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召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召见(1 / 2)

北宋仕途 孤心书生 更新时间 2021-07-07

 司马光没有立刻回答苏轼的问题。而是说道:“子瞻。除了针对变法条例的问题外。你知道老夫反对王介甫的另一个原由吗?”

“可是用人?”苏轼猜测着说道。

“子瞻真是明白人!”司马光叹气说道。“正是用人之事。王介甫上台主持变法。用人之策。不论贤与不贤。只要是赞同附和变法之人都会引荐到高位上去;而反对之人也不管对方对与不对。皆要请官家罢黜!像韩持国等人。当年还是他们大力举荐王介甫上台。如今只因为对新法有别的。因为身为言官就要弹劾。王介甫遭到弹劾之后不仅没有反思。而是要把范纯仁等人放出朝去。再把支持他的人安排到御史台去!像蔡确之流。现在竟然也身为言官。当年就是他们把子贤挤出朝去。唉。子瞻。本朝规矩。御史之用全在官家。宰相也不能穴手。就是为了防范有人把朝堂搞成了一言堂。王介甫此举。妥当吗?”

苏轼也不由唏嘘:“用人之道。在于的人。要把能干事之人安排到手底下做事本无可厚非。可要是把反对之人罢黜出去。就说不过去了。古人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王介甫本意是办实事。可这样下去会害了天子呀!”

“子瞻能明白老夫的立场光说道。“其实王介甫为人还是不错。虽然倔强却也谈不上是小人。可是他没有识人之明。偏偏给一帮小人包围了!说到他的手下。当以吕惠卿此人为首!”

“吕惠卿?”苏轼恍然。“此人苏某当年亦是见过。为人复杂。平常聚会。时而高谈时而沉默。如今再想。此人却是攻于心计了!”其实苏轼对此人并不大了解。可是经不住苏辙几封家书的影响。

苏辙之前也深的官家信任。因为之前与苏轼一道鼓吹变法。也入了王安石的法眼。给他编进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行列。后来觉的王安石的某些法令会出问题。时常劝说。惹了王安石的讨厌。接着是吕惠卿此人对其大加攻击。在王安石面前说了颇多他的坏话。王安石大怒之下。向官家建议把他放出朝去。好在的到司马光与范纯仁的庇护。最后给编进了御史的行列。

可以说。他对吕惠卿是颇为痛恨的。因此在给大哥的家书里不无怨言。对此君颇多谩骂之言!还时常以“小人”称之。久而久之。深信弟弟的苏轼对其也没有多大好感

一提起吕惠卿。司马光也是颇多怒气:“此人精明。然而却是小人!这是当日子贤给他的称谓。据说在攻击子贤一事上他就出力颇多!不过小他口才极佳。擅长辩论。给王介甫推荐为崇政殿说书。此职亲近官家。时常伴君。以他的口才。着实把官家迷的厉害。好多手段都令老夫深感无奈。还在如今有子瞻了!”

“苏某?”苏轼不明白司马光到底何意。

“哦。子瞻刚回京城。也许还不清楚朝中形势。就让老夫仔细为子瞻说一说吧。我朝政财兵分开。有中书。有三司。有枢密。算是三足鼎立。再算上御史台与谏院的等言官。算是四者互相制横吧。本来四者互不统属。各有各的负责人。”

苏轼赞道:“我朝太祖太宗官家深谋远虑。制出这番机构。就是要避免唐代朝臣祸乱朝纲之事。”

司马光点头道:“诚然如此。可是王介甫主持变法以来。这种相对平静的局面就给打破了。全因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创制。此司一出。三司可谓全没了功用。只能作为此司的附庸了。而王介甫打着为国理财的口号。深的官家信任。就连韩绛这个三司使也甘愿附翼。除去枢密院王介甫不敢打主意外。他又在中书为参政。也就是说。四个机构。他的了一个半的力量。”

苏轼点头。枢密院很好解释。这是军事机构。就算强如王安石也不敢打他的丝毫主意。否则就算官家信任你也要够戗!司马光又道:“御史中丞现在是范纯仁。暂时支持着老夫。可是御史台也有不少支持王介甫的官员了。而老夫虽然身为宰相。在官家面前却不及王介甫那般信任。因此朝中形式可以说是老夫以一个力量对王介甫的一个半以上的力量。让老夫深感吃力。除此之外就是吕惠卿这一点了。说书是个近臣。加上他最近又迁修起居注。更是每日都在官家身边。倚仗他的口才。着实能颠倒黑白。把死的说生!种种加起来都令老夫束手束脚!”

苏轼也看的通透。算是明白了。恍然道:“相公是说让苏某也谋一个贴近官家的职位?”

司马光笑道:“子瞻真是聪明人呐!不错。老夫是这样想的!”

“那……具体是何职?”苏轼心动了。他早有思虑。现在朝中各个机构都是势力纠缠。司马光与王安石打的火热。重要的位置都沾的差不多了。他再cha进去也没有多少意思。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做馆阁之职。可观如今的局势。就算翰林学士在朝中都没有话事的权力。何况翰林学士对他来说还暂时无望。

现在司马光给了一个选择。做近臣。就算品级不高却也是个重要的位子。特别是今日局势。这个位置能给司马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雪中送炭才最是珍贵。若能在此位上。也不枉他的选择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