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三国王者> 第十八章 强豪世族的妙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强豪世族的妙用(2 / 2)

三国王者 天豪 更新时间 2019-09-21

顾雍出身大族,知道世族强豪的重要,首先说道:“治理地方豪强必须处理得当,不然就会引起强豪世族的不满,使得他们群起反抗。使得主公,名声受损。若传出去,各地的强豪世族均会对主公生出抵御之心。

对日后的疆土开拓,势必造成极大的影响。”

荀彧思虑了一会儿,也赞同道:“元叹,说的不错,如今,大汉大部分实权都掌握在各地的诸侯手中,还有一小部分掌握在强豪世族手上,而百姓手中的权力几乎是零。若一味以百姓为主,那么别的诸侯攻打我军的时候,强豪世族势必会欢迎之至。而我军攻打别的诸侯,那么,他们领地里的强豪世族便会处处排斥与我军,让我军处处受阻。如此一来,对我军将会大大的不利。”

孙灿觉得他们有理,但又不愿放纵这些强豪世族,叹声道:“难不成就象袁术一样,放任他们不管。这样,让我觉得很窝囊,明知百姓受到欺凌,却不加以制止?实在……”

“当然不能不管。”陈群由衷的说道:“大人如此爱民,我等做臣子的岂能无动于衷。制止绝对要制止,但手法力度都要适当。强豪世族的大汉百年来的传统,虽不正确,却也不是说除就能除的,主公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些心急了。”他向来就是清尚有仪,善直谏,遇到不违法,错误的事情都会说上一说,历史上的郭嘉就被他屡屡告诫。这回,见孙灿行事急噪,也就直接点出了他的不对。

孙灿对陈群揖笑了笑,道:“长文,说的是,确实是灿心急了。”

久久为说话的刘华突然说道:“袁术暗弱,自治淮南以来,文法羁縻,互相吹捧,德政不齐,刑法不严,淮南人士,专权自骄,君臣之道,渐以消退。袁术用人唯亲,官员相互包庇,纵容,才有今日之局面。

如今可以刑法来对待强豪世族,先赏罚分明,用罚以限制他们的为恶,用赏来给他们开辟出路。只要他们肯忠实地为主公服务,便可以获得官爵禄位。刑法和德化并用,方能取得奇效。”

刘华所说的这些都是诸葛亮治蜀的方法。

蜀地强豪世族远胜于淮南,而诸葛亮的法治政策,不但收到了限制豪强的效果,也利用了豪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同时也使蜀汉在政治上呈现了某种程度的清明。

陈寿也称诸葛亮治蜀的成就,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在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时代,要想把政治搞得样样公平合理,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在现代也不可能。因此,法正随意杀人,李严所在营私,诸葛亮都加以纵容。但他对于官吏豪强的控制总是比较严格,为政也比较公平一些,这对人民来说,自然是有好处。

另外,诸葛亮所施行的裁减官职、简化机构的措施,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来说,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因此,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民还思念他,几十年不曾稍减,即便司马一统天下后,诸葛亮也被受世人歌颂。

刘华将这个方法一说,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纷纷点头同意。

此治理方法是依法为主,只要把握得当,跟二十世纪的法制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不,应该是刘华,他的这种方法也算是一种超时代的蜕变。

日后,天下一统后,世上除了赞颂孙灿以外,刘华提出的这治理方案,也让他成为和萧何并驾齐驱的世之名相,这点到是刘华史料未及。

同时,募民屯田一法,已经在汝南取得了辉煌的成效,汝南的粮食产量比之原来龚都、刘辟时期的产量上升了六倍以上。

被受到招募的农民,家家的口粮也上升了三倍,令他们喜笑开颜。

募民屯田一法,顿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淮南境内与汝南境内的百姓都纷纷愿意接受孙灿的招募,各自根据家中的劳力情况,选择不同的田地进行耕种。

有的两亩,有的三或四亩,壮丁多的人家甚至领了六亩田地,来进行耕种。极少有人,会为了糊口饭而懒散的种着一亩田地。

各地的强豪世族因此也失去了大部分的劳力,都产生了不小的情绪。就在这个时候,临淮东城的百年世族鲁家,突然将家中所有耕具、种子通通上缴给孙灿。

正为耕具、种子发愁的孙灿立刻就将鲁家族长鲁肃任命为临淮太守,以示嘉奖。

消息一传开,这可不得了了,各地的强豪世族纷纷上缴些好东西,为孙灿治理淮南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各种芝麻绿豆大的官衔和子虚乌有的爵位,纷纷套在了这些强豪世族头上,他们什么不满的情绪通通都消失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