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朱棣之子> 第一百九十二章:亦力把里内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亦力把里内乱(2 / 2)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更新时间 2022-09-21

朱棣迅速打开奏本。

朱能在奏本里将帖木儿国出兵亦力把里汗国的缘由大致说了一遍。

西域这些年一直出于混乱状态,给帖木儿国在亦力把里境内从事贸易的商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王帖木儿对此深感不安,予以极大的关注。

尤其是当忽歹达发动政变,拥立马哈麻继承亦力把里的汗位之后,大肆屠杀帖木儿国的商人。

于是,帖木儿声称出于睦邻友邦的关心,以及维护本国商业利益,他不得不出兵,对出亦力把里大臣忽歹达以示惩戒。

帖木儿表示,他出兵占领亦力把里的城池,是不得已而为之,属于暂为代管,若是大明朝廷派兵过来,消灭忽歹达,让沙迷查干复位,帖木儿国自然会退兵。

朱棣怒率奏本,大喝道:“这帖木儿简直猖狂至极!”

朱高煦捏起奏本,打开快速看了一遍。

他却没想到,历史虽然被改变,可帖木儿最终还是东征了。

此时,齐泰恭声道:“陛下,我大明有西宁侯率领的十几万大军驻守在关西七城,要平息亦力把里汗国的内乱,并非难事。”

朱棣看向金忠,问道:“金卿,你是兵部尚书,针对眼下西域的局势,你觉得朝廷该如何对待?”

金忠起身作揖道:“陛下,臣以为——”

“你就坐着说吧。”朱棣挥手道。

“臣谢陛下隆恩。”

金忠躬身坐下,道:“陛下,臣以为帖木儿国乃是军事强国,又与我大明相邻,待之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一怒之下发兵西域,否则西域各部落势力,将会看破朝廷欲郡县西域的雄心。可以先问责帖木儿国,即所谓先礼后兵也。具体方略,待收复吐鲁番之后,再与帖木儿国交涉。”

朱棣问道:“朕让西宁侯宋晟领兵出关,挥师西进,一鼓作气,直接荡平西域境内各方不服势力,如何?”

金忠应道:“陛下,臣闻忽歹达麾下聚集着数十个大的部落,兵强马壮,有精兵近十万,又有瓦剌王猛哥帖木儿在背后支持,不能等闲视之。”

“陛下,征西军粮虽然已经筹备了一年,可是终归还没有全数到位,如今的军粮,加上在官兵哈密垦田所出粮食,臣估计最多支持十万大军十个月之用,西宁侯根本就难以在十个月内平定西域啊!”

户部侍郎夏原吉接话道。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棣与朱高煦都明白,夏原吉说的是一个现实问题。

“汉唐皆平定过西域,我大明乃华夏正统,岂能知难而退?”

齐泰反问夏原吉道。

接着,他向朱棣禀告道:“陛下,如今退守在吐鲁番山区的平侯张玉所部,已成孤军,不能不救。”

金忠接话道:“陛下,成伯朱能将军领兵驻扎在哈密之北、吐鲁番之东,不如让他去增援张玉将军?”

“忽歹达集结了三万大军,朱能所部需防备瓦剌部南下,即便率部救援,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齐泰恭声道:“陛下、太子殿下,臣以为应该让甘肃总兵官西宁侯率军西进,驱逐忽歹达,营救平侯张玉所部,收复吐鲁番之后,趁机西进,一鼓作气,打到别失八里城。”

朱棣听了齐泰、金忠、夏原吉三人所言,转头看向朱高煦,问道:“太子,你怎么看?”

“父皇,何不召见几位国公,问一问他们的意见?”

朱高煦恭声道。

朱棣点头道:“自古用兵西陲都比较谨慎,当召见众公商议而决。”

他说到这里,对李兴吩咐道:“李兴,你去传朕口谕,召曹国公、魏国公、历城公来见。”

次日。

散朝后。

朱高煦召集麾下众守将,宣布了朝廷决定陆续开始对西域用兵的消息,并表示将推举众将之中的一些人参与到这次平定西域的战事。

会议结束,由于傅让、耿瑄、盛磊三人今日不当值,所以便离开了春和宫。

在出宫的路上。

耿瑄问傅让道:“你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

傅让道:“我再笨也能猜的出来,一定是命令西宁侯为征西统帅,挥师西进。”

耿瑄顿时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难道我猜的不对?”傅让皱眉道。

耿瑄忍住笑道:“告诉你,我什么也没笑。”

傅让分析道:“你想一想,有资格担任征西统帅的人,就那么几个人,不是西宁侯,还能是谁?依我看,非西宁侯莫属!”

耿瑄道:“那为何太子殿下刚才没有对我等明说?”

傅让道:“这——”

耿瑄终于忍不住再次笑道:“哈哈。”

此时,盛磊凑过来,低声道:“傅兄、耿兄可知陛下打算派何人担任征西统帅?”

“派谁?”耿瑄、傅让齐声问道。

“曹国公!”盛磊小声道。

傅让诧异道:“曹国公?”

耿瑄不敢相信道:“派李景隆去西征?这怎么能行?”

他当即道:“不行,我等必须求见太子殿下,能劝动陛下的,只有太子殿下了。”

盛磊道:“且慢,陛下的意思,太子殿下想必是知道的。我等即便去了,恐怕也无济于事。”

“既然如此,我等就坐视不管了?”

耿瑄愤愤不已道:“家父也是军中宿将,不比曹国公更有资历么?就因为他李景隆的老爹是太祖皇帝的外甥?这不公平!”

傅让沉默不语。

他的父亲原颍国公傅友德与原宋国公冯胜一样,皆在洪武二十八年因卷入蓝玉案被太祖皇帝除爵贬为庶民。

耿瑄可以口无遮拦,他却是不敢再任性乱说。

“傅兄,你去不去?”耿瑄看向傅让问道。

傅让道:“去。”

耿瑄又看向盛磊,问道:“盛老弟,你去不去?”

盛磊道:“也罢,同去。”

于是,三人又转身向春和宫走去。

“劳烦韦将军通禀一声,我等求见太子殿下。”

盛磊三人向守在宫门口的守将韦贤拱手说道。

“几位稍后。”

韦贤基本上能猜出来三人的来意,于是客气的回道。

他直奔春和殿,却发现殿内只有当值的一众内侍与宫女,不见康平与朱高煦。

接着,韦贤又找到书房后,发现朱高煦并不在书房。

最后,他回到春和宫门外,对盛磊三人道:“太子殿下刚才还在,这一会不知上哪去了。”

盛磊转身看向耿瑄、傅让道:“我说不要来,你俩非来。”

傅让疑惑道:“太子殿下会去哪里呢?”

韦贤想了想道:“殿下这段时间教授诸王子学业,可能去新修大本堂了。”

耿瑄急着道:“走,都跟我走,去新修大本堂。”

ps:郡县西域进入倒计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