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海图志> 第112章 玄扈公出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玄扈公出面(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更新时间 2022-03-16

 郑冲一时间神游太虚,想到很多没有与郑芝龙实说的事,比如改造火器局工艺、新建水泥厂、中药厂等打算,他就隐瞒了没说。

郑冲正皱眉盘算时,徐光启见他为难的样子,忍不住叹口气道:“也罢,既然看博文你如此热心,为师就做一回出头鸟好了。”

闻言郑冲微微一鄂,抬起头来看着徐光启,只见徐光启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已经是布衣之身,不过在官场还是有几分薄面,便由老夫与巡抚衙门商议,由老夫出面,号召赈济灾民,再办些以工代赈的善事。想必老夫来起这个头,巡抚衙门也不会太过介意,总好过你郑氏总兵衙门来插手此事。”

郑冲闻言大喜过望,他还没正式开口请求徐光启出面,他就自己先说了出来。徐光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名头也够响亮,沈犹龙那里一定会给徐光启面子。最重要的是,巡抚衙门正忧心赈济灾民的事,有徐光启出面号召捐纳,又办以工代赈的善事,沈犹龙不会太过忌讳,毕竟徐光启已经致仕归家,而且不是福建官场的人物,不似郑芝龙这般位置敏感。

当下郑冲深深拜谢了徐光启,徐光启却摆摆手道:“老夫出面只是挑个头,做个门面摆设,具体的事还是交给你来办理,辛苦的还是博文你啊。”

郑冲急忙说道:“不辛苦,能过百姓做些好事,和谈辛劳?”徐光启听了这话,老怀安慰,望着张灵素道:“你有个忧国忧民的好丈夫啊。”

张灵素在饭桌上一开始就听郑冲说台风后赈灾的事,觉得夫君真是个做大事的人,台风才过一天,他考虑的就是赈济灾民,甚至连灾后防疫、灾后重建都想到了。

听了这些,张灵素心头早就隐隐觉得骄傲自豪了,现下徐光启一夸奖,张灵素更是涨红了小脸急忙道:“老先生说得是,妾身一定会照顾好夫君,让他能一展抱负,不会为家中事分神。”

徐光启嗯了一声,又问道:“那博文此趟想如何捐纳?又如何赈济灾民?可有详细章程了?”

郑冲急忙道:“已经有些章程了,还只是腹稿,便想说与老师听了,给点意见。饭后我便将章程详细书明,好给老师呈送巡抚衙门。”

徐光启道:“也好,你细细说来。”当下郑冲便清清嗓子,开始说起自己的打算来。

首先是捐纳来的钱财,郑冲并不想直接交给官府来分发,谁都知道明末官府的黑暗,雁过拔毛,便是清官衙门,也会刮下二两肉来,如此层层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只怕不剩多少。

而且官府赈济灾民并没有长远打算,也只是设些粥铺施舍些米粥而已,并不会考虑后期的重建等事务,局限性颇大。

于是郑冲便想成立一个赈济灾民的民间组织,名唤慈善安平会,各处所得捐纳都由安平会统一管理运作,徐光启自然便是安平会的大招牌,名誉会长。而安平会当然也不会撇开官府单干,各项收入和支出都会由官府监督,而后定期公布账目。

听了这个建议,徐光启沉吟良久才道:“这也是一种办法,官督民办,各方面都说得过去。沈犹龙与老夫有同乡之谊,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老夫去说,此事不难办到。只是这般做了,福建官场上一些宵小之辈会忌恨老夫,不过也不必理会,老夫也不是闽人,事情办完,拍拍屁股走人便是了。”

郑冲这时候才听出徐光启的弦外之音来,原来郑芝龙和徐光启都觉得郑氏不宜插手太深,便是因为赈灾真是有很多油水可捞的,若是郑氏出头来办此事,必定会阻了别人的发财之路。不过徐光启没有这层担忧,他是松江府人氏,事办完一走了之,他也不求什么加官进爵,自然不必那么忌讳。

接着郑冲说到赈济灾民,此趟台风过后,多数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各地粮仓也都被水淹,粮食损失颇大,一定会缺粮食。眼下正是秋收之时,各地都有余粮,只是从其他省份采购粮食,一来是陆路运费颇高,二来就怕各地粮商闻得受灾,趁机囤积粮食,抬高粮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