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历史星空璀璨之羊祜大将军> 第四十七章 吴帝孙皓的新忌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吴帝孙皓的新忌讳(1 / 2)

 说来没人相信,确实史籍明载:身为九五之尊的孙皓,忌讳厌恶任何男人主动看他的目光。同样,孙皓许多有悖人性的残暴行为,也是历史的纪实,并非笔者渲染暴力强加给吴国末代暴君孙皓。

若往深层次追究一下,孙皓的忌讳形成也很简单:孙皓有次照镜子,发现自己的一双眼珠子比别的男人黄出许多。再仔细用力一看,黄眼珠子之外的眼白还有些浑浑浊浊。

父亲孙权有一对好看的清澈的蓝眼珠子,人称江东碧眼儿。即使自己眼珠子不清澈泛蓝,也不应该浑浊泛黄。

孙皓有了这个芥蒂在心里,上朝时就留心去看万布、陆抗他们几个近臣的眼珠子,越看越觉得别人的黑眼珠子比自己的黄眼珠子好看。

大臣们知道了万岁的新忌讳,凡是上朝面君,一律学那些害羞的女人敛首垂目,犹抱朝笏半遮面。若是那个大臣不留神与孙皓阴冷的目光接触片刻,轻者打一百大板,重者推出午门砍头。

散骑常侍王蕃勤于王事精于算术,史载他体气高亮,对孙皓不能完全承颜顺旨。其实,王蕃是继汉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之后,又一个颇有造诣的天文科学家。您如果耐心读了笔者从《晋书》中摘录转述的王蕃关于对天体的论述,你就知道这位可爱的学者型散骑常侍王蕃,死的有多么可惜多么冤枉。

王蕃系统研读了东汉末年天文科学家刘洪的《乾象历》,并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使之完善得以使用流传。经过王蕃整理完善的《乾象历》,是我国第一部根据月球不规则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王蕃在推算日食、月食时采用了定朔的方法,测得一近点月的长度为27.554756日。白道(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和黄道(地球人看太阳在恒星之间一年所走的视路径)约成6度的交角(现代天文为5.9度的交角)。王蕃根据《乾象历》制出新型浑天仪,并立论考度曰:

“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行浑浑然,故曰浑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为南极、北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级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绕北极经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极七十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赤道带天之紘,去两极各九十一度少强。

……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同异,故诸家历法参差不齐。《洛书甄曜度》、《春秋考异邮》皆云:‘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一度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百六十二’。……以勾股法言之,旁万五千里,勾也;立八万里,股也;从日斜射阳城(今hen省登封县告成镇),弦也。以勾股求弦法入之,得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四尺七寸六分,天经之半而地上去天之数也。倍之,得十六万二千七百八十八里六十一步四尺七寸二分……”

从以上摘录转述的片段可以知道,庐江人王蕃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在天体运算中精确到千分数以上。特别是王蕃认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这与地球是椭圆的现代知识接近无几。

能计算出周天不是标准圆的王蕃闻知孙皓修炼出的新忌讳,心里老大不相信。出于科学家的好奇和认真,王蕃想试试孙皓的忌讳。

一次适逢孙皓大宴群臣,王蕃借酒装醉,大胆地与孙皓的黄眼珠子目光对视,开怀痛饮高谈阔论,他想检验一下孙皓是否真的忌讳别人的目光。

在宴会中,孙皓已经忌讳到王蕃直视他的目光,不过他以为王蕃是酒后无状,不想追究他的罪过。

酒宴结束,他敏感地怀疑王蕃在群臣面前撒酒疯是装醉,钦命宫车载着醉了的王蕃出宫回府。日不移影,孙皓又派太监召王蕃急急回宫。

王蕃以为皇帝有要事交代,忘了先前撒酒疯犯了孙皓的忌讳,见了孙皓就匍匐在地行臣子大礼:“臣,散骑常侍王蕃叩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皓一声冷笑:“大胆王蕃,你现在礼仪周到,口齿清楚,方才的醉态哪里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