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海图志> 第180章 不妨试探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不妨试探之(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更新时间 2022-03-16

 崇祯心情大好,时下大明朝各地天灾连连,各地上报来的灾情奏折都是哭穷要粮的,何时有过像福建这样的先例?没用朝廷一文钱,就把灾民赈济了,就连灾后重建这等事也都一并办好,如何不让崇祯高兴?而且沿海之地每次风灾都会死伤惨重,风灾过后还有有瘟疫肆虐,又会死不少百姓,还有灾民饿死的,每趟风灾之后,死伤都在十万以上,这次没想到只死伤区区七千余人,真是出人意料。

曹化淳又认真看了几眼后,才笑道:“圣上洪福,原来此事乃是黄老太傅和徐老尚书的手笔,这两位老臣虽然致仕归家,但却仍旧能替皇上分忧啊。”

崇祯笑了笑道:“这你却说错了,你看这是黄汝良写给朕的书信,上面细说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当下又把一封书信递给曹化淳看。

曹化淳幼时家境寒微,受“近君养亲“风气的影响,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后入信王府,陪伴侍奉五皇孙朱由检。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

后朱由检继皇帝位,改元崇祯,曹化淳随即被召还,委以重任,平反昭雪阉党制造的冤案两千余件,因办事得力,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和倚重。至崇祯四年,曹化淳在宫中的地位已相当显赫,是以崇祯才如此信任将私人书信、奏折都给曹化淳看。

但曹化淳也能恪守本分,不该僭越的定然不会伸手,崇祯给他看的,他才会看,否则绝不会多看一眼,多问一句。

接过信函后,曹化淳认真看了书信,最后疑惑的道:“皇上,看这黄老太傅书信所言,这安平会乃是郑氏长子郑冲一手策划的?此人似乎前面与红夷海战时,斩将夺船,是员猛将啊。此人是个武将,也懂这民政之事?”

崇祯笑道:“朕一开始也以为这郑冲海战勇猛,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但后来看了黄老太傅书信才知道,原来这郑冲乃是徐光启的徒弟,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说着又递过另一封黄汝良的书信来。

曹化淳再看这封书信,原来是稍早前寄出,里面却说的是恢复东江之事,内里黄汝良极力推荐郑冲此人,更加他的才能、出身、喜好以及学识都说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曹化淳念了信中黄汝良转述郑冲的诗句后,微微皱眉道:“皇上,词句颇有些怨怼啊。”

崇祯淡淡说道:“是有怨怼,但不是冲朕来的,而是冲着把持科场的复社!”说到这里,崇祯将一份奏折重重仍在地上,曹化淳急忙拾起来,却见上面写了《参复社十大罪疏》,落款却是吏部尚书闵洪学。

曹化淳未得崇祯允可,便没有打开这份奏折,而是将奏折放回龙案上。崇祯没有回头,却忽然森然道:“无妨,你打开看看,看看我大明的这些士子文人,是如何把持科场的!”

曹化淳吓了一跳,听崇祯语气,显然对此事极为不满,当下急忙打开奏折看了。看完之后,曹化淳惊出了一身冷汗,脑中飞快思索,他知道崇祯的脾气,若是此刻没人中肯的说上两句,必定是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曹化淳是在崇祯继位后,借着扳倒魏忠贤才得以上位,虽然他是阉人,但却不是阉党。此前平反两千余件阉党制造的冤案,这些冤案的苦主多半都是东林党,因此曹化淳与东林党交好。而这复社乃是以东林继任者自居,曹化淳也是对其抱有好感。因此见得这弹劾的奏疏后,立刻开始想办法,看如何说辞。

“如何?”崇祯没回头,站在殿上一盆炭火旁淡淡的问道。

曹化淳急忙躬身近前道:“皇上,此疏中虽言复社十宗罪状,但有几条只怕牵强了些。说张溥以天如为名号,是把自己比作天,并说复社欲倾覆宗社,这未免太过攀附。需知世间名号之内有天字的不在少数,岂能如此攀扯?再说眼下各地的风蝗之灾附会说是因复社招致,这更是无稽之谈,若复社人等有这呼风唤雨的本事,岂非是神人焉?”

崇祯听了之后,面色稍缓,伸手在炭火盆上烤了烤,但还是沉默不语,面色阴郁。

曹化淳接着说道:“说张溥等人把持科场,更有些污蔑了。自皇上继位之后,历年科试,皇上都亲自命人复阅审卷,殿试更是皇上钦点。中试者,皆是真才实学之人,并无滥竽充数之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