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暗黑大宋> 第607章 冒泡(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7章 冒泡(下)(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 2022-09-04

然而这还早,又太遥远了,赵顼无法说出口。他心中想到,真不行,让王巨进京述职,问一问吧。这一回没有人责问他,大约能进京了。于是换了一个话题,问:“大地真是圆的?”

“可能吧。”沈括说道,不然不能解释。

“难怪王巨鼓励迁徙百姓。”章惇说道。既然是无主之地,又是那么大。为何不安顿土地越发紧张的宋朝百姓。

歪了一会楼,正事要紧。开始商议如何安排这笔粮食。

但实际大地是圆的,那么就布下了一个梗。

马上王安石会被司马光整得很惨。

可在司马光眼中,是“国有二王,天下必亡”。

然而为什么司马光能整倒王安石,天灾!

如果能用科学去解释旱涝现象,那么就破开司马光的命题。但想要大家承认这个科学论证,必须有一些有力的证据。

那么这个天方地圆就是最好的证据。

最少它能论证王巨的那本即将出来的中级数学书理论是正确的。

这是后招,得放在秋后,随着第二批粮食抵达,一道施放。

王巨冒泡后,又潜水了。

司马光也冒泡了。

准确地说,这三百万石粮食到来,解决了一部分难题。可灾害在继续,粮食依然危机着。

司马光上了一奏。

广散青苗钱,使民负债日重,而县官无所得。

百姓负担是重了,可官府居然无所得?那么这一年三四百万贯收入是从哪里来的?三四百万贯哪,可不是小数字,问一问西夏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免上户之役,敛下户之钱,以养浮浪之人。

这句话如果推迟九百年说出来,能活活让大伙将司马光嘴巴抽肿了。难道将上户从差役中解脱出来,给无业百姓创造就业机会,做错了吗?

置市易司,与细民争利,而实耗散官物。

市易法确实是倒退,不过它同样敛了财,何来的实耗散官物?

中国未治而侵扰四夷,得少失多。

也就是中国得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才能对外用兵。

团练保甲,教习凶器以疲扰农民。

种地才是百姓的本份,不应当学习武艺,不应当去摸兵器。难道汉人还不够温顺吗?其实真相是司马光是中国古代权贵的典型代表,他眼中的听话百姓必须做勤奋的兔子,牵线的木偶。所以不能碰兵器,不能穿罗袜……

信狂狡之人,妄兴水利,劳民费财。

农田水利法乃是王安石变法中最无争议的,如果不是王安石这条变法,很可能到了北宋末,两千两百万户百姓时,不用金人南下,因为养不活那么多百姓,宋朝自己儿就乱了。

但就是这些歪理,许多人认为司马光居然说得对。

正是王安石你这么做,才引起的天降大灾。

不过这份奏章虽然引起轰动,王安石还是不大在意,因为万事得说出来一个理儿,而不是司马光的强辨之理。

当然,司马光也没有指望这份奏章将王安石扳倒。

然而他的杀着也不是这道奏章,而是一个人,一张图。人一度是王安石的学生,所以这个人就会有无比的说服力。图,那会是一张无比凄惨的图。

并且王安石在去年又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那就是免行钱。

王安石想用市易法打击团行的弊病。

但是不可能的,况且天下生意那么多,官府如何去经营?当然,王巨所想的,提高科配和买的官价,使得百姓自发地将商货卖给官府,那么不需要团行存在了,直接取缔就是。王安石不是想不到,可那样国家是倒贴的,如何敛财?

因此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执行免行钱。

国家实行市易法了,可以自己儿买卖,那么不需要向你们这些团行摊派和买科配,因此呢,你们得将以前的科配和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折成钱,上交给国库。

王巨知道这条变法后,在泉州是真心醉了。

当然,国库是充盈了,内库也充盈了,但是所有百姓一起掉到坑里,特别是国家的精英——大商人、大地主、达官贵人、外戚宗室,一道免行钱执行下去,一个没有逃掉。

因此只要这个人,这张图出现,王安石马上就得完蛋!

ps:为天津祈福,另外再诅咒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天天去吃翔。(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