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车子停止了前后颠簸,马达震动声也平稳了。青青拉开窗帘才发现,她们已经抵达景区停车场。
群山环绕,碧水掩映,阴云穹隆下,一座水墨的皖南古村悠然坐落在小桥流水的另一端。未见过旧式江南小镇的同学眼前一亮,免不了发出感叹,这真是自然与人居彼此成全,无需雕饰而浑然一体的天工画卷,犹若养在深闺的碧玉凤凰。带队的教授说,抛开市井的想象束缚与现代的审美教条,敞开胸怀,以艺术者的初心,去走近它,欣赏它,被它感化,被它滋养,这就是学业之外,此番写生的意义所在。
地接向导轻车熟路地领着同学们穿过淌水小桥,走进幽深的小巷,置身古村的每一处诗意角落。灰砖白墙,木石镂刻,雕梁画栋,都是徽州人婉约细腻,灵巧俊秀的表达。他们遵循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哲学,追求极致完美,内外兼得,形神兼修的境界。生活与艺术不可分割,而是整体统一的。尚存的建筑,皆是传奇,从每一个旧窗格子里透露着昔日的辉煌,那斑驳残缺的表面,是风雨写下的沧桑。民俗与民风,无不外溢着他们的修养。再听导游赘述着数百年前先民的智慧,揭开历史风物背后的动人故事,眼前这一切,就都有了温度,五彩斑斓,鲜活如生。也许,生活原本就需要仪式感,审美也能成为一种信仰。
天青色,等烟雨,是眼前的写实。青石的街上泛着水光,没有达达的马蹄,游客络绎不绝。
散兵游勇的学生队伍,清一色的青春面孔,走到哪里,都好分辨地被视作一个集体。毕竟是学艺术的,思维发散,想法非凡,拍照总能找到最好的角度,构图也充满创意。长枪短炮就位,你下我上,各种摆拍,绝不辜负这里隐世已久的等待,以及独特难寻的高级灰影调。
同样生活在皖南山区的葛梦天,却从没见识过这些美妙景致。她同样带着陌生的眼光,审视着众人赞美中的徽州传统遗存,一切似曾熟悉,又不属于她的世界。青青与她结伴同行,师磊作为她的御用摄影师,寸步不离。
赵雅涵忙着低头发信息,只有青青知道她发给了谁。自从清明返校后,青青便与她少了亲密互动,两人之间多了道难以言说的隔阂。赵雅涵未受影响,她像恋爱中的蝴蝶,飞来飞去,游荡在其他同学中间。王舒文因为来过,始终怀有旧地重游的优越感,不时向她人解说。老大不想理会,见状就拉着其他人直往前。
所有人踏遍景区,又回到原点。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们在选好的空地上盘兵布阵,打开画夹,拿出纸墨,就所见所闻,尽情挥洒。如何把这云笼雾罩的水墨江南囊括笔下,就考验每个人的才华和手艺了。
约莫半小时后,青青左右看看,同学中有装模作样的,架势一点不小,可大多数还是眼高手低像是滥竽充数。可想而知,艺术生凭得不全是天赋,很多专业强化班短期培训出来的,应付专业考试可以,其实,没什么扎实基本功。青青可不一样,她悟性高,学得早,素描构图又快又准。在众人现场比试中,她脱颖而出,赢得了老师的赞许。点评一结束,写生课就算完成。剩下的时光,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旅游。
爬黄山,玩漂流,打水仗,点篝火,越玩越刺激,越刺激越开心。同学们成了一群贪玩的孩子,置身山水间,找回童心,解放天性,放纵自我,体验最原始最纯粹的快乐。忘却之外的烦恼,忘了世上还有上课、考试。老师说搞艺术的,要多亲近自然,远离世俗,让心灵放空,涤净自我,接近本真,才更易发现美的所在。这几天,他们想到过,但又忘了。
晚上住民宿酒店,吃当地的臭鳜鱼,熊猫菜。别人以为徽姑娘是地主,其实她对这些事物并不熟悉。王舒文到哪都是活跃分子,她在人群里指东又指西,好似本地通一样。老大邝莹跟男导游打情骂俏,辅导员被别的宿舍女生围着,男班长像盯梢的牧羊犬,时刻留心人数是否齐整。所有人都明白过来,这集体写生只是个幌子,大家做做样子,心思全在玩上了。班里男生女生平常互动并不多,难得有机会混一起玩,开始三三两两地聚拢,最终就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