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且没有败绩。
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
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百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新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操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
“虎豹骑“部队的数量,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因其是精锐部队,选拔困难,而且三国时期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组建这样的精锐骑兵,其花费应该更为可观,因此数量不会很多,不然曹操也不会在使用他时这么谨慎。但估计其数量是要多于典韦的“虎卫军“的,因为他可以单独作为一支部队在战场上作战,人数不会超过五六千,否则也就不会称之为精锐了。
至于“虎豹骑“部队后来的去向,正史中也没有记载,大概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编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卫部队也就是“近卫军“,其二,可能在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战争次数减少,而规模等级扩大,“虎豹骑“发挥威力的机会不多,而其花费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销或被别的部队合并了。
虎豹骑的事迹就这么多,可惜的是,小白最感兴趣的虎豹骑的种类并无记载,它到底是重骑兵还是轻骑兵,或者是游骑兵什么呢?
不过小白根据上述的资料,大概也可以推断出一些,首先,虎豹骑肯定不会是重骑兵,重骑兵是不可能昼夜行三百里的,其二,也不可能是轻骑兵,轻骑兵的主要任务是奔袭,昼夜三百里不达标,要知道夏侯渊带领普通军队都可以昼夜四百里,第三,虎豹骑是曹操重金打造的,战斗力强悍,战绩彪炳,应该属于精骑兵,因为虎豹骑并不是强调冲击力,而是强调耐久力和精锐性。
评判一支部队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看战绩,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就虎豹骑的人员组成、统帅性质、人员数量、军中地位,可以知道这是一只极强的部队,而因为魏国最强,所以小白将虎豹骑排在第一,要是其他国家有更强的,就来打败虎豹骑呀!
二、白马义从
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来公孙瓒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根据以上两段描述可以看出白马义从在胡虏眼中有着极强的威慑力,但是人数起初只有三千,而且和虎豹骑一样,也属于禁卫性质,不过不同的是,史书明确记载了白马义从的种类,它属于轻骑兵,主要装备刀枪和弓,所以它的机动力和射程是毋庸质疑的,在这里小白再附加一条:游骑兵,因为比起普通的轻骑兵,他们还装备了弓。
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在后汉三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极辉煌时期达“万余”骑。袁绍也曾想和他求和,可见公孙瓒是一度占上风的。
这只部队的统帅是严纲,好像不怎么出名,不过能担任精锐部队的主将,肯定不会是普通人,至少有点长处,白马义从对付对普通步兵毫无压力,也不畏惧重骑兵,因为很灵活,但是轻骑兵的通性就是畏惧弓弩。
辉煌后就是坠落……
这支部队曾经盛极一时,但也很快就坠落,在界桥之战中,白马义从碰到了它的克星,鞠义的八百先登,先登死士属于弓弩步行重甲士兵,远近皆能,且防御坚硬,不过因为先登死士偏于全能,所以要求也高,因此只有八百人。
对白马义从战局的情况,史料有记载:“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白马义从被歼灭的罪魁祸首是公孙瓒,在那场战斗中,公孙瓒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1、见敌兵少,便认为对方弱,轻视对方战斗力;2、不会活用战术,死板的摆了个阵型就往前冲;3、很弱智的用轻骑去对弩兵正面进攻,就好比用行走的脆皮靶子迎接强弩,这直接导致了白马义从的灭亡。
虽然白马义从下场很惨,但是他的为名至今仍在,毫不疑问,假如公孙瓒够明智,又或者公孙瓒能坚持的久一点,不那么早被袁绍灭亡,或许白马义从能有更多的辉煌事迹,综合以上,虽然白马义从被先登死士完虐,但还是将白马义从排在第二,毕竟综合实力摆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