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海图志> 第284章 难看的吃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章 难看的吃相(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更新时间 2022-03-16

 张彝宪不过三十余岁年纪,白白胖胖的保养得很不错,和曹化淳等太监一样,都是从信王府就跟随崇祯的老人了,所以才得崇祯信任,管着户部、工部的钱粮袋子。

对于崇祯的问话,张彝宪似乎成竹在胸,他并不心慌,虽然他只是总理户部、工部的钱粮,但张彝宪深知崇祯的脾气,是以很多有关户部、工部的细节问题他都会提早准备好,以备上询!

其实在运用新式火器武备上,崇祯和皇太极其实很相似,两位君王都非常乐于接受新式火器,而不会顽固的拒绝。皇太极自从接管汗位后,就一直致力于打造属于后金自己的火器部队,并没有后来康熙、乾隆那种以弓马立国的愚蠢之见。

就拿红夷大炮来说,在宁远一战中见识过这种大炮的威力后,皇太极一直想要拥有自己的大炮。崇祯四年正月,后金在盛京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汉人工匠们不但为后金铸炮,还创造了“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红夷大炮便更名为“红衣大炮“。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乌真超哈,后来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运用炮兵战术。

反观明朝这边,其实从泰昌、天启等皇帝开始,明朝就重视红夷大炮的引入,明朝先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西洋火炮,而后发展到自己铸炮。然而西洋火炮在明朝之内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当购买的西洋火炮演放后不久,明廷内部争议再起。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演放过程中有门红夷炮发射时因被强令装入过多火药炸裂等技术问题,而是“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的国体问题。

好在袁督师用一场宁远大捷的实际战例想朝中大佬们展示了火炮的威力,从此以后,明朝的火炮推广才得以顺利进行。到了崇祯朝,崇祯三年,徐光启、孙元化等受命前往山东主持仿造红夷炮的工作,至该年八月,共制造出大中小各型红夷炮400余门。

这些火炮后来被布防到北方边境的各个军事要塞里,紧接着,明朝又组建了一支以装备红夷炮为主的火器部队。崇祯六年四月,徐光启等人苦心顾虑打造出来的西洋火器部队在吴桥兵变中瓦解,该部将领孔有德、耿仲明率数千名火器兵,携带该部所有的红夷炮和火器渡海投降后金,八旗军由此组建了自己的炮兵部队“乌真超哈”。

两个同样重视火器更新的皇帝,得到的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明军的火器优势正逐渐被后金军追上,这对堂堂大明朝来说,是绝对讽刺的。

“回禀皇上,我朝军中惯用的火箭有三大种类,其一乃是名唤飞火神鸦的火箭,其二乃是震天雷炮,其三便是用于水战的火龙出水。”张彝宪开口答话,很是自信和从容,看得出他的功课做得很扎实。

“飞火神鸦可飞射三百步远,内装硫磺、火油等引火之物,落地后可燃气冲天大火,周遭十余步内中者皆焚”张彝宪接着将每种火箭的性能都详细说了一遍,最后很客气的朝俞硕明一拱手,微微一笑道:“听闻此趟福建水师用了一种威力奇大的火箭,只用了一百五十余枚,便让数千建奴大军灰飞烟灭,不知此物真有这般威力么?”

俞硕明渐渐回过味来,崇祯是想搞清楚郑冲打赢这场大捷的关键所在,这位皇帝的确是有些才智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关键,就是这次战役中福建水师使用的火箭!于是他找来张彝宪,想搞清楚新火箭与明军常用火箭之间的不同。

平台召对本来是商讨国家大事的,但很快便被崇祯歪楼,变成了一场讨论火器武备的研讨会。

俞硕明没敢隐瞒什么,当下客气回应道:“回禀皇上,福建水师这趟使用的火箭乃是郑将军所创的新式火箭,最远可飞射五里,威力极大”

说到这里,崇祯忍不住惊讶道:“五里远?飞火神鸦只能打三百步远,你们这新创火箭可飞射五里远?”

俞硕明急忙点头道:“正是,几次使用火箭,臣都是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在场的一众大臣也都是吃了一惊,想不到郑冲居然还会发明火器,而且新式火箭的射程居然如此之远!

崇祯皱眉问道:“那火箭威力如何?”俞硕明不敢隐瞒,便将康格里夫火箭的威力一五一十说了,临来前郑冲已经交代过他,一切据实呈奏,不必隐瞒什么。郑冲并不担心康格里夫火箭被大明朝看上,相反他希望大明朝多造这种火箭使用。康格里夫火箭威力大、射程远的关键在于郑冲使用了黑火药的最佳配方,就算朝廷得到了康格里夫火箭的制作工艺,没有火药配方也是一样无用。

崇祯听着俞硕明的描述,越听越是心惊,跟着眉头紧皱起来,一旁张彝宪听了,急忙喝问道:“既然郑冲创出这等威力的火箭,何不呈报工部、兵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