轻盔软甲,按剑远眺,在关楼下踱了几步,呼出一口长气对身边的吕石朗声道:“雄关险隘,凭高望远。不用浮想联翩,就有豪情入怀。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汉高祖有《鸿鹄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我王夷甫不敢比汉高祖,愿效淮阴侯韩信,和千夫长一起仗剑策马,在疆场上建功立业。”

吕石虽是军户出身,也算粗通文墨,对于满腹经纶语出非凡的王衍佩服的五体投地。当下也极力效法王衍的斯文道:“王将军熟读兵书,又有阿舅都督耳提面命倚为干城。建不世功勋,只在早晚之间。我吕一磐在将军麾下效命,三生有幸,当然唯王将军的将令是听。”

王衍这次到襄阳受到一段时间的冷落,人也学得乖了一些。他和吕石打了个哈哈道:“单枪匹马,怎可建不世功勋?王夷甫守卧虎关,处处仰仗你千夫长吕一磐了。”

“王将军言重了,还求将军多提携担待属下。”

王衍和吕石正在关楼上闲谈之际,远远望见老界溪对岸一个三十余人的队伍越溪向卧虎关走来,隐隐约约可见骑在马上的几个人还是着吴国官袍的官吏。

突然出现的情况,让王衍兴奋起来,大声对吕石说:“不管来者善与不善,吹响画角,让来者看看卧虎关的军威。”

“遵命!”

吕石大声应诺一声,转身吩咐下去,凄厉尖细的画角声此起彼伏,一霎时卧虎关如临大敌。旌旗下盔甲明亮,关城上刀枪林立。关墙垛口处强弓硬弩,长箭在弦一触即发。

不一时,那起人马接近吊桥前。一个嗓门大的跟班模样的人对关上大喊:“卧虎关王衍将军听者!当阳县熊县令求见王将军,有大事相商,敬请打开关门,放下吊桥!”

王衍在关楼看的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他见熊县令一行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吏装扮,便对吕石说:“你传令下去,只准熊县令一人带一名跟随进关,我在中军帐与他见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