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重新将这份折子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这奏请圈地的理由说得很充分,大致意思是:由于此次迁都,从辽东来的官员、将士、旗丁等诸色人等都需要得到一个可靠的安置,起码要先有住所,再每人分上几亩地,有身份的雇佣些佃农替他们耕种,普通旗丁也可以将地出租赚点银子聊作营生。再者,这次诸多将士勋臣跟随多尔衮入关征战立有战功,按照昔日在辽东占领土地时的规矩,也理应将那些田主跑了之后留下来的无主荒地给圈了,用来作为赏赐。</p>
这圈地的明细,我再熟悉不过的了,所谓"圈地",就是每个旗都派出几个代表来,骑上快马,在规定时间内绕着田地跑上一个大圈子,马跑过的地方,就划为界限,圈子里面的土地自然就成了该旗旗下的财产了。这种方法在这些仍未脱尽野蛮习俗的满人看来,是最公平合理,也不容易引发纠纷的瓜分土地方式。只要谁的马跑得最快,那么谁圈到的地就最多。</p>
当然,土地的肥沃程度也不能忽略,这中间就有学问了。比如天聪年间,凡是新得到明朝的城池土地,那么在圈地时,两黄旗总是会受到最大的照顾,分到最好的土地。至于其他各旗,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多嘴多舌,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了。</p>
这样圈来的地,领到各个旗后,再令牛录章京、甲喇章京等分配给旗下的旗丁和将士们。之后,再依样画葫芦,靠再一次的圈地来分配。于是乎,马是否能跑得比人的快,就成了关键。于是为了圈到更多的土地,人们都努力将马养到最好,训练到最快,所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满人的骑术和军马的速度,也算是额外收获吧。</p>
其实,这说到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土地兼并,属于奴隶社会末期的生产关系状态。圈地之后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投充",土地被满人霸占为私有庄园,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继续在这里当佃户,不但要受到和明朝时一样的残酷剥削,甚至在地位关系上要更加卑微,就相当于农奴。</p>
圈地,投充,是清朝入关之初的六大弊政之一,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如果没有了前者,后者自然不会发生;如果批准了圈地奏请,那么必然就等于默认投充。这可是至关紧要的问题,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我该如何把这事儿搅和黄?</p>
存了这个心思后,我赶忙看了看该折子的署名,原来不过是一个官位并不算高的满臣罢了。看了这么久的折子,我对于这类官场的"潜规则"已经颇为熟谙了。看来这不是那些个王公贝勒们想要圈地却不好意思出面,所以找了个一般大臣来替他们上折罢了;或是该大臣揣摩这些王爷们的心意,为了拍马奉承,所以特地上了这个折子用来献媚。也亏了这个折子是我发现,如果直接呈到多尔衮眼前,他肯定会不假思索地照准,对于他的想法,我非常清楚。</p>
怎么办?多尔衮虽然平时从善如流,然而涉及到他们满人的利益时,是绝对不会妥协退让的,我还自认没有这个把握来说服他来否决这项在他看来理所应当的政策。</p>
其实,这事儿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办法来,只有先实行缓兵之计再说。况且多尔衮正忙碌于登基方面的事务,根本无暇顾及这里,我完全可以将这个折子"留中。"所谓"留中",就是待议的意思,至于"议"多久,就没有限制了,这也算是一种变相"淹折"的方式。如果多尔衮问起,我大可以巧言令色。</p>
我刚刚准备将折子收起,却犹豫住了。此事非同小可,虽然现在并不起眼,然而背后很可能那帮子王公们正盯得紧呢,如果过了几日多尔衮还没有任何回应的话,他们完全有可能自己出面来问询,到那时我可就里外不是人了。</p>
为了避免多尔衮的猜忌,我还是不得不亲自前往武英殿一趟。自从前几日返回燕京之后,由于多尔衮这次身份不同,已经正式成为紫禁城的主人,所以在寝殿方面要特别讲究,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和他一道住在武英殿里了。等到册封大典过后,我就要搬到明朝皇后所居住的坤宁宫去;而多尔衮,将会一直在武英殿居住到乾清宫落成再搬去居住。眼下,我暂时住在武英殿后院的另外一座宫殿"仁智殿"里,因此前去去找他,也不过是几步路而已。</p>
在几盏宫灯的引路下,我很快就到了武英殿前。门口的太监进去通报后,很快就出来了,"娘娘,皇上正与几位大学士商议国事,请娘娘暂时在西暖阁等候。"</p>
我进去西暖阁后,在炕上坐着等候,一面琢磨着待会儿见了多尔衮,应该如何说话。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响起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很快,一名宫女端着茶具,进来给我上茶。</p>
我并没有抬头来看,而是继续琢磨着心思。站在旁边的阿娣看到她进来,立即上前去接茶具,却猛不防地,听到她一声"啊",接着就是茶杯晃动的声音。</p>
"怎么了?"我疑惑着抬起头来,要知道阿娣办事一向稳妥,不会像现在这样突然失态的,究竟是怎么回事?</p>
阿娣的手显然已经被溅出来的茶水烫到,然而她却恍若不觉,只是万分疑惑地盯着那宫女的脸看,听到我发问,她连忙道:"恕奴婢失仪,只不过她长得实在太像一个人了..."</p>
我顺着她的视线望了过去,那宫女立即胆怯地垂下了头,不敢正视我。我吩咐道:"你把头抬起来,让我看看。"</p>
宫女不敢违背我的命令,只得老老实实地抬起了头,这下,她的五官容貌就被我瞧了个一清二楚——只见她大约十八九岁,肤色白皙,清新可人,神情柔弱,一双美丽的眼睛,就像清澈的山涧泉水,又明亮如夜幕中的星辰,就连我这个女人看到了,也禁不住愣神。</p>
美女我不是没有见过,可这女子的眼睛实在太特别了,但这决不是妩媚勾魂的那一种桃花眼,而是盈盈如一泓秋水,羞涩中带着无邪的纯真,仿佛不染半点浊世尘埃,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南北朝时,那个本来是婢女出身,却以"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而闻名的绝代宠妃冯小怜,想必也不过如此吧?</p>
这个倒也不打紧,最要紧的是,这宫女的面容我似乎曾经在许多年前见过,只不过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了。</p>
"你...你是不是从辽东过来的?"我疑惑着问道,一面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些年来的所有相关记忆。</p>
"回娘娘的话,奴婢是从盛京来,现在正侍候皇上起居。"宫女用柔弱的声音怯怯地回答道。</p>
她的相貌忽然和我脑海中的一个影像重叠起来,没错,就是她。虽然这许多年过去,她说话的声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也从当年的少女变成了现在的青年女子,但是这五官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连神情,都和当年没有什么区别。</p>
我侧脸向阿娣问道:"你看看她,是不是当年依雪的妹妹?当初我就看出来她是个美人坯子,果真,今日出落得这般水灵,只是不知道如何进得宫来,还做了皇上的贴身侍女呢?"</p>
阿娣点了点头:"小姐看得不错,奴婢也一眼认出她来,所以才被吓了一跳,想不到当年的那个叫乌玛的小丫头,居然会出现在这里,都长成标致的大姑娘了。"接着,一脸感慨之色。当年,她按照我的吩咐,每隔两三个月都会去资助乌玛和她的母亲,所以对乌玛很是熟悉。只不过两年之后,这对母女不知怎么的,突然消失无踪,只剩下了一个空荡荡的院落,让我没少担心过。只不过好几年过去,这件事就渐渐淡忘了,然而今日突然见到乌玛,的确令我大吃一惊。</p>
奇怪的是,宫女用疑惑不解地眼神看着我和阿娣,仿佛完全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