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二六四章 人人平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六四章 人人平等(1 / 2)

三国之四世三公 120笑话 更新时间 2022-02-14

 “百家学院?”</p>

“百家学院?”</p>

郭嘉和蔡邕二人皆是惊讶的低呼一声,二人皆是聪慧之辈,从百家学院这个名字,他们就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p>

袁常微笑着望向蔡邕,肯定的说道:“我想伯父已经从学院的名字上知道小侄的意思了吧?自从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始,儒家的发展已经陷入瓶颈阶段。可以很直接的说,儒家如今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制约了社会的前进,若是继续如此下去,很可能会造成华夏民族的衰亡。”</p>

袁常的话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实在的话。</p>

就说从西晋开始,士大夫阶级竟然以吸食五石散为风。五石散那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那就是跟毒品没什么区别的东西,可是这些士人竟然沉迷其中。这样的士大夫阶级统治着国家,不灭亡还有道理?五胡乱华将沉迷在声色之中的汉人惊醒,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间接的拯救了华夏民族。否则,若是继续保持下去,或许其他地方的人入侵华夏,那么华夏也许就灭亡了。</p>

而后进入大唐,神医孙思邈指出五石散的危害,五石散才逐渐的淡出视野。大唐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儒家也经历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在大唐的时候,儒家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然而,到了宋朝,儒家又开始发展,特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政策,除却谋反的罪名之外,刑不上士大夫,更是给了儒家发展的空间。而后南宋,更是有了程朱理学的发展,对于程朱理学,除了让妇女遵从妇德,给了她们更多的约束之外,简直就是给儒家道貌岸然的外表披上一层皮。</p>

短暂的元朝之后明朝和清朝更是让儒家的腐朽进入巅峰,直到英法联军叩开华夏大门,有识之士留学海外,华夏民族才逐渐苏醒,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且又有马列主义的出现,儒家这才趋于平淡。</p>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除了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简直就是在拖后腿。</p>

当然,这并非是说儒家思想完全就是没有益处的。只不过儒家思想一家独大,没有了竞争,使得儒家思想的优点没能体现,反而是缺点得到开发利用。所以,百家争鸣必须提上日程。在和平时期,想要扼制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些困难。但是,现在是战乱时代,正是改革的好时机。</p>

蔡邕自然明白袁常的意思,况且,之前在长安的时候,他也从王允的口中知道儒家已经开始腐朽,唯有变革才能拯救。当时蔡邕不认为王允能成功,是因为王允所出的位置做不到这一步。王允必须借助天子的存在,才能实现他的理想。</p>

但是,袁常不一样。</p>

袁常心有大志,而且是不一般的大志。蔡邕从袁常的双眼能够看的出来,任何想要阻挡袁常前进的,必将被袁常给荡平,无论是任何人,即使是帝王也不行。想到这里蔡邕心头一颤,这是何等的勇气。</p>

蔡邕定了定神,凝声问道:“贤侄的意思是开办的学院,在里面传播百家思想?使得儒家有竞争对手,从而在竞争中去芜存精?”</p>

袁常竖起大拇指,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p>

不过,蔡邕却是皱起眉头,略显忧虑的说道:“贤侄,不是老夫说大话。历经朝廷数百年的统治,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想要改变怕是困难重重,而且,还会遭到士大夫强力的抵抗。”</p>

“伯父,这一点你放心!”</p>

袁常双眼迸发出强烈的自信,傲然说道:“正是因为困难重重,所以小侄才会去做,若是没有丝毫困难,不做也罢!况且如今正值天下大乱,世家大族都在选择强大的势力投靠,即使我们开办一个百家学院,也不会有太多人关注。而等到他们开始关注的时候,他们也已经来不及阻止了。再说了,如今的情形,就算杀些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p>

袁常要让百家重现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华夏民族前进,社会进步。从而避免日后那些惨绝人寰的历史,袁常不相信所有人都会来阻碍他,为此,袁常不介意杀人。在华夏那些惨绝人寰的历史中,死的人并不比如今这个时代的总人口还少。就单单五胡乱华的事件之中,死的人就不止百万。</p>

见到袁常身上散发的杀气,蔡邕又一次被震惊了。他才发现,隐藏在袁常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的内心,还是个如此杀伐果断之人。不过,若是蔡邕也知道华夏日后的灾难,或许他就会理解袁常的想法了。</p>

“既然贤侄这么说了,老夫也无话可说。”</p>

蔡邕点了点头,袁常既然决心这么做,况且袁常救了他一家的性命,蔡邕自然不会拒绝出力。而且,儒家的腐朽,蔡邕也清楚。曾经的他是无力改变,但是现在袁常有这个理想,那他都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又有什么好犹豫的。</p>

“贤侄,老夫从你的话中,似乎这百家学院还不止这一个意思,不知贤侄你还有什么想法?”</p>

蔡邕和郭嘉都明白袁常百家学院其中的一个含义,但是,其他的他们就不明白。因为他们所出的年代,即使他们有着超越普通人的智慧,也是无法明白社会进步之后才存在的含义。</p>

袁常似乎早就知道蔡邕会询问,蔡邕和郭嘉他都会信任,所以,他也没有想过保留。</p>

“百家学院的内涵很丰富,百家思想是其中一项。至于其他的,伯父和奉孝都明白,如今的人们都有一种思想,那就是出身高贵的人,注定是高贵的,即使他一无是处,只要出身好,那他就是高贵的;而出身卑微的人,想要变成高贵的人,要历经千辛万难。大家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难道你们觉得公平吗?”</p>

蔡邕和郭嘉听了袁常的话,都不由自主的皱眉沉思。袁常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其中的意思,但是,他们明白袁常的这番话并不是随便说的,肯定有他的道理。</p>

沉思了片刻,蔡邕和郭嘉二人身子同时一震,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袁常,他们似乎已经明白袁常话中的意思。但是,他们觉得袁常的意思有些疯狂,不要说蔡邕,即使是郭嘉都觉得自己是第一次认识眼前的主公。</p>

“贤侄,你的是意思是…”</p>

蔡邕即使再有礼仪,此刻都忍不住狠狠的吞了一口口水,震惊的望向袁常。</p>

“没错!”</p>

袁常依然神色坚定,掷地有声的说道:“大家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会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有什么根据吗?没有,而是有的人,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高了,所以他觉得自己高贵。可是,他没有想过,在他的父辈,祖辈,乃至更前的祖辈,他们的地位难道就高了?就说高祖,他的父辈不过是农民,为什么当高祖当上了天子,他们刘家的地位就高贵?他们能够占据统治地位,是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获得的,这一点无话可说。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是高贵的。人没有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后天努力之后获得的地位不同,而有的人能够身居高位,而有的人还是一无所有。百家其中的一个含义,就是大家地位一样,人人平等。”</p>

“贤侄,老夫不得不说,老夫活了这大半辈子,没有见过比你更疯狂的了。”</p>

“主公,我也是这样觉得。”</p>

蔡邕和郭嘉二人虽然震惊,但是,并没有太过激动。因为,袁常人人平等的思想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在王莽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这个趋势。只不过王莽存在的时期太短,就被世家大族给攻破,思想还没有成型,就已经被扼杀。或许,那些世家大族就是害怕王莽人人平等的思想得到实现,他们再也没有往日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