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十朝代> 第五十二章法家~李克——李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法家~李克——李俚(2 / 2)

十朝代 寇佛 更新时间 2022-10-03

3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对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励,军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这个法律的名字叫做《法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

4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入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这四项措施从表面上看平淡无奇,但真实的意义却影响深远。

李悝变法的第一条,是对封建贵族世袭制度最后颠覆,世袭制度的废除。是那些世袭贵族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彻底的淡出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与此同时,魏国用原本奉养这些世袭贵族的开支向各国招揽人才,当时中原大地最优秀的人才几乎都把魏国作为了建功立业的首选之地,魏文候统治时期的魏国,形成了英才荟萃的局面。

李悝变法的第二条,是对中国传统井田制度的最后颠覆,井田制度经过春秋到战国的动荡,早已名存实亡。尽地理之教的实施,使魏国的土地面积在这一时期如滚雪球一般的增长,传统的奴隶主贵族经济被彻底打破。大批原本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田地,通过开阡陌的方式转入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手中,魏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

李悝变法的第三条影响更加深远,李悝制定的法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雏形,虽然法经的内容在今天已经失传,但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他都是被后世各类学者推崇的法律经典。

第四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武卒制度的建立,吴起贯彻和执行了李悝的军事制度,在他的严格训练下,魏国有了一支强悍的武卒部队,吴起以5万魏武卒打败了秦国数十万大军,打的秦国连头都不敢抬。

这四条内容的实施,不但在当时成就了魏国的霸主地位,也为之后的各国变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以后,三国中最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是赵国和韩国,但是现实给了赵国和韩国一记响亮的耳光,他们的对外战争败多胜少,立国没多久,他们的生存局面变得艰难了起来。

对外战争不好打,于是韩国和赵国两家就互掐了起来,魏文侯苦口婆心的劝他们说,三晋国家当务之急不是内斗,而是要团结一心。

从当时的局面来看,魏文侯的眼光看的很长远,只要韩,赵,魏三家可以遥相呼应,那么就可以在当时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1000多年以后,苏秦在《过秦论》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只要三晋是铁板一块,那么就能挡住秦国东进的脚步,整个战国的历史都要改写。

公元前419年,崛起后的魏国开始了它的扩张之路,魏国首先的打击对象,就是西面的秦国,对于像秦国这样一个尚武成风,战争潜力巨大的国家,魏文侯丝毫不敢大意。

魏国首先在少梁修筑城池,和秦国进行拉锯战,但却始终无法消灭秦军,就在这个时候,魏文侯启用了一个名声不太好的人,这个人就是吴起,吴起因为在鲁国杀妻求将,所以在人们眼中一直是个无耻的小人,但魏文侯用人用其长,他看中了吴起能打仗的特点,公元前413年,吴起率军一举攻破了秦国的河西防线,将整个河西尽数纳入魏国的版图中。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同小可,魏国占领了河西要地,对秦国就握有了战争的主动权。

丢失了河西,引起了秦国朝野的震动,秦国发誓要夺回河西,可是光有决心和狠心有什么用呢?李悝变法的成果在这时候显现了出来。到了公元前408年,魏国不但占有了河西,更向北占领了陕西代郡,向南夺取了河南三门峡,秦国从关中平原进入中原的所有要道,至此,全部被魏国堵死。鉴于魏国和秦国的强大实力差距,秦国不得不放弃收复河西的打算,进入了战略防御的阶段。

在压制秦国的同时,魏文侯对南方的楚国和东方的齐国进行了打击,公元前405年,魏文侯趁齐国田氏内部发生内乱的机会,联合赵,韩两国出兵伐齐,斩杀齐军3万多人,更是收复了当年被齐国占领的重镇聊城。此战的胜利逼迫着田氏家族向魏国臣服。

之后魏文侯不断南下,打败了楚国。魏文侯在位时期,原本是四战之地的魏国,却是处在一个四面杨威的时期,归根结底,还是李悝变法让魏国重获了新生。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不但影响了魏国的历史,更影响了整个战国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悝变法,给各国起了带头作用,列国从魏国的强大里看到了变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从此以后,列国的变法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所有的变法国家都把李悝变法当做了他们的楷模和学习对象,魏国也成为了变法人才的培训学校。

作为战国第一个变法的国家,魏国在魏文候在位的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魏文侯在位的50年,是魏国称霸诸侯的50年,魏国东南西北四个国家,被魏国打的服服帖帖,但这个时候魏国霸业的基础仍然是脆弱的,因为魏国四战之地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魏国如果想要长久的保持霸主地位,就必须要占领一个战略制高点,不是向北占领赵国取得对六国诸侯坐北朝南的优势,就是向西占领秦国取得得天独厚的地理屏障,可是这一切可能实现吗?

魏文侯过世以后,其子魏武侯继位,就在魏武侯登基后的第二年,魏国的功臣李悝也死了,但这个时候的魏国,国力依然在持续上升,魏武侯在位的26年,是魏国对外战争较多的一段时期。

公元前393年,魏国两线作战,分别在南线击败了郑国,西线击败了秦国,向南和向西都拓展了大片国土,之后三晋组成军事同盟,四处征战,先后击败了楚国齐国秦国,但就在这个时候,魏国和他的盟友赵国韩国,也相继发生了矛盾。这时期的魏国,整整26年,对外战争几乎没有败绩。

魏武侯和他的父亲魏文侯比起来,虽然有军事才能,但是政治眼光却远远不及他的父亲,魏武侯迷信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结果四面出击,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给魏国四面树敌。之后,魏惠王继位,其实从惠字就可以看出,这个魏惠王是一个贪便宜的人,他舍大利而逐小利,魏惠王在位时期对弱小穷困的秦国死盯不放,而丧失了中原扩张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的魏国由于四面出击,国力已严重的损耗,最终魏国在秦国齐国两大强国的东西夹击下,实力日益萎缩,随着马陵之战,魏国的魏武卒被全歼,魏国的霸主地位终于是一去不复返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的强大了起来,面对有一统天下之志的秦国,魏国的苦日子来了。

李悝变法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废除了封建世袭制度,并且采取了依靠能力为国家选拔人才,李悝任用官员制度为后来在人才录用上有了借鉴的意义。而且,李悝将无用的人物赶出了历史舞台,并且广纳贤才,为魏国朝廷提供了人才保障。在经济上,李悝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生产;除此之外,李悝废除了井田制,并且将土地买卖合法化。李悝还派人测量土地的量产,根据不同的量产标准,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这样一来,鼓励了百姓们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在军事上,实行考核法,所谓考核法就是对军队里面的士兵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对于优秀者会给予奖励,除此之外,李悝还实行科学性的军队编排,根据士兵们擅长的领域对他们进行军队的划分,这样一来,每位士兵都能发挥他们作战的优势之处,大大地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李悝的变法对后世的影响颇大,比如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等等,都有借鉴李悝变法的闪光点。

李悝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是战国,当时诸侯争夺领土的情况十分严峻,而且魏国在地理和国土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为了改变魏国的现状,以及强大魏国的军事和经济,李悝受到魏文侯的赏识,在魏国主持变法运动。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在经济上,李悝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生产;除此之外,李悝废除了井田制,并且将土地买卖合法化。李悝还派人测量土地的量产,根据不同的量产标准,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这样一来,鼓励了百姓们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在军事上,实行考核法,所谓考核法就是对军队里面的士兵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对于优秀者会给予奖励,除此之外,李悝还实行科学性的军队编排,根据士兵们擅长的领域对他们进行军队的划分,这样一来,每位士兵都能发挥他们作战的优势之处,大大地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