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六十三节 不平等谈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节 不平等谈判(1 / 2)

 叩拜下去之后,吴三桂本来以为惯于伪善的多尔衮会出于客气和装模作样,很快让他起身落座,甚至亲自来扶他起来的,然而这一次他又想错了,等了片刻,却没有任何动静。吴三桂心中愕然而忿忿,于是仰头看多尔衮究竟算个什么意思。</p>

只见多尔衮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与自己的黯然落魄形成了鲜明对比。"吴将军此来何意?"</p>

吴三桂一下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心中骂道:果不其然,这多尔衮是不满我没有干干脆脆地投降,所以才故意明知故问,等着我厚着脸皮主动求他,果然是趁人之危!不过毕竟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他只得焦急万分地问答道:"我奋死冲出重围,赶来欢喜岭请摄政王率大清军队入关共灭流寇啊!"</p>

"哦,难怪如此狼狈啊!"多尔衮又说了一句足以把吴三桂气得脸色铁青的话来,他似乎很乐意欣赏吴三桂尽管心里气极,然而却必须竭力压抑着保持一脸恭敬的表情。一阵轻微的铁甲摩擦声,多尔衮已经从座位上起身,缓步走到吴三桂面前,依旧没有令他起身的意思。</p>

吴三桂此时心底已经是怒极,然而却出奇地涌出一股莫大的悲哀和自嘲:自己这膝盖一向只为大明皇帝而屈,可是现在他却得向一个关外满清的摄政王跪地叩头,而且人家不叫他站起来,他就连这个站起来的权利都没有。曾几何时,他会有这样的预见?</p>

此时这位宿年敌人就站在他跟前,两三步的距离,他甚至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多尔衮腰间佩刀握柄上那精致而繁复的纹饰,还有楔在棉甲外面的一颗颗铜钉,那光芒含蓄而内敛。吴三桂尽管一直跪着,却并没有为此丧失了骨子里的傲气,他并没有仰头去看那张居高临下的脸。</p>

多尔衮的目光悠然地在吴三桂盔甲上巡回一番,那上面布满了刚刚干涸的层层暗红色血迹,方才吴三桂能够从万军之中杀出重围还能毫发无损,的确是一员盖世猛将,眼下在多尔衮眼中,还成了最合适地帮助清军取得中原的开路先锋。</p>

"此意是真是假?"沉默片刻之后,多尔衮微笑着问道。</p>

听到这一句问话,吴三桂不觉一怔,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一脸坚毅地回答道:"三桂报君父之仇,与李自成不共戴天,怎能不真?"</p>

"将军既真心约我前来,又何以炮击我大清军队?"多尔衮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转脸向两侧站立的众多高级将领看了看,继续道:"我接到你的信后,不顾劳顿,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路上连吃饭都顾不上了,一直赶到这欢喜岭时,我和诸位将军大臣,还有这十余万将士们都是饿着肚子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啊,你吴将军竟然用炮火来迎接我们哪!"他终于说出了怀疑的原因。</p>

吴三桂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件事,这可是天大的误会。流寇将我山海关围困,不仅关内三面围了个水泄不通,就是关外一片石都已派了数千军队占据,以便扼制我北去之路。我们想要与摄政王相会联系,必须用炮击开重围,方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p>

吴三桂的解释,总算消除了多尔衮的部分疑虑,"噢,看来是我误会将军的一片苦心了。"说到这里,终于将手伸了出来,看样子似乎为了显示器重,想亲手将吴三桂扶起来,然而到了一半时却突然改变,转为手心向上轻微一抬,"既然是误会,那么将军就不必介意了,请起来说话吧!"</p>

"谢王爷。"吴三桂站立起来,多尔衮并没有赐坐的意思,而是转身回到了中间的座位上,重新坐了下来。</p>

一场谈判开始了,尽管在并非公平的情况下,但类似城下之盟,古今有之,所以不足为怪。多尔衮说道:"明朝故臣向来鄙视我满清人物,而且从来不与我朝讲究信誉,将军此番想要建立大功,我也发兵助阵,但是将来成功以后,不知将军准备用什么来作为对大清出义师相助的报酬?"</p>

果然是满洲人,不喜欢繁文缛节,刚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赤裸裸地问起这个最为敏感的问题来。吴三桂当然知道多尔衮这话是冲着他的借兵信中那句"必裂土以酬北朝"的话来的。没有多尔衮帮忙,这话只不过是句空话,吴三桂自己如何作主?更况且他也极不希望多尔衮用这么个借口赖在关内不回去了,甚至占领中原,那么他吴三桂就注定做大明的千古罪人了。如今惟一的办法就是用些含糊言辞,以迷惑于他。略加思考吴三桂答道:</p>

"王爷,三桂父子受朝廷厚恩,今日君父为李贼莽逆,士庶伤心,神人共愤。三桂闻勇士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家而后国。今君后俱遭惨弑,三桂食君禄,受皇恩,又岂有坐视之理?"说到这里,倒也真的算是勾起了他心中的诸多伤心之事,今番他一投降满清,自己留在京师三十余口家人的性命可就万难保全了,还有被挟持在流寇军中的父亲,没准不久之后就被李自成残忍地下令斩首祭旗了。想到这些,他禁不住潸然泪下,倒也不是完全装出来的。</p>

多尔衮只是点点头,继续默然地看着吴三桂在为自己成为不忠不孝之人而自责悲恸,没有任何表示。</p>

吴三桂拭了拭眼泪,继续说:"若如王爷所言计成败而后行,不敢有非份之想。眼下三桂国仇家恨集于一身,只有拼死杀贼报国,根本没有闲暇想过其他事情,为何以如此相问?"</p>

"目前不是要大清国帮你报君父之仇,你就是我们大清的人了,我们是一家人。你忠于崇祯皇帝的一片好心,以后要忠于我们大清朝,做大清的忠臣。你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嗯,平西王?"</p>

多尔衮这几句话说得慢条斯理,却着实令吴三桂后背渗出冷汗来,犹如芒刺在背。多尔衮突然将对他的称呼由"将军"改为"平西王",很显然就是故意着重提醒他,如今他已经是大清的臣子,不能再一心想着故国了。</p>

看来多尔衮似乎对于同他讨价还价的耐心已经不多了,于是吴三桂只得亮出自己的底牌:"如今王爷发义兵与我并力击贼,我自当为王爷前锋,取得燕京献与大清作为酬劳。"说到这里,他突然神色严峻起来,声调也慷慨起来:"倘若王爷不从我言,届时我就是腹背受敌,势不得全,那么我就只有一死,请决一战了!"</p>

"嗯,果然不愧是盖世英豪,勇气可嘉!"多尔衮对于吴三桂处于这样的困境还没有丧失一名军人的勇敢气势,于是发自内心地称赞着,接着又问:"谈谈你的条件吧!"</p>

"只求王爷严束大军,万勿伤害无辜百姓,侵犯明朝帝后陵寝。倘若日后找到太子和崇祯皇帝的两位皇子,那么请求王爷允准在皇嗣在南京继立,承续大明基业,以大清以黄河为界,通南北好,从此互不侵犯。"</p>

多尔衮暗中一哂,看来这吴三桂并非只是要立牌坊那么简单,这当复国元勋的念头可确实没有完全断绝啊!不过仔细想来:他原本刚出盛京时的所定目标是夺取河北数省,以自己的力量有限尚不敢有更大的希图。只是不曾料到会有吴三桂请兵之事。如今吴三桂亲自前来,愿与清兵合击李自成,这等于借助吴兵消灭清的劲敌,而三桂又借助自己之力雪君父之仇。两者在对付大顺军这个问题上利益完全一致。他又何乐而不为呢?</p>

况且如今吴三桂提出"裂土"酬谢,把黄河以北土地让给清朝,是完全符合多尔衮的既定目标的。有此意料不到的成果,多尔衮高兴的心情的确是不言而喻的。</p>

于是他起身点头,表示相信吴三桂:"好吧,就按照将军所言。我随后必率大军前往关内相助的。"说到这里,他伸手握向腰间佩刀的刀柄,这是满人表示信诺的一种方式,多尔衮神色郑重道:"过不了多久,你我两军相合,看如何大破流寇,建立万世基业,就在今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