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朝国是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金钱的流通很频繁。金钱的流通自然离不开钱庄,而这个国家内最大的钱庄,则是“路通钱庄”,大大小小的分号遍布全国各处,所有与钱银有关的业务往来,会让第一个想到的只有路通钱庄。
别看它的名字俗气,钱庄的主人可不俗气,陈家在阳朝国内可是赫赫有名的。他们家的事业可以用“滚雪球”一词来形容。当年第一任主人创建它的时候,还只是北方一间小小的钱店,后来第二任主人接手,将它扩展成北方知名的的银号。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这个路通钱庄传到第三代的时候,不仅把钱庄维持了下去,还将它的业务继续扩展,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知名企业。
钱庄的第三代当家就是陈一维。他做生意的手段是出了名的心狠心辣、不择手段,所以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钱庄扩展到现在这个规模。
按理说,如此成功的商人,一般都会在京城首都定居,那里交通便利,更加方便他们的生意来往。可陈家不同,他们硬是住在北阳这个地处北方的偏远小镇之中。
陈一维的孝顺也是出了名的。对外人虽然毫不留情,但对家人却是非常的言听计从。
当年他刚接手钱庄的时候,陈家老爷正是重病缠身之时。病榻上的他一直念叨着“落叶要归根”之类的话,就为了老父亲的一句话,陈一维二话不说,举家又迁回了北阳。宁愿做生意的时候满世界跑,也要让他的老父亲呆在小镇内安心休养。
基于以上这两点,陈一维成为了北阳乃至阳朝国的大名人。
今天他在自家内院设宴招待的几个客户,是钱庄最大的主顾,一点也怠慢不得。他们边吃饭边谈生意,最后谈成的结果还算满意。不过离他原先的预计还有一定距离,这让他多少有些不愉快。
散席后,为了纾解内心的不痛快,他信步踱入后花园中,想到那个专属于自己的安静之处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心情。
刚走近后门,就听到三妹的贴身丫环春枝在跟人说话。
原本他是不想搭理这些个家务事地。府里女眷们地生活他素来不过问。不过听来听去都只听到春枝地声音。这就让他有点奇怪了。这个丫头是躲在后院自言自语吗?可她地语气怎么显得有点气极败坏地?
陈一维不禁停下脚步。侧耳细听。
只听得春枝斥责道:“我说了不是就不是。你怎么可以这样?”
没有听到第二个人地声音。春枝又再次开口:“不可能。这肯定不是我们陈府地衣服。”
……“怎么讲不明白啊?这绝对不会是我们陈府地衣物。我送去清洗地也只有十五件。何来十六件了?”
……“肯定啊。我亲自上各房内收地衣服。他们自报了衣数。我再亲自送到何婶处地。怎么会记错啊。”
……“虽然你洗的衣物很干净,这多出来的衣服也好像是我们占了便宜,但不是就是不是啊,这么难看的东西我们府内没人会要的,送我也不要呢。”
……
有意思,小春枝自言自语还能说得这么顺溜,平日里就知道她是个性格活泼的主,想不到还有唱大戏的潜质。
陈一维来了兴致,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他倒要看看这丫头唱得到底是哪一出戏。
后院里种满了茶花,现在正是茶花开花的季节,满院芳香。拐过一棵粗大的山茶树,透过山茶花浓密的叶子,陈一维看见了春枝那娇俏的身影。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长裙,配合着她身后开得正艳的茶花,实在是一副活色生香的绝美画作。
越过春枝那婀娜的身姿,陈一维看到了与春枝谈话的女人――一个衣服粗糙的普通农妇。
只见得那农妇正不停地对着春枝指手画脚,才知道春枝并不是在自语自语,而是与一个哑妇说话。
一般来说,聋和哑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大多数的人都是既聋又哑,可那妇人的耳朵似乎很灵敏,陈一维还没站定,已经被她发现了,停下了还在乱划的手,望向他这边。
这一照面,陈一维更失望了。这个哑妇--准确地说应该是哑女。她并不老,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穿了一身不合她年龄的衣服,用一块大粗布把头发全部包起来,才会让人误以为是妇人。不过她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虽然本人的样子还算是清秀,属于中等水平,但一看见她额角上的青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