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第十九章 身体健康与心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身体健康与心理(2 / 2)

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这种体液免疫反应,是心理因素导致肾上腺功能障碍引起的。

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其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易激怒、过敏、多疑善感等性格的人,容易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6.荨麻疹

荨麻疹虽属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尤其过度紧张、焦虑、烦闷等关系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尤为明显。有的患者因烦闷会使荨麻疹多次重复发生。

(四)分布趋势

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较广,并且近来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在患病人数上,例如,美国一个有1600名居民的社区中,曾患溃疡病者占居民总数的7%,支气管哮喘者3%,高血压者8.6%,神经性胃病者6%,消化不良症状者8%。要知道,这个调查尚未包括冠心病和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他常见的心身疾病。在发达国家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则有差不多1/3为心身疾病患者。在性别上,心身疾病患者中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但有些病种如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则以男性患病率为高。年龄上,15岁以下的少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身疾病的比率较低,青年人略高,更年期为患病率高峰。

另外,心身疾病的分布还有如下特点: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

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过激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事件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不良,如环境拥挤、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车祸、竞争激烈、节奏紧张、吸烟、酗酒、吸毒等等;社会动荡,如发生战争、政治剧变、天灾人祸等等;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矛盾、道德规范等等;意外事故,如亲人去世、离婚、重病等等;职业因素,如工作单调、工作环境不好、过度劳累等等。这些社会因素会使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最终使人患上心身疾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影响健康的内在情绪、态度、观念等一切心理活动;狭义上,指心理矛盾、冲突、刺激和个性缺陷等。

心理矛盾和冲突,是指同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的称为“心理矛盾”,程度严重的称为“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和冲突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和应激状态。并非所有心理矛盾和冲突都会导致心身疾病,只有当心理矛盾和冲突达到个体难以忍受的程度时或者个体长期处于冲突状态中时,才会引发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刺激,是指个体在受到应激源刺激后所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个体周围的各种生活事件都可能是应激源,而使人产生心理刺激。过度的不良心理刺激,可引起人们产生不安全感或损失感的心理刺激,很容易导致心身疾病。亲人亡故、遭受天灾等具体事物或工作失误、名誉受损等抽象损失都会引发人的损失感。

个性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和冲突诱发心身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个性缺陷,如多疑、倔强、情绪不稳定、寡言少语等等,最容易使人患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中,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而心理因素则是内部致病条件,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超过一定强度,就会使个体产生过度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三)理化性刺激因素

理化性刺激因素包括外伤、高温、高压、噪音、强光、放射线、电磁波、药物、化学品等等。

(四)传染性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病源性微生物入侵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

(五)遗传因素

某些心身疾病的罹患率跟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如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也带有遗传性。

(六)生理因素

妊娠、肥胖、年老等生理因素会引起某些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并且对于不同的心身疾病及其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下面简述几种机理学说。

(一)心理动力学说

心理动力学说主要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及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导致出现器官症状;有的则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尽管众说纷纭,但都承认心理动力是病因,不同的解释在于发病原因。

(二)心理生理学说

心理生理学说主要强调发病机制。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表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目前,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重解释遗传因素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学习理论

现在医学理论认为,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受条件反射的因素影响,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及模仿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学习而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而喘得更厉害,即奖励性强化;有的则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得,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再如学医的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学什么病就出现什么症状,足可证明认知后的自我暗示的力量。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首先要把握几个共同的防治原则:

(一)综合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是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既体现出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学改变,同时又体现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防治,既需要采取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又要采用心理社会学的防治措施,如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心理素质培养等等。另外,还离不开本人、家属、组织和工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总之,心身疾病应该注意综合防治的原则。

(二)整体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要注意不可“见病不见人”,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具体分析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防治方案。另外,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病程阶段中,情况也是不相同的,防治方案应注意随时跟进。

(三)患者本人积极参与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本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身疾病的防病率和危害。

(四)持续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多数属于慢性病,其防治往往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久的过程。不能存在一蹴而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心身疾病的治疗

(一)心理干预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包括支持疗法、生物反馈、认知治疗、松弛训练、环境控制、行为疗法、暗示或催眠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些方法应视不同疾病、不同层次、不同目的而决定。

1.消除心理学病因。以冠心病患者为例,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可指导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

2.消除生物学症状。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较长期的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技术。

3.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事件引起焦虑进而诱发紧张性头痛的人,可以对其进行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催眠疗法等,使其改变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从而减轻焦虑反应,并借助药物之共同作用,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二)药物、手术治疗

药物、手术治疗是主要的生物医学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躯体症状,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结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心、身同治

对发病迅疾并且躯体症状严重的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者以躯体症状为主但表现为慢性的人,则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同时进行常规躯体治疗。

心身疾病的预防

当今,社会生活紧张多变,能否适应社会、保持自身心理平衡、维持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以预防为主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对心身疾病自然也不例外。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社会预防和个人预防两个层次。

(一)社会预防

1.社会各界力量要联合起来,积极倡导心理卫生,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

2.做好职业群体心理卫生工作。职业是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来自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形成应激源,不断地作用于人体,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因此,根据心理卫生的规律来组织工作、加强职业心理卫生工作十分重要。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全社会都应积极支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机构的设立、心理医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社会氛围。

(二)个人预防

1.培养良好的个性。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和生理素质,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后天因素包括个人实践、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产关系、政治条件等等,是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培养良好个性,从胎儿孕期就应该开始。个性在3~5岁时就开始形成,在青春期中后期逐渐成熟。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对其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几乎可以决定其一生。因此,必须注意后天因素的完善,才能培养良好的个性,才能有效预防心身疾病的形成。

2.加强应对能力。

所谓应对,是指一个人对困境所做出的尽可能适当的反应及其反应方式。应对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而加强。

(1)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困境和社会不合理现象,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提高社会忍耐力。

(2)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有效提高应对能力。只有不断地认识和实践,见多识广,才能知道如何应对世间万事。

(3)掌握应对心理刺激的技巧,如自我安慰、自我摆脱、转移注意力、找人闲聊等等。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给人以安全感、温暖感、信任感和轻松感,使人少生烦恼忧愁,挫折也能从容面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预防心身疾病的重要方法。

★第五节长寿者的心理特点

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人的寿命有极大的影响。根据调查统计,健康长寿者的心理状态大多有以下的特点:

心胸豁达

根据调查,长寿者大都心胸开阔、不易发怒、性格豪爽、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办事爽快轻松、说话诙谐风趣,同时又很善于工作。拥有豁达的心胸,自然容易长期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有力地保护大脑机能,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正常功能的良好发挥,使机体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延缓脏器的衰老进程、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毋庸置疑,心胸狭窄、忧愁多者,患病机会多;而心胸豁达、乐观向上者,患病机会少。其实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情绪稳定

长寿老人大都十分注重调适自己的情绪,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或创伤,也善于自我控制,能够很快恢复心理平衡。

热爱生活

许多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大都长寿,一般到了八九十岁仍能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勤奋工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具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另外,有着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规律的生活,能使他们身体的各器官处于良好的状态,衰老缓慢,长寿百年。

知足常乐

调查资料还表明,许多长寿老人都是心地善良的贤妻良母、良夫慈父。几乎从不发怒,勤俭朴素,尊老爱幼,与家人和他人和睦相处而安乐,尽到自己的社会与家庭责任而后快。和善娴静、知足常乐的性格,使他们的躯体内部环境长期保持平衡有序的状态。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就有这么一位长寿老人。他目光有神,听觉敏捷,口齿清楚,举止稳健,满头白发却很有光泽,还可以操持家务,并下地干些农活。此人虽然家境贫寒,但从不怨天尤人,为人心地善良,无忧无虑,总是笑容满面。

爱好广泛

许多长寿者都爱好棋琴书画。棋琴书画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情愉快;而人有所追求,也就时常动脑思索,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艺术的熏陶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可以锻炼身心,令人长寿。例如我国享有盛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启功先生,近90高龄时仍坚持每天写字、画画和工作,并十分乐于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交流。他老人家于2005年辞世,牵动了许多人的悲伤之情。再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常说:“一日不学,苦混一天。”他坚持每天学习,收获一点就觉得心慰意得、乐在其中,活到94岁高龄。

刚毅耿直

那些事业心很强的长寿者,具有秉性耿直、坚强刚毅、坦率直爽、忘我无私的共同特点。刚毅耿直、忘我无私、胸襟豁达、乐观向上的人,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骤变,有利于长寿。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王力所说:“不斤斤计较小事,不苛求于人。这样,对自己所交往的上下左右的人,乃至家庭,都会有一个比较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客观上反过来又促进了自己的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笑口常开

长寿老人大都精神舒爽、笑口常开。笑是一种简单而又愉快的运动,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脏器都得到有益的活动,神经、骨骼和肌肉得到放松,且可驱除忧愁烦恼,减轻精神压力,抒发健康的感情,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使人长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