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东唐> 131.天威难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天威难测(2 / 2)

东唐 楼枯 更新时间 2022-02-20

李熙在心里感激常怀德,为了应付他的考问,李熙在去年曾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兵书,强记在心,虽然时隔一年,有些已经模糊,但jing髓还在。天子考问,岂能不说的头头是道。终于,李熙的啰嗦让李纯感到了厌烦,他摆摆手,对仍旧摇头晃脑大背兵书的李熙说:“书上的东西知道就行了,打仗可不能完全靠这个,会吃大亏的。朕此番会调几员良将过去,届时多虚心向他们求教。”</p>

李熙连连应是,李纯喝了一声:“取朕的宝刀来。”</p>

那一刻,李熙有些发懵,这果然是天威难测呀,说的好好的,怎么就动刀子呢。</p>

宝刀取来,锋刃长两尺有余,鲨鱼皮鞘,黄金吞口,刀柄以剑麻丝缠绕,刀柄装饰了一颗蓝宝石。</p>

李纯道:“这是塔希尔国王赠送朕的宝刀,朕赐给你,带着它为朕平定匪患,镇守南国。”</p>

李熙有些发怔,仇士良喝道:“天子赐宝物,还不谢恩。”</p>

李熙谢了恩,仇士良为防止他不知天高地厚当面拔刀,被卫士当作行刺砍杀,挥手打发捧刀的小宦官站到大门口去。有一名小宦官捧来一张圣旨,交给仇士良,征得李纯同意后,仇士良当面宣召,这是刺封杨赞为平山侯的诏书,语言十分拗口,李熙听了跟没听一样,也不理解,不过“平山侯”三个字他是听真了。天子这又赐自己宝刀,又封侯的,这究竟是要弄哪一出呀?李熙彻底糊涂了。</p>

封完爵,又赐配银鱼袋,再赐《清静经》一部,李熙浑浑噩噩地叩别了大唐天子,脚下漂漂浮浮地出了紫宸殿。</p>

殿外阳光很强烈,平山侯脑袋却还是一团雾。</p>

仇士良借宣召的机会跟了出来,望着脸sè苍白,不停抹汗的李熙,呵呵一笑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何为圣心难测,这就是了。回去,恕我不能远送了。”</p>

李熙向仇士良鞠躬道别,深一脚浅一脚的下了宫台,回头一望,吓出一身汗来,这么陡的宫台自己究竟是怎么下来的,再一回头又吓出一身冷汗,一不留神,差点失足跌入身后的流水溪里。流水溪的作用在与防火,溪流是借地势人工开凿的,水是终年流动的,多数地方,溪上都覆盖有石板,不过有些地方,为了风水或风景,则是露天的。紫宸殿前这条流水溪就没有加盖石板,看起来也不像是为了构筑风景,想来是因为风水的缘故。</p>

见完了最后一个官,李纯有些疲累,他挥手打发了侍臣,又拿起李熙进门时未看完的奏折,这份折子从外表看与普通奏折并无两样,实则暗藏乾坤,这是由新成立的内寻访司呈奏上来的一份奏折,ri期是七月份的。</p>

按李纯自己定下的规制,内寻访司的奏折他看完之后,除非特意点名保留,一律即时烧毁,用李纯自己的话说内寻访司干的都是些狗苟蝇营的丑事。</p>

丑事是见不得光的,阅后即焚十分必要。</p>

这份奏折,李纯没有点名保留,随行常侍也没有烧毁。奏折一直留在李纯手上,常侍宦官拿不到。</p>

李纯又看了一遍,默默发了会呆,将这份奏折摔在跪伏在地的常侍宦官黄中面前,大步离开了紫宸殿。</p>

常侍宦官黄中跪地恭送天子离去,他身份卑微,目不识丁,又是个哑巴,虽有资格伴随天子左右,其实只是一个cāo持杂务的杂役。</p>

宣徽院管殿宦官进来点检物品时,黄中将奏折收在袖中,挪着小碎步从后门而出。他拐弯抹角,来到一处僻静院落的墙角,那里有一个火盆,一个小宦官蹲在那不停地焚烧纸片、竹简、丝帛。黄中咳嗽了一声,赶走小宦官,从袖中取出那份奏折,飞快地看了一遍,便投入火中。火苗吞噬了麻纸,烧的彻彻底底,黄中这才起身离去。</p>

奏折是烧了,里面的内容却已经印刻在黄中的心里,那份奏折上详细地描述了七月十七夜在玄贞观发生的一切,从平山子杨赞进门起,到二ri离开,桩桩件件,连他打个哈欠,喝口水都记录的一清二楚。</p>

行文完全是白描,不带丝毫感情,但最后在对此事的判断上,执笔者还是暴露了他对杨赞的袒护,黄中记得他是这样写的:臣等察杨赞此来乃身不由己也,虽放浪形骸,然始终恭敬。其言语诙谐,郭学士开怀大笑,臣等亦忍俊不禁也。</p>

黄中心里冷笑,内臣就是内臣,写个东西都这么费劲,想为杨赞开脱也该用笔隐晦点,天子是何等的圣明,怎能看不穿你们玩的这点小把戏?</p>

黄中笑完别人后,自己也犯了迷糊,这点袒护杨赞的小把戏连他这个“目不识丁”的人都瞒不过,又岂能瞒得过天子?天子接见别人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打发了,见他却足足耗费了一炷香的工夫,这又赐他刀,又破格封他为侯爵,究竟是起的什么心呐?</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