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历史星空璀璨之羊祜大将军> 第六十二章 杨肇身陷囹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杨肇身陷囹圄(1 / 2)

 尚书令贾充看了《羊祜八不可赦大罪》,知道了羊祜要回京廷辩西陵之役,就觉得羊祜这回死定了。

当然,羊祜九世公卿,万岁不可能不顾及羊太后脸面。要借西陵之役置羊祜于死地,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他当面给荀勖密授两招,其一,让已经关在有司天狱的杨肇,对一、二、六、七、八等五款大罪写出证词。

有了羊祜亲信将领的证词,晋武帝不会不龙颜大怒。其二,派出一个晋武帝认为公正大臣,到襄阳对《羊祜八不可赦大罪》进行稽核,只有多方面的铁证,才能让皇上不得不杀享有清德美誉的羊祜。泰始五年年底,羊祜在贾充不想离开尚书令位置时,曾经给万岁写过密奏,希望万岁把有调理百官能力的贾充继续留在朝廷中枢。这个大人情,是皇上亲口透露给自己的。所以,在晋武帝面前,贾充不仅不能公开对羊祜落井下石,在表面上,他还得装着处处为羊祜辩护。

后世有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贾充要置羊祜于死地的原因至少有两个。其一,此次西陵之役的战役总指挥是皇上,给皇上出谋划策的是他贾充、荀勖、冯紞、李骞等人。仅仅拿一个杨肇当替罪羊,不足于堵天下人之口。把羊祜的八不可赦大罪坐实,可以掩盖西陵之役惨败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原因贾充不足为外人道,他不想因为羊祜的灭吴谋略打乱晋朝目前的太平局面。如果吴国真的到了大厦将倾可以一推而倒的时候,这件可以载入史册的旷世大功,也应该等到自己的女婿司马衷登基后去完成。

位高权重的人害人往往不需要理由,贾充有了两个害人理由,他还不背地对羊祜落井下石,就是一个囿于伦理道德的傻蛋白痴。

贾充和荀勖密谋之后,又分别召集接见了有司天狱、中书省的有关官吏,给羊祜织了一张看不见的网。完成这些,贾充就放心地在晋武帝面前等着扮演羊祜的“辩护人”了。

杨肇自被押解进京,就关押在有司天狱。

有司是专门审理朝廷高级官吏犯罪的机构,有司天狱是天字号监狱,关进有司天狱的人都是经过万岁钦点或者默许的。晋武帝不是一个昏君,他得巧妙地找出一只西陵之役惨败的替罪羊。这个“羊”不能是羊祜,只能是杨肇。步阐投降天朝时,为了激励身为游击将军的杨肇奋勇杀敌,在诏令杨肇带领荆州三万轻骑火速驰援西陵时,晋武帝特地让杨肇虚领了荆州刺史。三万大军损失一万多人无功而返,辜负皇恩,有辱君命。让有司审理后杀了杨肇,让他当这只替罪羊是顺理成章。何况“替罪杨”与“替罪羊”谐音,既是君意,也是天意。

有古人对“狱”字的解释说:狱,两犬夹一个“言”字,状两犬相咬,意为官司诉讼。败诉者入狱,故引申为“牢狱”。后世一位解字的专家说:狱,两只犬之间夹个“言”字,就是两只狗之间的对话,说白了就是狗咬狗。

仅仅坐了十余天有司天狱的杨肇度日如年,他对“狱”字的参悟结果是:人在两只狗之间说啥话都没用,人关进监狱就成被关着的狗。别人给你吃,你才能吃。给狗食吃狗食,给猪食吃猪食。粗粝的狗食或猪食数量不多,里面的石头、沙子、老鼠屎很多。不是为了能活着走出天狱,这样的食物杨肇一口也吃不下去。

冷面狱卒把食物往黑暗潮湿的小小单间牢房一丢,栅栏一样的牢门“哗啦”就锁上了。没人审理自己,也没人来看望自己。隆冬长夜,破衾薄絮彻骨寒,杨肇只得像狗一样的卷曲着。夜很冷很冷,像狗一样卷曲着也睡不着,杨肇的思绪就像快冻僵的身子一样颤颤抖抖时断时续。

杨肇,字元初,好兵书、喜书法。泰始元年三十三岁时,袭父亲游击将军职。自到羊祜麾下为将,始终被羊祜视为亲信将佐。泰始五年随羊祜守襄阳,到吴国步阐投晋事发,才仰沐皇恩虚领荆州刺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