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026. 天下升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6. 天下升平(2 / 2)

重生之我是康熙 庄自在 更新时间 2019-09-12

“校舍地基加高,四周应足够开阔,上下楼梯一定要按照规定宽度预留,校舍督造务必要坚实稳固,最好能预防一定级数的地震。”

张英听皇帝如此语重心长的嘱托,也是神情肃然。他心知皇帝定是想起了去年直隶三河平谷生的大地震,当时皇帝居住的乾清宫房墙、皇太后居住的慈仁宫以及嫔妃居住的宫殿等,亦有不同程度毁损。

后来三河知县任塾撰写的《地震记》一文中,详细记录了三河灾情。通州城郭村落尽成瓦砾,城楼、仓厂、儒学、文庙、官廨、民房、寺院无一幸存;州城地裂,黑水涌出丈许,小米集地裂出现温泉,压死民人一万有余,高9o余米的“燃灯塔”被震毁。蓟县、宝抵、武清、固安等县破坏也极为严重,地裂深沟,黑水迸出,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

当时康熙皇帝痛心疾,立即拨内帑银十万两,赈恤灾民,又号召“官绅富民”捐资助赈。后来皇帝把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满汉各官,召集在一起,并对臣子们说:

“朕躬不德,政治未协,致兹地震示警。悚息靡宁,勤求致灾之由。”

可见,皇帝对于大地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警醒慎重。

其实,此时此刻的皇帝却是回想起后世,在四川曾经生过一次大地震,当时许多小学校舍倒塌,压死了无数正在读书的孩子,那种惨烈景象烙印不泯,痛记于心。所以,皇帝对于学校校舍的修建,是有决心仿效当代日本的,必定要是城市之中所有建筑里最坚固、最结实的房屋。学校的操场也必须留有足够大小,紧急时刻需要用做集中和疏散人群的指挥场所。

张英又向康熙皇帝汇报了联络教材编撰人员的大致情况:算学、格致、天文,由钦天监南怀仁和工部戴梓筹划,经史子集由国子监徐元文、翰林院叶方蔼、张玉书筹划,诗词课业由王鸿绪、纳兰容若筹划,书法课业由沈荃、张英筹划,体育课业则交由汤恺全权筹划,至于地理舆图,闻听纳兰容若也极精通,想请他一并兼了,学堂规矩礼仪由汤斌统筹……。

康熙皇帝听完简要汇报,对张英的工作进展表示了肯定,指示他继续尽心督办。皇帝又临时提出一项要求,由南怀仁负责牵头,组织人员编撰一本学习拉丁文语言的初等教材。张英欣然领命。

先前,张英提出的教材编撰人员名单,其实大有讲究。每一种课业,他至少都安排了两名或以上的人员负责统筹,颇有些荣辱同担的架势。学堂教导的规矩礼仪,则是张英临时想起来添加的功课。除了体育和地理课业,这两门课程看似干系不大,也就随意了。甚至连张英自己,也只负担了书法课业。写字这学问深浅不定,无非讲究个姿势与腕力,师傅领进门,全靠徒弟自己勤练习、常临摹,熟能生巧罢了,风险更是小小的一点。

随后,康熙皇帝提前动身,往内宫向太皇太后请安。因皇太后此时也在慈宁宫,恰好一并问安节约了时间。此刻时辰尚早,有诸多妃嫔并未赶到慈宁宫,皇帝也稍稍省去了一些心思。

其实本是皇帝多虑,今日正有许多位娘娘心中不大畅快,也情愿避开皇帝的面呢。至于原因么?大家皆是心照不宣!谁让皇帝接连歇了多日,昨夜里却偏偏召了一位小贵人侍寝,反而对贵妃娘娘、诸多嫔级别的娘娘们都视而不见呢。您不肯主动翻咱们的牌子,那咱们今日也不上赶着来见您。眼不见为净。

在皇帝身边的女人也很难当!倘若不受皇帝待见,大家的心里都难挨,可是又不能同皇帝脾气、撒娇气。想“邀宠”也委实没有寻到机会。难道,还不允许人家偶尔醋一下吗?

康熙皇帝临行前同顾总管说:

“顾太监,今日随行的内侍要挑些能识字算账的,采买上的总管、领班太监必须要去。”

康熙皇帝虽一再申明要轻车从简,然而随御驾出行的仪仗队伍仍是庞大,浩浩荡荡驶往大清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

[[[cp|:9oo|h:6oo|a:L|u:c.{o,1o}o.{o,1o}m12989578.jpg]]]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