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装甲战恋曲> 第四十九章 高举的右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高举的右手(2 / 2)

装甲战恋曲 夏彦亲王 更新时间 2022-06-07

“26年前我们和其他德国老兵捍卫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独立,”施泰因迈尔的思绪飘回到了年轻时在这片土地上与苏俄激战的岁月,但希特勒却和苏联的一纸密约将这些老兵付出的牺牲全部抵消,“现在历史又重演了一遍,不知道还能否回去啊。”

“我说怎么人老了心也老了,”舒尔茨明白这位多年的长官兼挚友所受的煎熬,试图为他鼓劲,“还记得你在凡尔登时对我说的吗,那时我还是个新兵蛋子,你告诉我‘就算只有微弱的胜算也不能放弃活的希望,因为还有家人等着你回去。’,真的,这句话一直让我坚持到现在,我也是这么和士兵们说的。”

“京特,你说的没错,为了家人,”施泰因迈尔站起来看着舒尔茨,“不管元首的命令有多么荒唐我也要尽可能让士兵们回去见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命运不应该是坟墓和战俘营,德国的未来还需要他们。”

“你这么想就对了,早点休息吧。”舒尔茨笑着将门关上后向兵营走去,“就这么点事把士兵们叫起来真是于心不忍啊,明天说不行吗?”

7:30法国诺曼底穆村

在回屋继续睡了几个小时后太阳像以往一样升起,随着暴雨的停止德国与英国那短暂的停战结束,双方重新回归战争状态,不过此刻蒙哥马利和克鲁格都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前者因为恶劣的天气和轰炸机部队主力被调离支援美国第1集团军而不得不无奈的叫停了损失颇大战果寥寥无几的古德伍德行动,后者则因为牵连进了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而忙着洗清关系,双方就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继续交战。

不想再把宝贵的装甲力量白白消耗的蒙哥马利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将禁卫装甲师和第5禁卫装甲旅(装甲团)从与希特勒青年团师对峙的东翼转移到美国第1集团军主攻法莱斯和阿让唐方向的西翼,集结地点在圣洛附近。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德军在法国的主力部队将会悉数歼灭,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被换防到奥恩河东部的步兵部队为51高地师,昨天的那场暴雨正好可以为换防提供掩护,就这样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英国装甲力量离开了,可德国人依旧蒙在鼓里,SS1警卫旗队师和SS12希特勒青年团师依旧保持警惕提防英军的进攻,这其中便包括约亨。

在一切收拾妥当后约亨和他的车组成员待在325号座车内等待着目前是不太可能下达的进攻命令,待在炮塔内的约亨和其他人默默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在暴雨停止后留下的沼泽地上太阳一出这些烦人的小东西就好似轰炸机一般对准人们外露的皮肤一哄而上留下一个个小红包。

“Schisse!”卡尔不停地拍着巴掌想拍死这些讨厌的蚊子,“它们简直无孔不入,再小的缝都能钻进来!”

啪!霍斯特对准自己的脸来了一耳光,一脸大仇得报的样子看着自己的手心,“总算把你打死了,你个吸血鬼,拿命来偿还吧。”

“现在蚊子占据了主动地位,”约亨挠着胳膊上的红包,“我们被困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面不能很好地还击。”

“此言差矣,”夏莉也在奋力进行灭蚊工作,“待在外面的掷弹兵同志虽然地方够宽但蚊子估计也是铺天盖地,那可真是全方位进攻,到那时别说躲了,能被少咬几下就谢天谢地了。”

“据说狙击手在野外隐蔽时直到目标出现都不能移动,”伊琳娜将靴子口用绳子扎紧避免蚊子飞进去,“不管有多渴多饿被蚊虫叮咬的多么厉害。”

“真是不容易啊,”约亨摘下帽子躯干飞蚊,“所有人都被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以各自的方式战斗着,大家都把精力用在毁灭上,这破坏力实在太大了。”

“人的历史就是这样,”夏莉边说边挑着频率,“毁灭完再重建,各种各样的战争打个不停,我们只是恰好碰到而已。”

“说的没错,”卡尔回应道,“不过要不是这场战争咱们5个也不可能会互相认识成了生死与共的同志。”

“约亨!”夏莉突然叫了起来,“刚刚受到了消息,迈尔帝国元帅发表了演讲,是针对国防军的!”

“戈林帝国元帅?”约亨有些惊讶,这位脑满肠肥的家伙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便逐渐失去希特勒的宠信,越来越沉溺于享受和搜刮战利品,因此也成为了前线士兵开玩笑取乐的对象,“他说了什么?”

与此同时艾朗希特勒青年团师师部

待在地下指挥所的迈尔师长脸色低沉的坐在椅子上,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对面暗黄色的墙壁,前师长维特的爱犬布比在脚边磨蹭也浑然不觉,连日的指挥战斗极大的消耗了他的精力,而隆美尔元帅遇袭受重伤的消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师能得到补充希望渺茫,今天凌晨又听到了元首遇刺的消息让他有些迷茫,国防军那些居心叵测之人在这种危急关头竟然可以背弃誓言妄想刺杀元首来换得自己活命的机会,但这位老兵相信广大国防军官兵并不会认同刺杀行为,对他们来说希特勒只要还活着便会继续效忠于他,这是不会变的。

“师长,”师参谋胡伯特?迈尔走了进来,“刚刚传来消息,戈林帝国元帅即将发表重要演讲,命令每位军官必须收听。”

“嗯?”装甲迈尔从沉思中反应过来,轻轻拍拍布比让她到别处玩,“去找博多吧,对了,戈林帝国元帅在这个时候能发表什么演讲?”

“这就不知道了,”迈尔说着走到桌子旁打开收音机,调到某个频率后退到一边,“不过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在一阵杂音过后戈林那浑圆的声音传来,“德意志的军人们,于昨日发生之事我深感震惊和愤怒,一群靠着元首赏识才得到高官厚禄结果却恩将仇报的想要刺杀我们伟大的元首,这些忘恩负义的小人必将会受到人民的严惩……”

“胡伯特,难道就让我听这些吗?”装甲迈尔有些不耐烦,昨天已经听过一遍希特勒对那些行刺者的破口大骂,他不想再听第二遍,“如果没什么别的事情还是关了吧。”

“再等等,”迈尔打着手势,“现在关掉也许会错过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在与元首和党内其他同志商量之后一直认为,”戈林在此稍稍断句,“自即日开始所有国防军官兵都应当像Waffen-SS那样行举手礼,普通式敬礼将被废除,元首认为这样做更能体现广大国防军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党卫军和国防军将亲如一家不再有区别,同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元帅将在近日对元首再一次宣誓效忠,Heil!Hitler!”

“疯了,真疯了,”戈林演讲结束后装甲迈尔还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我原本元首会将这件事尽可能大事化小,以减少在国防军中造成的恶劣影响,让所有国防军都行举手礼,这,这不就是想让国防军变成第二支SS,恐怕以后我们党卫军和国防军将领的关系会更恶劣。”

“这个想法恐怕是领袖(即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希特勒的称呼为元首“Führer”,希姆莱的称呼为领袖“ReichFührer”)提出的,”迈尔苦笑一下,关掉了收音机,“我想领袖一定会对元首说国防军不可信任,党卫军却是适中忠于元首,借此机会可以扩大党卫军的规模,估计又从东欧那些民族里分别调出几千人就凑成了一个师,我们的亏空却一直无法填补。”

“命令就是命令,一定要执行,”装甲迈尔靠在椅背上,“希望在希特勒青年团师服役的那些国防军军官能够想得开,不会因此和其他军官产生隔阂。”

“我想应该不会,”迈尔安慰道,“不管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祖国而战,这不是敬礼的方式所能改变的。”

“但愿如此,”装甲迈尔点点头,“居然想用让国防军行举手礼的方法来表现对元首的忠诚这实在是太可笑了,莫非下一步就要像苏联那样派政委来部队统一思想不成?”

后来所发生的事还真叫装甲迈尔猜对了,不过好在到那时他已经在英国的战俘营不用再操心这些了。

7:40弗雷努维尔

在昨晚收听到元首遇刺的广播后威廉的情绪颇为消沉,将上帝-荣誉-祖国视为一切的国防军中竟有人会背弃誓言刺杀最高军事统帅和国家元首,好在同属于GD师的雷默少校带领柏林卫戍营即使平定了叛变这才让威廉稍感安慰,但今天听到戈林的演讲后威廉的心情仿若再次坠入谷底,自己和广大国防军所引以为豪的荣誉就这么被戈林的三言两语所戳破,从今以后陆海空三军也要像党卫军和纳粹党棍那样举起右手高喊希特勒万岁。

“怎么会这样,”在瓦尔德穆勒指挥所听罢戈林那让人窝火的演讲后威廉喃喃自语道,“百年来流传下的敬礼元首说废除就废除了?”

“很遗憾,施泰因迈尔同志,”瓦尔德穆勒关掉收音机,“我知道这消息对你而言很不好受,但元首的命令便是命令,我们必须要无条件服从,希望你不要因此事而耽误了对士兵的训练和指挥官的职责,我想不管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都是一心为了祖国和元首而战的部队,这一点我们都是很清楚的。”

“当然,”威廉强忍住悲愤和痛苦用力点着头,“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即使,即使它再不合理。”

“很高兴你能这么想,”虽然这么说但瓦尔德穆勒实际上想到同情威廉,这位来自精锐的GD师一手把一群小伙子训练成了出色士兵的军官此刻最为珍视的荣誉就这么被轻易剥夺,“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迈尔师长为你申请的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已经进入了审核阶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很快颁发给你。”

“有劳师长费心了,请您替我表示谢意,没事的话我就先回阵地了,”威廉像是与自己的精神做斗争一般挣扎着举起右手,“Heil!Hitler!”

“元首万岁,”瓦尔德穆勒屈起右手还礼,“我想你的士兵们都会以是你的士兵而自豪。”

慢慢放下右手后威廉有些失魂落魄的慢慢离开指挥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竭尽全力使自己看起来保持平静,但紧咬的牙关已经出卖了他,“难道说以后连腰带上的铭文都要改了吗?”

7:45法国诺曼底穆村

“MineGott!”听完夏莉重述戈林演讲内容后约亨被惊的说不出话来,元首遇刺已经够震撼了,没想到现在又出了元首命令所有国防军官兵全部像SS那样行举手礼的大新闻,“这真是太疯狂了,元首竟然命令上百万国防军突然就改变由来已久的敬礼方式,这不但不能收拢人心反倒会让许多忠于元首的国防军士兵感到心寒。”

“元首身边的那些高人总会想出奇思妙想的精彩主意,”夏莉已经懒得吐槽了,“就是苦了威廉和老爹啊,那么一个为祖国作战多年的人现在被告知自己所做的全身威廉元首。”

“说的没错,”卡尔也觉得这个主意实在是馊的不行,“既然国防军都行举手礼了我们党卫军也没什么特殊的了吧,除了制服。”

“想不到你们的元首在这个时候开始加强对个人的崇拜思想了,”对伊琳娜来说想到以后自己作为一个乌克兰人也要高喊希特勒万岁着实有些荒唐,“以前的那位指导员自斯大林在红场演讲(1941年11月7日在德国人的装甲铁骑兵蜂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之时消失在公众眼前已久的斯大林出现在红场的列宁墓上对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日阅兵的士兵和人民进行演讲,令人惊讶的是斯大林闭口不谈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大力宣扬俄罗斯的伟大历史和英雄人物激起广大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成千上万名苏联红军冒着暴风雪阅兵完毕后便演奏出奔赴战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此次演讲也被视为苏联布尔什维克结束打压民族主义者而默许大俄罗斯主义和其他民族主义的存在,也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伏笔)后便不再宣传斯大林同志万岁而是改口为祖国母亲万岁。”

“要是以后德国一部分土地也成了俄国祖国母亲一部分那就真让人说不出话来了。”夏莉说的不错,昔日的条顿骑士团的大本营、压制俄国扩张的基地柯尼斯堡在战争后期被毁于一旦,战后被划归给苏联后成了所谓的加里宁格勒并变成了一座典型的苏联式城市,直到现在该地还是俄罗斯剑指西方的桥头堡。

“这也算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措施吧,“霍斯特为希特勒的这道命令做着解释,”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稳定士兵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我从一开始就认为把武装力量分为国防军和党卫军是不妥的,现在这个差异已经消失,所有人都团结在了元首的领导之下。”

“嗯,说的没错,元首已经成为了超越弗里德里希大帝、毛奇(德国统一战争时期的军事统帅,总参某部制度的建立者)、鲁登道夫(一战后期德国实际上的军事指挥者,因其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将美国拖入战争最终使得德国战败)的最伟大的军事统帅。”夏莉吐槽道。

“这些事情以后还是少讨论为妙,”约亨也觉得元首在刺杀幸存后下达的这道命令不但没有必要还很荒唐,“国防军士兵们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难道非要让他们也行举手礼才算是对元首的效忠?”

7:50奥斯特摩兰总督区杜纳堡

132步兵师437步兵团2营营部

所谓的营部不过是一个当地居民弃用的石头房,但好在能遮风挡雨不必露宿在外舒尔茨少校便将其作为自己的休息和指挥作战场所,不过此时在这间小屋子里面烟雾缭绕,舒尔茨和2营其他几位幸存的军官正围在桌子旁大口抽着闷烟,桌子上的收音机刚刚广播完戈林帝国元帅的演讲,也就是说从今以后所有国防军官兵全都要像党卫军那样行举手礼。

“诸位,”舒尔茨明白自己不说话自己的部下都不会开口,“戈林帝国元帅的广播大家都已经听完了,我知道你们心里都很窝火和不甘,说实话我也一样,但能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这是最伟大的军事统帅(希特勒)下达的命令,再不合理我们也必须遵守,不过士兵们恐怕不会想得这么开,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侮辱,是将他们和那些金毛野鸡相提并论,因此总要给他们一个适应期,不知在座的各位有什么好主意?“

听完舒尔茨的这番话原本沉默不语的军官们开始了低声讨论,不过谁也没有一个不那么坏的主意。

“舒尔茨少校先生,”隶属于437步兵团突击队的戈特洛布?比德曼少尉突然举手,这位少尉时年25岁,个子不高体形瘦弱,长脸厚嘴唇尖下巴,挺拔的鼻梁上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显得斯斯文文仿若教书先生一般,但其制服上佩戴的铜质近战勋饰、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独立击毁坦克臂章表明在战场上他不逊色于任何人,“我有一个主意不知是否可行。”

“但说无妨。”舒尔茨点点头,比德曼是他很中意的一位年轻军官,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路升为一名军官,自塞瓦斯托波尔到圣彼得堡的战斗中一直身先士卒冲在前列并拿起铁拳直面苏军坦克,因而在士兵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我是这么想的,”比德曼推推镜框,“士兵们在打饭时是右手提着饭盒,而敬礼也同样是右手,所以我想士兵们在提着饭盒时是无法行举手礼的。”

“Wunderbar(真厉害),”舒尔茨笑了起来,“你太有才了了,能想出这么个主意,妙,既没有违背元首的命令又不会让士兵们做违背自己本心的事。”

“这只是小聪明而已,”比德曼有些无奈,“如果不是元首下这种莫名其妙和不切实际的命令我也不会出此下策。”

“说的是啊,真不知道大本营那帮人是不是都被炸傻了,在战场上举右手不是投降就是当靶子,”意识到言多必失的舒尔茨赶紧就此打住,“诸君,剩下的我就不必再点明了吧?”

“Ja.”每位军官都心领神会的互相笑笑,然后纷纷起身向舒尔茨道别,“舒尔茨少校先生,我们就先告辞了。”

在这之后2营的士兵们在列队时右手都无一例外地提着自己的饭盒,与其他部队的战友见面时都会有些自嘲地晃一下手中的饭盒,这个风气很快传到全团乃至全师,每天晚上都能听见钉铃哐当的饭盒碰撞声,施泰因迈尔和瓦格纳师长虽觉得戏谑但并未阻止,后来约亨和夏莉通过舒尔茨写给他们的信得知此事,夏莉笑的差点倒在地上,约亨也觉得这是一种对抗不合理命令的一种幽默反抗,这也成了枯燥的战斗生活中少有的调节剂。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