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抗战之狼烟四起> 第四十二章 整合西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整合西北(1 / 2)

抗战之狼烟四起 绝对力量 更新时间 2019-10-30

 这个惊喜,是李若风去年回国后才着手让四叔准备的,它就是盘尼西林!

李承啸在把李若风交给他的不知名的西药制剂生产工艺和图纸派人送到美国交给李承龙后,李承龙一方面,仅仅用了五千英磅,就把盘尼西林的专利买断归李家所有了。

李若风还真是不得不佩服大伯李承龙的手段,李承龙不仅是把盘尼西林的专利买了下来,而且,把弗莱明爵士,以及远在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专家钱恩三个专家都弄到美国,在李若风提供的那份可以量产盘尼西林的工艺诱惑下,这三个一门心思搞科研的科学家义无反顾的加盟了李氏财团花巨资成立的医药研究所,并最终为盘尼西林的量产提供了更具专业性的合理化建议。

以李承龙的精明老到,哪能不知道这种已经通过临床试验的西药制剂的含金量,在盘尼西林的生产工艺全部成熟后,他将三位原盘尼西林的发明者全部软禁在设在旧金山一座大庄园里的医药研究所内,然后将整个生产所需的工艺设备全部封存装箱,启程运回国。

直到李承龙在李若风的司令部将这个惊喜告诉他,李若风方真正明白为何大伯此次会不顾个人风险而悄悄回国。

相比那些个武器装备,盘尼西林的价值,显然更大。

深知美国各大财阀势力凶险厉害的李承龙,不想这个成果被美国人吞掉,而这时的李若风在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可以保护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不至于被外来势力抢走,因此李承龙毅然作出决定,必须将盘尼西林的制造基地,搬到真正属于李氏家族的地盘来。

知晓了大伯悄然回国的真正原因后,李若风不由心生后怕,他知道,如果这个消息一旦外泄,李承龙这一路上将面临的风险将是何等凶险。

“大伯,幸好您已经安然来到甘州,不然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李若风听完李承龙的讲述后,心有余悸地叹道。

“我将制造盘尼西林所需的设备,混装在制造军火和步谈机的设备一起,肯定能掩人耳目。”李承龙却是一脸轻松得意之色地笑道:“军火制造和电子管步谈机的制造,各国都有他们自认为最先进的工艺,我从美国弄这么一套设备过来,虽说有点阻力,但还不至于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关注。因此,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会想到我们李氏财团旗下远洋运输公司辖下的这艘万吨货轮里面另有乾坤。”

姜还是老的辣啊!李若风心中暗叹。

现在手里有了盘尼西林,再加上半自动步枪、全自动冲锋枪、军用手枪和火箭筒的专利,以及“风语者”步话机的专利,李若风可以预见到,在接下来的几年,他根本就不需要为甘肃新疆大开发所需要的资金发愁。

至于建设工业体系所需要的工业母机,他现在更不用担心,现在甘州所有的机械设备,基本上都是借欧美各国经济大萧条趁火打劫回来的,可以说这些设备,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加上他的先知理念优势,他有足够的信心把大西北建设成领先世界的工业和科技基地。

也许这个工业和科技基地的建设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但是,李若风他可以等,也等得起,西北的地貌地形,他根本不担心将来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能杀得进来。

建设大西北,他现在不需太过于担心日本的威胁,反过来,他更需防患的是来自北面苏俄的虎视眈眈。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李若风陪着四叔和大伯,对整个河西行西进行了全面的巡回视察。

铁路和公路建设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玉门油田已经打出了第一口油井,酒泉钢铁公司年产五十万吨的钢铁厂第一期工程也即将进入尾声。西沟年立三十万吨的大型水泥厂已经全面投产,玉门工业区、酒泉工业区和金昌工业区三大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开始破土动工,先期投入的军械制造厂,目前已经可以从事步枪、火炮、弹药的批量生产,其设计规模,比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这三座中国最大的军工厂都要大。

甘州大建设使用的工业设备,在原来的历史上绝大多数都被苏联从美国抢购,但现在,由于李若风的出现,让苏联的工业体系建设大大的放慢了脚步,每每想到这点,李若风心中就暗自得意不已。

131年7月1日,是中国**建党十周年的纪念日,李若风不知道现在的江西瑞金有没有举行欢庆盛典,但是,他在这一天,正式召开了河西行省第一届政府会议。

这天,在甘州政府大礼堂,整个河西行省所属的军政要员共聚一堂,就连马仲英也特地从哈密赶回来参加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李若风没有对外公开,因为说是政府会议,但实质上却像是李氏家族会议,整个李氏家族的主事人,包括四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国各个分部的负责人全都来到了甘州,李承龙也因之而推迟了回美国的行程。

开这个会,对李若风而言,其实乃无奈之举。家族在知道李承龙回国后,都打电报来说他们要来甘州,包括他老爹李承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