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海图志> 第280章 奏捷夜半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奏捷夜半来(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更新时间 2022-03-16

 这吴宗达字上于,号青门。江苏宜兴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历官礼部右侍郎。吴宗达虽被指为东林党,但并未受到追究。崇祯初年,吴宗达被重新起用为吏部右侍郎。廷推阁臣,列名第二,他举荐孙慎行自代。崇祯三年1630,他与温体仁一同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朝政,如今是内阁次辅。

吴宗达倒是比文震孟更沉得住气,放下碗筷,看了几份奏捷文书后,虽然也有些激动,但还是努力压抑心情,沉声问道:“送这捷报的人现在何处?”

文震孟急道:“他们三个冒大风雪赶路,冻得不轻,如今在一旁屋里烤火。”吴宗达急忙从暖炕上下来,穿好鞋后道:“走,先去见见他们。”

来到隔壁屋舍内,此处乃是值班内阁大臣困倦歇息的地方,只见两人穿了明军服色,一人却是太监服色,都围在炭火边烤火,身上具是湿漉漉的。

“快,取些干净衣物来换了,再烫些酒来暖身。”吴宗达吩咐后,一旁的书吏、仆从们急忙办了。三人换了干衣棉袄,热酒下肚后,总算是缓过神来。

吴宗达当下问道:“你们三人是何职司?报捷军伍现在何处?”

数内似乎是那太监乃是为首的,急忙道:“小人原本是东厂王之心王公公麾下太监,去岁与王公公同去福建办差,后来王公公命侯隆侯公公为监军随郑冲郑将军北上辽东,小人与侯公公同行。后来咱们在铁山打了大胜仗,侯公公命小人与李喜儿一同送捷报回京。我们在登州登岸后,登莱巡抚陈应元陈老爷验看战功后,便命我们走运河水道进京报捷。如今军伍都到了通州,只因大雪封冻河面,难以前行!领军的将官俞硕明俞将军便命小人带了两名护卫先送了捷报奏表入京来,只因队伍中还有数百俘虏,恐路上有什么变故,是以俞将军奏请朝廷能调附近卫所军兵援手,相扶进京。”

吴宗达嗯了一声问道:“何不走塘沽海路入京?”那小太监道:“登莱巡抚陈老爷说了,今岁奇寒,塘沽海口封冻厉害,难以靠岸,而且走海路也怕再遇风浪有失,便命我等走运河入京。”

吴宗达点点头问道:“铁山大捷你都在么?”小太监答道:“小人未曾上阵,但战后随侯公公计点战功,那尸山血海的场景还是亲眼见过的。”

吴宗达赞一声好,跟着道:“待会儿我带你去面见皇上,你不必慌张,要据实陈奏。”

小太监点点头,又喝了口酒后,吴宗达命人给他换上干净的太监服色,随后让文震孟捧了几分奏表,三人一同匆匆进宫。

内阁虽在皇城畔,但毕竟还是在宫外,此刻天色晚了,宫门已经落下钥匙,但吴宗达是内阁大臣,遇上急事时,还是可从偏门进入。

当下吴宗达进宫,与当值宿卫说明来历后,内值宿卫不敢怠慢,一边命人与吴宗达等人提灯引路,一边命人飞报崇祯。

消息来到崇祯面前时,崇祯正一边用饭一边看奏章,闻得东江镇有捷报,当值内阁吴宗达、文震孟求见时,崇祯喜不自胜,丢了碗筷便命人传见。

少时,吴宗达、文震孟与小太监来到崇祯御书房内,不等三人行礼,崇祯急忙起身道:“不必拘礼,是什么大捷?快快报来!”

文震孟急忙呈上几份报捷奏表,一旁曹化淳急忙接了,送到崇祯案前,崇祯一目十行的看了几份奏章后,越看身子抖得越是厉害,看完后,颤声问道:“奏报是否属实?!郑冲、沈世魁合兵一处,真是诛灭了五千多精锐建奴么?”

吴宗达镇定的道:“启禀皇上,如今有监军太监侯隆军前检验过战功,后来登岸后又有登莱巡抚陈应元验看过,老臣看来,捷报多半属实!”

文震孟也道:“如今报捷军伍不但押送了首级、缴获之物回京,随行还有数百俘虏,待得到了京城,可差派兵部和御史再次查验!”

崇祯大喜过望,激动得脸色通红,连连措手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这郑氏果然没辜负朕的期望!这郑冲一船独进辽东,居然还能得此大胜,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嗯嗯,朕、朕明早要祭告太庙!”

吴宗达老成持重,急忙道:“皇上,如今报捷军伍尚在通州,等报捷军伍到了京城,兵部、御史查纠无误后,再将首级、俘虏等进献太庙前,岂不是更好?”

崇祯一时间被欢喜冲昏了头脑,这吴宗达提醒后,他才渐渐冷静下来,连忙道:“好,便按爱卿说的办!”

跟着文震孟道:“但如今运河封冻,负责押运俘虏的报捷大将俞硕明奏报说,恐雪天行军有什么意外,恳请朝廷下旨,教左近卫所军马接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