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话,让李白大受感动,他对着刘墉躬身行了一礼,“多谢刘令!”
李白接过纸笔之后,便将他的那首诗完整地写了下来,交给了刘墉。刘墉看完之后,令人将他从监牢中放了出来,让下人给他沐浴更衣,从这首诗中,刘墉相信,吴立仁一定不会见一见此人的。
吴立仁看到李白的诗之后,才知道李白竟然已经来到下邳了,他连忙让刘墉将李白带过来;自然他要见李白,并不是因为这一首诗让吴立仁佩服的五体投地,而是因为他是李白,诗仙李白!小时候背的最多的诗也应该就是李白的了,从开始的床前明月光,到后来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再到蜀道难,难于上前天等等,如此多的经典诗词,奠定了李白在吴立仁心中那无以伦比的地位。甚至考试的时候都会填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只不过刘墉和李白,他们都不可能知道。
刘墉走了没多久,上官婉儿就走了过来,吴立仁便随手将这首诗给上官婉儿看了一下,上官婉儿称赞不已,可是看到诗后面的署名,她还是脸色稍微变了下,自言自语道:“是他!?”
看到上官婉儿的反应,吴立仁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心思忽然一动,这也算是才子佳人的剧情。李白和上官婉儿,虽然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说不定也会是一段佳话。然而吴立仁刚要开口,上官婉儿好像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怒容相向,吴立仁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进去。
没多久李白来到州牧府中,在门前正看到了上官婉儿,这时他才意识到昨天晚上自己的失态,稍稍有些尴尬地望着上官婉儿,但是上官婉儿看到吴立仁召见他,心知吴立仁也喜欢他的才华,也就微笑点头致意,没有再将昨天之事放在心上。
看到李白进来,吴立仁心中还是有些激动,毕竟诗仙大名,可算是老幼皆知。
李白此时一身青衣,一眼望过去也只有二十多岁,头发也已经扎了起来,用绸布方巾裹着,也许是天气冷的原因,他的耳朵鼻子都有点通红,但是整个人却显得格外精神。
“草民李白,拜见吴公!”
吴立仁哈哈一笑,“李太白!快快,免礼!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来人,上热酒!”
李白有些受宠若惊,他有些疑惑地问道:“李白初来,吴公为何待吾如同故旧?”
吴立仁没有理会他的问题,拉着他坐下后,继续问道:“我正有文学院想要建立,正缺一奇才,不知太白可有此意?”
李白愣了一下,继而起身说道:“回吴公,草民此来并非为了卖弄文才,实在是为了天下,为百姓,贡献草民的一份力。吴公仁德爱民,举世皆知,故而李白才不远千里,从蜀中来到徐州,其实是为了吴公大业。”
什么情况?李白对文学没兴趣,反而是为了王霸之业?这有点不符合李白的人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