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凤行> 第13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2 / 2)

凤行 假面的盛宴 更新时间 2022-05-10

举朝上下,缺了哪里的粮都行,唯独边关的军粮缺不得。

哪怕这个现实很残酷,可这就是现实。

军粮自然不是从山西当地官府过,而是由户部直接拨下,还有一部分是各地的商人受到朝廷招募后运粮至边关,以此换取盐引,也就是所谓的开中法。

这开中法从前朝延续至今,虽因朝廷管控得当,不如前朝泛滥,但也是必不可缺的。

尤其是逢乱时。

越是乱的时候,越是能看到一些商人活跃的背影,火中取栗才能赚到暴利,自打两淮盐政改革后,四川、长芦等地的盐区都一一进行了改革,不光对私盐打击的很厉害,仰仗开中法存活的一些商人也被打压得难以喘气。

许多人纷纷转行,若不是这次朝廷的开出的价码太诱人,恐怕没人愿意走这趟。

像平时,三石粮食才能换到一小引盐引。一盐引约合四百斤,一小引则约合两百斤。因为这次响应朝廷招募的商人极少,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的比例。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可以换到一引盐,甚至比这还多的盐引。

且针对盐政改革,这次也放开了盐引发放的条件,不光放大了兑换时间的限制,由当年有效换为五年之内有效,且不设引岸口。

也就是说,拿到盐后,可以去往大周境内任何一个引岸区贩卖。

其实说白了就是朝廷默认这批盐的贩卖走向,哪怕是当做高价卖呢,毕竟盐政改革还没推广到整个大周,官盐店的设立也不可能涉及到每个地方。

还有那些偏远地区,这种地方才是高价盐的贩卖地域。

因此,虽明知道就是火中取栗,前来拿命博财的商人也不在少数。

这次便是一个姓孟的商人,响应朝廷招募奉命送一批粮到大同,可惜走到半路上被劫了。

换做平时,这种事朝廷肯定不会管,毕竟粮食未到边关,就算路上有所损耗也是商人的事。

可谁叫现在各地都缺粮呢?

尤其这又是军粮,耽误不得。

本来朝廷就打着开空头支票的想法,反正粮食先运去,以解边关缺粮之危。至于盐引,对朝廷来说,盐本就是无本的买卖,谁知半路出了差错,还是被灾民所劫。

既然扯上灾民,就和赈灾钦差有关,又是在太原府境内,魏王只能前往当地查探此事。

军粮是走到一个叫做阳兴寨的地方被劫的,从太原到忻州,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走石岭关,一个是走阳曲县。

这是走在路上时,赵天放手下的一个叫做王程的书办告诉魏王的。因为赶得急,所有人都是骑马疾行,也说不太清楚,只能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下。

赶到当地时,已经暮色四合。

一行人先来到阳曲县,进了城后就直往当地县衙去了。

这时县衙已经关门了。

魏王正打算命人前去敲门,那王程已经抖着腿从马背上滚下来了,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跌跌撞撞去了门前,狠狠地叩响了门环。

过了一会儿,一个皂隶打扮模样的人来开了门。

“谁呀?敲什么敲,有事明天赶早……”

话音还没在空中消散,就被一巴掌呼了回去,这皂隶正打算破口大骂,就看见骑在马背上的这一队人。

尤其是为首的男子,一身黑绸面紫貂里的披风,披风上带着兜帽。他身形高大挺拔,披风里也不知穿着什么衣裳,在灯笼火光的照耀下跳跃着不显的金光。

他在正将兜帽放下,露出一张刀削斧刻般冷峻的脸。

鼻梁极直,剑眉下是一双深邃的眸子,因为连夜赶路,眼眶有些下凹,那一眼看过来,让皂隶打从脚底心往上泛凉。

顿时消音了,旋即撞回门里。

“小的这便去禀报。”

这次连门都忘了关,等他进去后,一行人面面相觑,在魏王的示意下,直接入内。

刚进去站定,一个穿着青色官袍身材瘦小中年男人,在几个皂隶的陪伴下跑了过来。

不同方才那个皂隶,此人极为有眼色,站定后就行了个揖礼,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来访?”

王程看了魏王一眼,上前一步道:“我乃太原府衙下的书办王程,这位是钦差大人,此次我是奉府台大人之命,陪同钦差大人前来处理军粮被劫一案。”

“钦、钦差大人?”

这县官也不知为何,竟当场腿一软跪下了,直到见众人俱是皱眉看他,他才恍若大梦初醒一般,在身边皂隶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他一边抹着冷汗一边陪笑着,脸色难看得吓人:“实在是没想到竟是钦差大人亲自前来,下官罗哲安有失远迎,还望钦差大人不要怪罪。”

魏王神色冷淡勾了勾唇:“不用多礼,进去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