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心之如莲> 第297章 评文学论出世价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评文学论出世价值(1 / 2)

心之如莲 慧熙觉 更新时间 2022-05-10

 且说骅幼慈低头摆弄了一番茶具,一面为二人添茶,一面暗自寻思该如何回答晁洁的这个问题。思议半晌,方重新抬起头来望着她道:“就我个人而言,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名著中,最欣赏甚至膜拜的还是《红楼梦》。想当初,几乎成了我的一段‘红楼梦魇’,那会儿直恨不得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把雪芹后四十后的真稿给抢回来!可是,在一部摘得文学桂冠的《红楼梦》背后,其实还有一部小说,那就是《金瓶梅》。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拿这两部作品做比较,也普遍认可曹雪芹的创作其实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而且,当代有相当一部分名家似乎更推崇《金瓶梅》,当然,这只是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谈这个问题。若从纯文本的角度来看,《金瓶梅》的写实甚至比《红楼梦》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的笔触之细腻,白描手法之独到,编织能力之强悍,可以说是更彻底更尖锐也更真实的‘临摹’了当时社会的世间百态。但是,竟也与雪芹兄感叹的一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瓶梅》横空出世以后,不可避免的以‘艳-情-小-说’的定义屡屡遭禁,直到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没有完全的‘解禁’。但是,剔除了性爱描写的《金瓶梅》还是《金瓶梅》吗?”

说到这儿,她不禁看了看晁洁,又望了望晓青。却见两人皆目光深邃的注视着她,此时,却听晓青接话道:“其实,这禁与不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取向。别说《金瓶梅》了,就连《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当时那个朝代不也是禁书吗?可是,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权对民众思想的禁锢与麻痹,想要得到完全符合他们意愿的结果,也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所以,历朝历代越是‘禁书’传播流传得越是广泛。但是,若是从某些‘利众’的角度出发,对《金瓶梅》这样比较特殊的作品,要禁也是可以的,因为毕竟它可能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恐怕比正面效应要来得更大些。但其实,若单从《金瓶梅》里性爱描写的文本上看,搁在如今这个时代,那些文字虽然‘香艳’,但也算得上是高雅而优美了,可以说古今中外的艳-情-小说家无人能及。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无法复制的语言特质。”

晁洁点头道:“是的。但是,人们关注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淫-乱-性-生活,可比关注《金瓶梅》世界里本身所展现的那种现实意义,来得热烈和普遍得多。各种各样的猎奇猎艳以泄欲,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彻底的淹没掉《金》本身的文学意义和历史价值。虽然在小范围内的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重视和关注,但其实并不能也不可能产生更大的正面社会与历史效应。在这一点上,却是不能与《红楼梦》及“红学”相提并论的。”说到这儿,却见骅幼慈面带微笑却目光犀利的望着晁洁突然发问道:“那你说,这其中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晁洁被她这一句忽然而至的诘问问得愣住了,心下似有所悟,只见她蹙眉思索半晌后方道:“我想,还是两部作品背后,作者本人的‘境界’高低所决定的。曹雪芹虽也白描了已经走向没落的封建社会世态图,但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个人物为代表的精神内核及价值取向却贯穿始终。你几乎无法想象,自由、平等、博爱等这些现代社会普世价值观,早在三百多年前曹公笔下的宝黛二人身上就已经深刻的彰显。这样一种超越和凌驾于当时的皇权贵族统治阶级之上的超前意识,怎么可能不令权贵阶级胆寒心颤?所以,贾政的那顿鞭子,就是要试图摧毁这棵正在萌芽的幼苗。但是,历史发展和骤变的车轮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曹雪芹最终还是成就了一部万代敬仰的《红楼梦》!而《金瓶梅》呢?虽然作者的笔触也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糜烂、堕落与毁灭性的必然,就好像一颗原子弹将整个世界炸成一片废墟,但是,毁灭者却撒手不管了。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立’,从何而立?所以,这‘破’与‘立’之间,真正成功的是曹雪芹。”

且说晁洁一番评论后,竟惹得旁边的两人轻轻鼓起掌来,却听骅幼慈笑道:“正是如此。所以,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临摹’的成功典范数不胜数,但是能‘破’而又能‘立’的却少之又少。且别说所‘立’的究竟不究竟,能够超越时代的禁锢以及人类的普遍意识,这本身就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才有学者将曹公惊为‘天人’,那是因为他出生的时代。若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再怎么歌颂‘自由、平等、博爱’,大家恐怕也见怪不怪了罢!”

晁洁听罢她的一番总结,心下不觉轰然一动,再细细思量裁度时,不禁抬起头来与骅幼慈深深的对视了一眼,半晌方缓缓的问道:“那你……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是什么?”骅幼慈对她微微一笑,干脆的答道:“佛法的智慧!”晁洁听罢,怔怔不语。

三人一阵沉默,骅幼慈便又重新拿了一泡白芽奇兰来泡,少顷,便觉一股浓郁的兰香飘然而至,晓青不禁赞道:“好香啊!这是什么茶?”骅幼慈递了一杯给她笑道:“是白芽奇兰,这茶的特色就是这浓郁的兰花香,就是入口时微微有些涩。”晓青端起那个翠绿的汝窑青釉斗笠杯来,细细的品了一口,笑道:“不涩,甘甜清爽,唇齿生香,好喝。”

骅幼慈笑道:“出水的时间若能把握得好便能祛掉些苦涩,并留住兰香。”晓青笑道:“骅老师对茶道果然很有研究!”骅幼慈笑望着她道:“你又忘了……”晓青忙笑道:“唉,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骅幼慈却笑道:“没事儿,随你喜欢吧,怎么称呼都好!对了,你们的投拍计划已经商量好了吗?男女主角定谁,有方向了没有?”晓青笑道:“还没呢,昨儿你不是才刚答应给我们改编版权吗?不过,当我在读你的小说的时候,不禁就在想如果改编成影视剧,这女一号谁来演最合适?”骅幼慈笑道:“哦?那你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呢?”晓青却朝她眨了眨眼笑道:“能不能让我先卖个关子,等八字有一撇了再跟你汇报?”骅幼慈听罢,笑着直点头说“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