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明末风流逐鹿记> 第四章 平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平台(1 / 2)

 崇祯元年七月十四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紫禁城平台,召见大学士刘鸿儒、李标等和蓟辽督师袁崇焕。崇祯皇帝得力于张善羽扶持登上皇位,本来小张同学可以向曹操学习挟天子以令诸侯,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京城保卫战吃了几颗枪子,硬是在紫禁城躺了八个月,清醒过来之后说什么都晚了,皇帝的位子都坐稳了,在挟天子以令天下就是谋逆造反。张善羽无奈,只好带着几万东江军又回到的东江皮岛,不过张善羽从来都不做赔本买卖的,这次虽然没有挟天子,但是银两倒捞到了不少,魏忠贤做了八年的掌笔太监,搜刮的白银珠宝足足有三百五十万两之多,张善羽将之全都充公,带回了东江,这么多的银两,足够支撑张善羽所有的军队一年没有问题,当然,张善羽这次是准备与皇太极的后金军队还有关宁铁骑打持久战,不多准备点银两辎重怎么成呢?

且不说张善羽,京城之变故之后崇祯皇帝还是感觉到自己的位子不怎么稳,他可不和哥哥天启皇帝一样老实,这个家伙心机可重着呢,举止乖张,性多猜疑,总觉得辽东的小张同学似乎有点自立为王的意思,事实上张善羽也确实有这个想法,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罢了,可是皇帝就是皇帝,再傻逼的皇帝,也有这么一点点先见之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不是傻逼皇帝,所以他很快就对蓟国公和他的军队不放心起来了,于是,他想到了张善羽的对手袁崇焕,本来崇祯皇帝是不知道这个正三品的巡抚的,毕竟以前只是一个闲散的王爷罢了,不过现在不同了,当了天子了,天子就必须驾驭群臣,那个不敬,就是欺君,就要杀头,所以崇祯皇帝一上台,就招来了一帮自诩清高的东林党人,当然,孙承宗也得到了重用,不过朱由检绝对这个老头子孙承宗似乎太老了了一点,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了,不能适应十七世纪的新发展,于是朱由检招来心腹大臣周延儒,稍微询问了一下,周延儒说袁崇焕可以胜任,于是朱由检毫不客气,一点点都不吝啬,当然,又不要自己掏出一两银子出来,空手套白狼崇祯皇帝是最会不过了,于是便有了这场平台奏对,性情乖张的崇祯皇帝与爱说大话的蓟辽督师一拍即合,于是辽事江河日下,皇太极终于能够突破嘉峪关防线,最终将军队开到了中原,当然,演戏的是朱由检、袁崇焕&皇太极,看戏的确实小张同学。

现在就来看看袁书生的平台奏对,这可是一场精彩的吹牛大赛,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是吓一跳啊!

《崇祯长编》记载:

“召廷臣及袁崇焕督师于平台。帝慰劳袁崇焕甚至。袁崇焕锐然以五年复辽成功自许,慷慨请兵器械、转饷银,凡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筹备、言路持论,具与边臣相呼应,方可成功。帝许之。命即可出关,寄辽民之望。”(《崇祯长编》崇祯元年七月十四日)。

《明史-袁崇焕传》也有记界载:

袁崇焕向崇祯皇帝表态说:“方略已经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于是将辽东经略熊廷弼六年前说出的老话有原本原的重复了一遍,无非是:恢复之计策,不外乎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战为辅,和为旁注之说。法在渐不在遽然,在实际不在虚应。

不过袁书生也不是完全没有自主创新之举,起码他说了个和,也就是与后金讲和,与之和,也只有好惊人之语的袁崇焕才说的出口,不过后来双方确实是讲和了,不过白纸黑字墨迹未干,皇太极就率领二十万大军突破长城关隘嘉峪关,打进了京畿。

崇祯皇帝谕旨:复辽,朕不吝封侯赏赐。卿努力今天下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