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得用吓得一个哆嗦,立刻会意,急忙将折子转送到了陈太后面前,陈太后微微一笑,对李太后道:“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你也知道我一向懒得操心这些事,以后但凡有什么朝中大事,妹妹与钧儿作主就是,就别难为姐姐这体弱多病的身子了!再者,你就是让姐姐看,姐姐也不知道这里面的名字谁是谁啊!”
听陈太后如此说,李太后笑道:“姐姐可千万莫这么说,妹妹看这两日姐姐气色好了许多,以后姐姐少不得还要多操心才是,妹妹一个人如何操心得了这些烦心事!”
“好好好,姐姐依你便是!唉,你就看不得姐姐省心!”陈太后玩笑一句,随即又催促道:“你还是快看折子吧,别耽搁了正事!”
接过邱得用递过来的折子,李太后翻开细看起来。\\杨宁注意到,李贵妃刚翻开折子看了第一眼,神情便不由一怔,目光微抬,好像是向自己掠了一眼。杨宁心下纳闷,下意识向张居正看去,却见张居正安然静坐,倒是神色坦然。
李太后看完折子,顺手递给了一旁的万历,万历打开接着看了起来。
待万历也看完,李太后沉吟片刻,目光好像又极快地掠了杨宁一眼,才对张居正道:“这人选名单,别的倒也罢了,只是——!”
李太后话音一顿,张居正急忙站起身躬身禀道:“这折子上的补缺官员人选,都是微臣结合这些人的人品、能力等各方面、多方考虑秉公作出的选择,其中只有一条,刑部尚书王国光调任户部尚书一事……,想来太后与皇上也都知道,这王国光乃是微臣未来的亲家,不过微臣觉得户部乃是六部重中之重,王大人能力还是有的,所谓‘内举不避亲’,微臣就斗胆……!啊,若是太后和皇上觉得有什么不妥,微臣可以再斟酌……!”
李太后与陈太后对视一眼,方才摇头笑道:“张先生不要多心,哀家指的并不是这个……!”
张居正一愣,迟疑道:“那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的意思,张先生推举的这些六部九卿官员的人选都很合适,只是所提出的‘增补内阁’的提议,哀家看就先不必了!”
杨宁心里一动,怪不得李太后看了这折子后总有意无意望向自己,却原来是张居正在折子里自请增补内阁了,前两日还和李太后议论过此事,没想到这张居正为官如此谨慎,这么快就自己提出增补阁臣的建议来了!
“太后,如今内阁之内,只有臣一人主事,臣实在是有些应付不过来,再者,这也……这也不合朝廷规矩啊!”张居正解释道。\\
李太后摆摆手道:“有什么合不合规矩的,如今乃是非常时期,哀家姐妹都是妇道人家、皇上又小,一切还得多多偏劳张先生,这增补内阁的事儿过段日子再说吧!目前就请张先生多费费心,哀家与皇上都是绝对信得过先生的!”
“太后——!”张居正面容激动,突然跪倒在地,眼含泪花拜道:“两位太后与皇上如此信得过微臣,微臣……微臣纵肝脑涂地,也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李太后只是轻巧一个示信之恩,便让未来的一代名辅如此激动,大表忠心,杨宁心里不由感叹,这古代读书人忠君侍主的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若是换做自己,可就真没有这份思想与觉悟了!
杨宁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着了,可张居正谢完恩,却仍是执意要增补内阁,并对李太后讲了一大堆的增补内阁的必要性,如朝廷官制决不能违、他一个人实在独木难支等等,最终李太后无奈,按了他的推举,增补由兵部尚,两人部堂职位仍然兼任。
而之后杨宁才知道,杨博空出来的兵部尚书职位,张居正推举了兵部右侍郎、宣大总督王崇古进京接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